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象的经济学属性

2010-06-29 06:12周定文黄宗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资源

周定文, 黄宗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1 气象的资源属性

气象的资源性质表现为气象是一种自然资源中的基础资源,同时又是一种生产资源。

1.1 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于1972年对自然资源作出定义性的概括,指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从这一概括出发,我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具有有用性的;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这种有用性还能够被人们用来开发和利用。

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是指生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一切条件,包括劳动力、土地、能源、地下矿藏、原材料、资本、技术、信息等;广义资源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国防资源等等。其中,自然资源处在资源金字塔的底层,成为制约着其它资源丰腴程度的基本要素,构成广义资源的基础。

气象资源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一起,共同构成自然界中自然资源的内容。所不同的是,气象资源(天气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内容或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因为,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以及和它相关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共同构成着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而气象资源又直接制约着水资源、生物资源的丰腴程度,还由此间接地制约着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以我国为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资源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很大。又如森林资源,全国具有树种和森林的类型繁多、林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再如草原资源,东北以草甸草原为主,内蒙以干旱草原为主、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却又以高寒草原为主,等等。显然,所有这些,均同我国气象资源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关联。自然资源这种内在的关系表明,气象资源既是自然资源中的一种资源,又是形成其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除外)的自然要素之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气象资源视为自然资源中的基础资源,或称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1.2 生产资源

人类社会的实践证明,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各种天气和气候,既能“生成”高品质的自然环境,如充沛的雨量,宜人的气候;又可造成恶劣的气象灾害,如风雹旱涝,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过程。这样,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同大气环境发生关系。概括地说,大气环境同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诸方面皆有着直接的关系或间接的联系。不言而喻,大气同生产的这种关系或联系,直接决定着气象的生产资源属性。

同时,自然界中的气象资源,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经常的和不可或缺的条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是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显然,财富的生产也离不开气象。同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等一样,气象资源可以被人们运用于直接生产过程之中。

但是,一般说来,气象资源又不同于水资源以及其它自然资源。因为,除开气象服务部门外,它不是直接作为劳动对象,或者作为劳动手段而发生作用,而是作为生产过程不可离开的环境条件,在对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变化或位移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如在酿造业中,气象条件是让劳动对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又如在运输业中,气象条件却又只是一种直接的外部条件。

生活证明,不管人们的生产是否暴露在大气环境之中,生产终将是离不开大气环境的。由此,人们总需要去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现象,总需要了解生产环境中的天气与气候,并对不利的天气和气候积极地进行人工调节和预防。

1.3 气象资源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

以资源的开发利用同资源丰度的变化关系为标准,人们把资源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类。

应该承认,气象资源介于再生与非再生的两者之间,具有再生性和非再生性相统一的特征。这是因为,大气环境变化的瞬时性和不可逆性,决定着气象资源的非再生性。然而,它又不同于矿藏之类的非再生性资源:矿藏之类的非再生性资源的丰腴程度与其利用成反比;气象资源却是愈开发利用,其资源的积极作用、资源的丰度则愈能表现。事实证明,气象资源的这一特性,决定着它被人们开发利用的广阔度。

气象资源的再生性,是由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大气环境以及人类生产和人类生存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这是因为,气象要素的状态是大气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作用的结果,而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则构成了气象资源。气象资源是客观的。它的丰度同人们对它的开发利用程度没有量的增减关系。如上升气流、水流供应和云的微物理特征,这三方面满足了降水的条件,就会出现降水过程,就有水的再“生产”。可见,气象资源是自然力生生不息的运动结果,因而它不断地会派生出来。

同时,勿容置疑,人类在生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包括大气环境在内的自然资源,再生产出气象资源。如人工降水、人工控制雷电等等。

气象资源的非再生性,反映着气象资源的非雷同性;气象资源的再生性,反映着气象资源又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力。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气象资源。

2 气象的生产力属性

气象是一种生产力。生产有广义的生产和狭义的生产之别。广义的生产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自然的生产和再生产,二是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狭义的生产则是单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是指创造财富的能力,从狭义上讲,是指生产物质产品和劳务的能力。气象作为一种生产力,不仅能创造出自然财富,而且还能创造出人工财富。这也就是说,气象既是一种自然生产力,又是一种社会生产力。

