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翔
多年前,姜昆、唐杰忠表演过一段相声,叫“电梯的奇遇”。
内容是说,姜昆乘坐了一部质量差劲儿的电梯,不幸,关在里面出不来了。于是,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的故事:
群众都跑来看热闹,而后又叫来各位领导解决营救问题。膳食科长来,只是解决他关在里面的饮食问题,特殊照顾,端来鸡蛋汤;宣传科长来,尽显做思想工作本领,让他稍安勿躁,安心慢慢地适应新的特殊环境;人事科长来,算比较务实,抓紧研究,破例优先提拔他为正科级干部!
可人还困在电梯里呢!?
我也调侃一句,当时,这个单位如果设有质量科或者标准科就好了,绝不会购买、使用这号质量的电梯!
虽然,相声里电梯的荒诞故事,那只是舞台上的杜撰。毋庸讳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荒唐事儿出现。乘客被关闭在电梯里,小孩哭,大人喊,110的叔叔来救援的时闻并不少见。听说有一年,此地的一家高档宾馆,把一位来视察的首长,还关过一回“禁闭”呢。
一场虚惊,破涕为笑,像是生活小插曲。其实,这是个质量的大问题,标准的大问题。
我们天天吃饭,常常注意食品标准;我们也免不了乘乘电梯以代步,所以也该适当关注一下电梯标准才好。专业精通不必要,一般了解完全可能。
涉及电梯质量,我们的国家标准,现在已经可以说比较完备;而且,2003年以来,不断有新标准颁布和旧标准更新。比如,通用性的“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Eqv EN 81-1:1998)。今年伊始,就已有电梯的4项新标准出台实施:1.关于远程报警系统;2.关于火灾情况下的特性;3.关于适用于残障人员的附加条件;4.还有一项代替更新的“电梯技术条件”。
浏览这些标准,你会首先得到一个鲜明的印象: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电梯领域,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很大,几乎是全覆盖。比如等同采用欧盟EN 81-2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 第28部分 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的远程报警》,EN 81-73:200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第73部分 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特性》等标准,当然还考虑到了第4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决议 (4896)”。
标准制定上接轨不容易,标准实施上接轨更不容易呢。与国际接轨是众望所归,但结合国情颇需一番考虑。
比如,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的报警系统,它的有效性、可靠性,并不单单依靠电梯本身:报警装置啦,传输装置啦,接受装置啦。还必须组建配备相应的维护组织和救援服务组织。标准要求,这样的组织应由称职的人员组成并具备规定的资质。
“报”的目的全在于“救”,不然,没有切实的这样的组织作支撑,报警系统岂不等于虚设,等于零。
可以想见,相对硬件的要求以外,这个组织“该找谁去?”才是实施标准的要害和难题。
还有呢。一系列的新标准也注意对电梯运行环境的要求。比如,温度、湿度的限定,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的禁绝,特别是环境空气的污染等级不应该大于国家标准GB 14048.1-2006规定的3级。
看来,电梯的安全运行又离不开环境品质的支撑。
从电梯安全这一点出发,由硬件追问到软件,由孤立的设施追问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安全的问题是个系统性的问题(这曾是钱学森晚年着力研究的课题-系统工程)。
何止电梯如此。再举个身边日常生活的例子。
“绿灯行,红灯停”,这是连娃娃们都懂得的一条交通规则。它的有效实施,同样靠全社会的规则意识的支撑。
不然,你开的小轿车,绿灯未必能行!横穿马路的行人偏偏是红灯照行而不停。你遵守了规则,却出了安全事故。反过来,你是行人,看到对面的绿灯亮了,大胆过马路吧,不成!小心,横行的车辆正抢在你前面要冲锋过去呢。以为对于步行的老人,这是个性命攸关的时刻。我想,大家一定常见这类景象:绿灯亮着,一堆行人:大爷大娘、妇女儿童,堵在斑马线当中,战战兢兢,身前身后,丰田、皇冠、桑塔纳,穿梭飞奔……
回过头来,用这样的目光再看电梯奇遇里的姜昆,他的困境产生,除了产品质量,也还跟相应的支撑体系有关系。报警无效、无奈,应急援救无组织无方案,来了些无关紧要的人,干了些不着边际的事。白白浪费资源,耽误时间。
姜昆的“电梯奇遇”,听听相声,哈哈一笑。
可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免不了有过姜昆的这号“奇遇”——未必是电梯,何止是电梯?
相声是种民间的通俗文艺,人人爱听。我以为相声作品的档次,当场哄堂大笑,那是一般水准;回了家里,想起来还要笑,算是高级水平。至于,听过之后,笑过之余,越回味反而越笑不起来了,那才是最高级的艺术魅力!电梯奇遇,确乎有那么点儿感觉。
这也许可以算作电梯标准的题外启示:相声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