内容提要: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国内外弥勒信仰研究成果与现状作一分类说明,进而指出弥勒信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弥勒信仰研究综述
一、引言
弥勒信仰是佛教体系内的以弥勒为崇拜对象的佛菩萨信仰,也是一种以弥勒净土为皈依的净土信仰,它包含了宗教信仰形态的经典教义、修道方式、心理皈依等内在基本要素,以及关于信众、场所、活动等外在要素,体现出宗教信仰形态的完整性。由于弥勒既是未来承继释迦佛之后的第一位佛,又是兜率天主,故弥勒崇拜有弥勒佛崇拜,也有弥勒菩萨崇拜。随着净土思想的发展,弥勒信仰又开展出弥勒净土信仰,包括弥勒人间净土信仰(下生信仰)和弥勒兜率净土信仰(上生信仰)。
弥勒信仰本身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与地域变迁的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体系。早在印度部派佛教时代就已出现关于未来佛弥勒的崇拜,是印度佛教体系内的一种很“特别”的佛菩萨信仰,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在中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其“特别”在于弥勒是佛教体系众多佛菩萨中释迦授记的唯一的未来佛,也是娑婆世界最早未来佛,同时也是现今的兜率天主;弥勒是大小二乘共同崇奉的对象;法显和玄奘的旅印记载几乎没有提及过阿弥陀佛的名字和信仰,却记载了弥勒信仰传布印度全境的兴盛状况;弥勒信仰传人中土后曾一度流行并影响到周边国家,为人民所宗仰。但随着时代变迁及阿弥陀佛信仰的日益发展,隋唐以后弥勒信仰渐趋沉寂,一方面完全民俗化,产生出中国特色的弥勒形象(如布袋一大肚弥勒),一方面为秘密宗教所改造,流寓于民间宗教及民间信仰中。总之,不论是弥勒信仰内涵变迁,还是弥勒信仰外在表现的崇拜兴衰,其命运多舛、变化起伏之大都是佛教所有的佛菩萨信仰中最特别的。近百年来弥勒信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所见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著述就多达300余篇(部),几乎涉及到弥勒信仰的各个方面。现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作一分类说明,以期对弥勒信仰研究的推展有所裨益。
二、国外学术界弥勒信仰研究现状
对于弥勒信仰的研究,以日本学者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术界就出版了弥勒信仰研究的专著。其它国家学术界对弥勒信仰的研究大多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的。就笔者所收集到的国外(主要为英语和日语)弥勒信仰研究论著看,国外弥勒信仰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三、中国学术界弥勒信仰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界的弥勒信仰研究,总体上起步比较晚,涉及面广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弥勒信仰专题论文及相关著述不断涌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主要涉及弥勒信仰在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演变。这类研究一方面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弥勒信仰的阶段性考察:如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周绍良《弥勒信仰在佛教初人中国的阶段和其造像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及《隋唐以前之弥勒信仰》(《中国宗教: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华方田《隋朝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信仰的兴衰为主线》(《华林》2001年第l期);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黄敏枝《唐代弥勒信仰及其活动》(《大陆杂志》78卷6期,1986年6月)、王素《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中国佛学》1卷1期,1998年10月)、张淼《北朝弥勒信仰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另一方面是对弥勒信仰传人中国历史的总体性考察:如杨白衣《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流传》(《中国佛教》29卷5、6号,1985年5、6月)、杨曾文《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炳灵寺石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陈扬炯《弥勒信仰的兴衰》、王青《弥勒信仰的流播及其相关神话》等。这类研究大多重视弥勒信仰兴盛的历史阶段,对弥勒信仰兴衰演变整体历史的把握和研究不够。
二是从宗教学的角度考察弥勒信仰。主要涉及弥勒信仰内涵、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比较以及佛教宗派及高僧大德的弥勒信仰等问题。考察弥勒信仰内涵的主要有:季羡林《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方立天《弥勒信仰在中国》(《文化与传播》3卷7号,1995年1月)、张文良《弥勒信仰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0年硕士论文)、牟钟鉴《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刘永霞《中国弥勒信仰探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张子开《念佛、净土观念与早期禅宗弥勒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比较研究弥勒与弥陀信仰的有:太虚《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释悟玄《论西方净土与弥勒净土之比较》(《佛教青年论文集》,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年)、张子开《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汪志强《弥勒菩萨兜率天净土》(《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释道昱《兜率内院疑点之探讨》(《普门学报》第11期,2002年9月)以及王雪梅《弥勒信仰的演变:以“兜率天宫”为中心的考察》(《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编,2009年10月)。考察佛教宗派及僧侣的弥勒信仰情况的有: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探讨》(《正冠杂志》20期,2002年3月)、张文良《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法音》1992年第5期)、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5号,1992年7月)、圣凯《论<梁皇忏>作者及其弥勒信仰》(《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论文集》,2004年)、张子开《唐五代马祖禅系的弥勒信仰》(《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8期)、杨维中《唯识宗师的弥勒信仰及净土思想》。这类研究突出弥勒信仰的内涵,但多集中在中国弥勒信仰内涵的讨论,对弥勒信仰从印度到中国的内涵变化几乎没有做区分,对佛教教派的弥勒信仰情况多集中在一两个宗派及人物的研究上。
三是从艺术考古学及图像学的角度考察。这方面的成果很多,如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释》(《复旦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张平一《佛教雕塑艺术中弥勒形象的演变》(《文物春秋》1996年第1期)、项一峰《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赖鹏举《北凉的弥勒净土思想及其禅窟造像》(《圆光佛学学报》4号,1999年12月)、王静芬的《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