2.1 自然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是指创造自然财富的能力。自然的生产与再生产是自然力创造自然财富的过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则是人类社会的劳动借助于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产生形变和位移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动。无疑,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必然会以自然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前提条件。因此,把自然的生产和再生产,称为第一性生产,把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生产称之为第二性生产。气象是第一性生产的生产力,它形成和推动自然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既生产出自然资源,又生产出生物能、热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

2.1.1 生产出自然资源

大气中的降水,日照、云、大气环流、雷雹等等大气的运动,必然会生产出水资源、森林资源,并改变着土地的肥沃程度。

首先,水资源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水,主要是指淡水。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淡水的储量约占地球淡水储量的30%,占全球水(咸水与淡水的总数)储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人们对水如何从海面和陆面上(包括植被和土壤)蒸发,到大气中凝结成冰,最终形成降水的循环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但是,太阳幅射以及大气运动在降水中的作用,还有陆地的降水是淡水生产和再生产的途径却已被公认。以我国为例,在1483-1533年的50年中,以及在1535-1583年的48年中,由于干湿气候的变化,曾相继出现过降水下降和降水过多的状况。据历史记载,前50年里出现过7次欠缺水资源的大灾害,后48年中出现过7次降水过多的大涝灾害。

其次,广义的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狭义的森林资源则仅指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物的总称。生物学指出,阳光,雨露和空气等3种气象要素,乃是森林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动因。正由于此,不同的气候带便出现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我国是以季风型大陆型气候为主且又具有气候多样性的国家。在气候生产力的作用下,成为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据第6次(1999-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的调查统计,我国森林蓄积量已高达124.56亿立方,居世界第6位。这样,我国气象自然生产力的水平亦必然居于世界前列。

再次,资源经济学认为,土地资源是指在大地总量中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土地。在社会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上,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土地资源肥沃程度及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而土地的肥沃程度则又取决于土地的保墒、土地的酸碱度和土地中的微生物成分等要素。土壤学指出,上述诸多要素的存在程度则又与土地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有关。这也就是说,它们取决于土地所在区域内一定的温度、降水、日照、太阳幅射等诸多气象要素。不难理解,土地的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决定于气象生产力。事实也正是这样,土地由肥沃到沙漠化或盐碱化,或由贫瘠到肥沃,都与土地自身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相关联。

2.1.2 生产出自然能

自然能包括常规能源及新能源。在新能源中,生物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占有重要位置,而它们的生产和再生产与气象均有着直接关系。

首先,生物能是指太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将光能储藏于植物体中所形成的能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储藏在天然植被中的植物能的净生产量约1411亿吨。

其次,热能中的太阳能同气象的关系既直接又紧密。这是因为,天气和气候皆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显然,在我国的长日照地区,其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会有着广阔的前景。不难预料,在风能、太阳能皆被称作新能源的今天,在受传统能源有限的约束下,在倡导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风能和太阳能等气候能源的开发利用而逐步取代传统能源,将会为期不远。

再次,风能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装备,由风推动的机械装置而产生的能量。风能与气候状态密切相关。情况正是如此,在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即是由于气候特点而天然产出风能的自然地区。

2.2 社会生产力

关于气象的社会生产力性质的认识,在我国,应首推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他所撰写的《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一文中指出,建设百所气象台,“虽需岁耗百万之巨金,但农商各业,一岁中受其赐者,当倍蓰于此数。”可见气象是社会生产力。它运用在生产中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经济学的视区内,气象的社会生产力性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气象是生产要素之一、气象会生产出生产者剩余。

2.2.1 气象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不可离却的投入物。投入物同产出间的关系,在西方经济学中是用生产函数来描述的。其一般生产函数式为:

式中Y表示产出量,X(X1、X2……Xn)表示投入向量,T表示技术水平指数。

气象作为生产要素是投入向量的一种,它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表述的更为清楚,其函数式为:

式中Y为产出,A为技术变化参数,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N为自然资源投入。气象作为生产要素的存在,源于它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诸多行业所必须的投入的自然资源,或者说,是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条件下开展的生物生产。生物的生产就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植物生产而言,它包括播种、生长、收获3个阶段;对动物生产而言,它包括配种期,保育期、生长期3个主要阶段。无论是植物生产的3个阶段,还是动物生产的3个主要阶段,其中不论哪一个阶段均需要一定的气象要素的投入,从而才能确保产出。同时,投入的量与质愈好,其产出的量亦就愈大,质亦愈佳。如竺可桢所说:“惟有季风,故而中国南方之雨量较北方为多,惟有季风故而各省之雨泽多在夏季,正为五谷蕃殖之时。中国农夫受季风之赐者盖不少。”

应当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从而离不开气象条件。气象要素亦就必须视为投入物。然而,在严格的投入意义上说,在自然环境下所进行生产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某些行业,气象要素才作为生产要素而存在。具体地说,这些行业主要包括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露天采掘和地下采掘)、电力、对大气品质要求较高的医药业和电子技术、航天技术、遗传工程等现代尖端技术行业;还有传统的酿造业、盐业等等;第三产业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路运输、海上运输、航空)、邮电通讯、仓储业、传媒业、保险业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等传媒业把气象要素作为劳动对象,不仅是这些行业的生产条件,而且是还直接进入其生产过程,在这里,气象正是他们的信息资源。还要指出的是,看起来保险业和气象条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保险业务皆涉及气象条件,比如航空险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保险业,特别是现代保险业也是对气象条件敏感的行业。

2.2.2 生产生产者剩余

马克思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当作要素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合并到生产过程中去。”气象作为不费分文的生产要素合并到生产中去,无疑将会生产出生产者剩余。所谓生产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范畴。是指一定量的产品所实际售卖的价格与愿意接受的价格的差额,即,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售卖的价格-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生产者剩余可用坐标图描述如图1所示。

图1中,OQ代表产品量,OP代表价格,S曲线代表供给曲线,D代表需求曲线,P1为市场均衡价格,即售卖价格,P0为生产者愿意售卖的价格,P0EP1的范围为生产剩余。

P0由生产者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价格(投入物的价格)K0,加一定的利润组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润一般由平均利润率决定,即平均利润,用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一定的生产者来说是一定量。

若P0<P1,则生产者会获得生产者剩余。

若使P0<P1,则K0应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对于与气象条件密切的行业,个别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途径,一是使用不费一文的气象生产力,二是提高劳动强度,加强管理,使用创新工艺、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两种途径中,利用适宜生产的气象条件,无疑地会更为合算。正在这个意义上,生产者剩余是气象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客观表现,它是由气象生产力所生产的。

气象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认可,如侯西勇在《1951-2000年中国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特征》一文中,给出了50年间中国气候生产潜力为73.12×108t/a的结论;又如延军平、张红娟在对陕北米脂县1971-2004年气象状况分析中,得出“冷湿型”气候对该县农作物生产有利,公顷产量会增加4.66%的结论。

图1 生产者剩余

3 气象破坏力

力是一事物对它事物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气象要素或气象条件对它事物的作用,亦可称之为气象力。气象力作为一种自然力,对于财富作用具有两重性,即既可表现为气象生产力,又可表现为气象破坏力。经验反复证明,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认识和预防气象破坏力与认识和利用气象生产力同等重要。

3.1 气象破坏力的表现形式

气象破坏力是指天气和气候状态对人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公共安全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害,表现为气象灾害。

按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灾害经济学通常把灾害分为一般灾害和巨灾。气象灾害的划分亦是如此,但是,关于损失标准的确定目前科学界尚无定论。在我国,一般把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1990年价格标准),或死亡5000人以上的气象灾害定义为巨灾。

气象灾害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两种类型。2010年国务院公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在这一条例中列举了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尖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所造成的气象灾害形式,以及由天气、气候等气象灾害引起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衍生、次生灾害形式。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气象破坏力在我国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其中的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暴、低温冷冻雪灾,还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以暴雨(我国指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升的雨)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1983、1988、1991、1998、1999的5年内,在西湖盆地和长江三角州地区皆发生过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尤其是台风灾害,在东南沿海的江、浙、两广、海南,则几乎每年都有爆发。

一般地说,不同的气象灾害有着不同的致灾因素。比如,暴雨主要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等而致灾;干旱则因缺水而致灾;台风则因狂风、暴雨、洪水而致灾;雪害则因暴风雪、积雪而致灾;雷电则因雷击而引起生命的死亡和财产损失等等。

3.2 气象破坏力的经济学特征

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集中地体现出气象的破坏力,它的特征客观地反映着气象破坏力的特征。气象学把气象灾害的特征概括为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突出,连锁反映显著等。然而,由于认识事物的视角不同,对其特征的概括也就会不尽相同。经济学基于气象学的上述认识,对灾害的损失度、损失范围、风险防范、善后处理等4方面概括出气象破坏力的经济学特征。

3.2.1 损失程度的严重性

在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中,不仅巨灾的损失严重,一般灾害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其中又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以旱灾为例,据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亿-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目前,全国420多个城市存在着干旱缺水问题,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GDP增加达2000亿至3000亿元之巨。

损失程度的严重性源于:(1)灾害性天气、气候状态,气象灾害不仅具有瞬时性,而且有一定的持续期;(2)灾害覆盖范围不是一个点,却是一个区域。在我国,气象条件复杂,灾害一旦发生则波及面广,受损面相应大;(3)每一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还会伴随衍生灾害、次生灾害的发生,这又必将会提高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3.2.2 损失范围的系统性

损失范围的系统性是指,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仅具有链式的线性特征,而且还具有片式的区域性特征,即“线”性与“面”性的统一。

以2008年湖南冰灾为例,它的链式特征表现为:“低温—雨雪—冰冻—雪冰压拉(自然灾害)→断电—缺水—堵道—机场关闭(生产事故)→车站拥堵—乘客积压(社会治安)→生存环境破坏—饮用水源污染—食品质量受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它的区域性或面性的特征表现为,灾害直接影响了湖南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同时,一方面,其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医药卫生业等均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另方面,其生态环境亦受到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由于损失范围的线、面结合,这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竞高达2000多亿元,受灾人口达1亿多。

损失范围的系统性,源自于气象环境与人类本身的密不可分性,即气象环境与人类所构成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子系统,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等社会生活的诸方面只是子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气环境的变化,大气和气候及其变化,将导致人类社会发生的相应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同气象环境发生直接关系经济活动,以及表露在大气环境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活动,皆将要引起变化。同时,这一链式的线性运动又必然涉及到其它经济领域,进而涉及到政治文化领域以及其它领域。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是由线性运动扩展成面性,再由面性运动覆盖社会,社会系统也就由此而受灾。

3.2.3 控制损失的投入的多元性

天气状态及其变化源于其内在的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气候状态及其变化源于气候系统。因此,天气、气候所形成的气象灾害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一种状态或其变化的条件成熟了,天气和气候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人类对大气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的今天,虽然在人工影响天气上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果,但是,这种成果只是零星的、小尺度的。应当说,在一个长久的未来,由天气、气候状态及其变化所引起的气象灾害这是不可控制的。然而,这并不能说人类在气象破坏力的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也不能说人类不能降低或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郑国光《在中国气象局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

实践反复证明,气象灾害的损失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可控性。控制气象灾害的损失需要社会开展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这一工作涉及政府各部门、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三条指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第九条还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这就清楚地表明,防御主体具有多元性。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认识防御,防御乃是一定投入与一定产出的活动,防御主体自然是防御活动当然的投入主体,众多的投入主体需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投入一定的人、财、物。防御工作主体的多元性,决定着控制气象灾害损失的投入主体的多元性。

除了投入主体的多元性外,投入物也具有多元性或多样性。这是因为,防御工作涵盖着宣传、预防、监察、预报和预警,应急处理,法律责任的追究等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由于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是不同质的工作,因而所需要的投入物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宣传需要媒体和学校的投入宣讲资料,而预防则需要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建立起气象灾害数据库,划定出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等等,这样,自不待言,防御气候灾害的投入物,在防御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就有着一定的质的差异。

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最终都将会表现出一定的货币量。投入的物质资源,由于投入主体的多元性及其投入物的多元性,自然,由货币计算的投入量也就会表现出两个特点,(1)投入量的连续性。气象灾害防御的不同的阶段都需要投入,投入量则需要贯穿于防御的整个过程;(2)投入量的分散性。在不同气象灾害的预防阶段上有着不同的投入量的需求,因而,投入终将会分散在各个时期以及各个不同的投入主体上。