版社,1990年)、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5号,2000年7月。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由释迦、弥勒与阿弥陀组成的三佛造像》(《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王惠民《敦煌弥勒图像研究》(《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山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和《敦煌隋至初唐弥勒图像考察》(《2000年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及《白衣佛小考》(《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欧阳启名《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释见证《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弥勒图像与信仰》(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干树德《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四川文物》1995年第3期)及《夹江千佛岩弥勒造像浅议》(《四川文物》1995年第6期)、嘉木扬,凯朝《蒙古地区佛教艺术与弥勒造像》(《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赖鹏举《西北印弥勒菩萨在中亚石窟的大小乘异化及其对莫高窟的影响》(《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等。这类研究多以龙门、云冈、敦煌、新疆及西域一带的弥勒图像为对象,考察弥勒信仰在某一特定时空下的兴衰演变,就弥勒信仰在整个中国社会的普及状况来说,研究明显分布不均衡。
四是从文献学及语言学角度考察弥勒信仰,主要涉及与弥勒相关的汉译、少数民族经典及敦煌文献等问题。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谈玄《兜率圣典翻译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8册《佛典翻译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35号,1987年12月)、宋立道《弥勒下生成佛的几个译本的异同》、张淼《佛教“疑伪经”与弥勒信仰——以佛教经录为中心的考察》(《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黄夏年《阿含经中的弥勒佛——兼论中国佛教的弥勒崇拜》、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王素《武周西州写<弥勒上生经>》(《南海菩萨》171期,1997年)、汪娟《敦煌写本<上生礼>研究》(中正大学中文系《全国敦煌学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跋<上生礼>相关写卷二篇》(《敦煌学》23号,2001年)以及《<上生礼>与弥勒信仰》、圣凯《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杨富学《回鹘弥勒信仰考》(《中华佛学学报》5期,2000年)及《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之弥勒信仰》(《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王惠民《北魏佛教传帖原件<大慈如来告疏>研究》(《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温玉成《<大慈如来告疏研究>》(《佛学研究》12号,2003年)、季羡林《梅咀利耶与弥勒》(《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及《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文史哲》2001年第1期、张子开、张琦《映照安史之乱的唐代民间弥勒信仰实物——敦煌写本<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等。这类研究在经典考察的范围上有很大的拓展,但讨论大乘经典的较多,而对阿含经及小乘诸多经典中的弥勒信仰较少考虑,对大小二乘经典中弥勒信仰之差异更少触及。
五是从政治社会学及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弥勒信仰的演变。如古正美《转轮王和弥勒佛的造像》、陈华《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政治与弥勒信仰》(《东方宗教研究》2号,1988年)及《中国历史上的弥勒——未来佛与救世主》(《历史月刊》86号,1995年3月)、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政治关系的一侧面》(《中华佛学学报》4号,1991年7月)、段塔丽《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马西沙《弥勒救世思想的历史渊源》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魏、隋唐时期统治阶级对弥勒信仰的利用以及民间大众借弥勒信仰实现政治诉求的过程及弥勒信仰与末世论、救世论的问题等,缺乏整体上把握弥勒信仰与中国政治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深刻影响。
六是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发展演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2000年首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有较集中的体现,会议围绕弥勒的佛学思想及其宗教地位、弥勒的中国化和弥勒精神与现代社会等相关主题展开讨论,如杜继文《弥勒:乐的表征》、杨曾文《弥勒信仰的民族化——布袋和尚》、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徐文明《弥勒形象的定型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周齐《“布袋和尚一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之精神意趣的体现》等。2007年12月由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共奉化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围绕“布袋弥勒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类研究主要以民间的布袋和尚为对象,探讨弥勒信仰的民俗化问题,但对于印度佛教中的弥勒演变为地道的中国弥勒的内在原因缺乏深刻的剖析。
四、弥勒信仰研究的展望
综上所述,弥勒信仰研究几乎涉及到了弥勒信仰的方方面面。其中以弥勒信仰在中国北魏、隋唐时代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最多,以文献学与艺术考古图像学结合的研究方法最突出。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1、从历史梳理而言,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历史流变考察。涉及弥勒信仰的著述大多是就弥勒信仰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如迄今为止汉语学术界未曾出现全面论述弥勒信仰在印度形成、发展及传人中国的历史流变的著述。2、现有的研究视角虽多样,但往往比较分散而缺乏整合,没有把弥勒信仰作为一个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来考察,对于弥勒信仰的宗教修道体系少有述及,这对弥勒信仰的本质显然缺乏深刻的发掘。3、作为印度佛教文化的弥勒信仰何以在中土发生如此这般的历史命运,就现有的研究而言,缺乏宏大的理论视域作指导,因而无以圆满地解释弥勒信仰的中国化及民俗化问题,也无以指导中国文明与异域文明的未来交往问题。4、弥勒信仰作为宗教信仰,既是历史的存在,更是现实的发展,而目前的研究大多缺乏现实的关怀,这也是弥勒信仰难以系统、深入研究的又一症结所在。因此,未来的弥勒信仰研究,还当有一种现实宗教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