3.4 善后处理的持续性

善后处理的持续性是指气象灾害结束后的处置工作。它是一个长久持续的工作。因为,气象灾害所导致的人员伤亡,需要对其伤亡者的家属进行长久的心理治疗;所致财产的损失,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恢复。这样,整个防御各环节上的工作,自然也就需要在每次灾害结束后检讨、修正和补充。

应当看到,在经济学意义上,善后处理也是一种产出投入活动。全部活动的持续性,自然决定着善后投入的持久性。

4 气象的消费属性

广义的消费是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狭义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这里所要讨论的气象的消费属性是指狭义的消费,其含义是:气象是一种人们不可须臾离却的生活消费品。它表现为天气与气候直接制约着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其健康状态。

4.1 气象要素影响着居民物质生活的品质

居民的物质生活的品质主要包括环境品质和物质资料品质的两方面内容。一般地说,环境品质由适宜于居民生活的程度来量度;物质资料的品质则由居民所需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智力所需的物质资料这3方面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来量度。

4.1.1 气象要素影响着居民的生存质量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是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气温、气压、降水又是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宜人的天气状态,如适宜的干湿、阴晴、风雨、冷暖将会使居民惬意而心情舒畅。

为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人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改造居住环境,创造出室内小气候。进入到20世纪中叶以后,创造宜人的大气环境,已经是当代世界的共同奋斗目标。理论和实践说明,气象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适宜人居的气象环境是居民所需的优质消费品。

4.1.2 气象要素制约居民的消费需求

气象资源作为生产资源,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着密切不可分的、直接或间接作为生产要素而发生作用的关系。气象要素的优劣,或者说,气象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的质量和劳务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居民的消费品质,制约着居民的消费需求。

4.2 气象是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的消费品

气象与居民的消费关系还表现在气象对居民精神生活的影响上。人们的精神生活是指人们的意识活动,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它表现为浅表层次的喜怒哀乐的情志活动和高级层次的思维活动。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温度、风、空气离子、电磁幅射等均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进而影响居民的生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因此,利于心理活动与意识活动的气象条件,乃是居民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4.3 气象是维护和增强人体健康的消费品

在当代,研究气象与居民身体健康的关系,业已形成应用气象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医疗气象学》。医疗气象学证明,气象和气候是维护和增强人体健康所必须的消费品。或者说,人体的健康离不开对气象要素的消费。一般地说,对气象要素的消费,主要表现在气象与疾病、气象与死亡、气象与保健、气象与治疗这四方面。

4.3.1 气象与疾病

按疾病与气象的关系,中医把疾病划分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时令病。其中,时令病与季节(气候)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多发病,常见病,如冠心病、关节炎、支气管疾患等又同天气和气候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西医认为,心肌梗塞、低血压、糖尿病、肺炎等会由天气状况的变化而诱发,而高山病、精神病、传染病等则会因天气状况的变化而恶化。

4.3.2 气象与死亡

据统计,死亡率的高低与季节变化有关,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其冬季的死亡率均最高。除了因气象要素的骤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外,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还会因天气事件而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死亡,如因暴雨、台风、雷暴雨、大气污染等而导致的死亡。

4.3.3 气象与保健

利用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疗养地,一直是居民提高身体素质、进行辅助治疗的途径。比如,海滨疗养地是保健和治疗的胜地,山地疗养地同样也是保健和治疗的胜地。这是因为,海滨疗养与山地疗养两地不仅湿度大、温度变化缓和,而且空气中含有大量阴离子,污染物少。

4.3.4 气象与治疗

在医学实践上,人们把利用气象条件进行治疗的方法,概括为空气疗法、日光疗法(日光浴)、海水疗法(海水浴)。在当代,这些治疗方法已经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并被大多数居民身体力行,不同程度地收到了预防疾病、辅助药物治疗、恢复健康、增强体魄的实效。可见,宜人的天气和气候是居民健康所必须的消费品。

[1]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黄宗捷,蔡久忠.气象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3][美]汤姆◦素坦伯格.环境与自然经济学(第5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汉杰,刘健文.全球变化与人类适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祝燕德◦胡爱军.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资源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