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对当下众多的写作方式去思考,我只是我,热眼冷心。
我的情感的那一根结一直系在乡村。
在乡村,大片小片的树林依然保持着季节特有的苍黄;在乡村,空气就像滤出林间的泉水,透彻明亮;在乡村,人的身体披满了干细的黄土,幽旷出一种自在的洁净;在乡村,一颗焦虑烦躁之心会归于平复。当我回到城市的时候,我旅途中的情感常常无从放置,我知道,当我有一天“弄不出东西来”的时候,我一定得置身于乡村。
这是我归于静的一种写作方式。
我在乡村见到第一个移民到太行山的山东人,他说:“我的爷爷是大清国年间给人当挑夫走上太行山的,看到这地方好,有白馍吃,第二年回来,一头挑着锅碗家什,一头挑着我的奶奶,出门的时候是大清国,走到邯郸成了民国。我爷爷说,这块裸露的土地啊,变化快!”
越是变化快的日子,越需要耐性去琢磨。
乡村给我田园牧歌的情调和安谧宁静的气息。
天下事原本就是大地由之的,大地上裸露的可谓仪态万千,因天象地貌演变而生息衍进的乡村和她的人和事,便有了趣事,有了趣闻,有了进步的和谐的社会。乡村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社会得益于乡村的人和事,而繁荣,而兴盛。乡村也是整个历史苦难最为深重的体现,社会的疲劳和营养不良,体现在乡村,是劳苦大众的虚脱。乡村活起来了,城市也就活了,乡村和城市是多种艺术技法,她可以与城市比喻、联想、对比、夸张,一个奇崛伟岸的社会,只有乡村才能具象、多视角地、有声有色地展现在世界面前,并告訴世界这个国家的生机勃勃!乡村的人和事和物,可以纵观历史,因此,对于乡村,我是不敢敷衍的。
太行山的褶皱里藏有多少乡村?中国博大的土地上藏有多少乡村?乡村是丰腴的,尤是披挂了山峦的乡村,而我们太行山的乡村,她的壮烈和博大,远古和悠久,深沉和多姿,典雅和俊秀,尤是风骚天下。
青山绿水是靠人来养衬的。母亲说,村大了才叫村,三五户人家只能称庄,山庄小户人家出来的人胸怀也不大,眼窝浅,要去看外村人的活,活人就是要爱人,体面地活人,心间就应该唤醒良善,良善是人活下去的光明。
母亲是小学教师,惨淡经营一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她唯一的闺女:善是一个人的气场。
母亲的话渗透在我的骨子里,让我生出一种眼光,我再也不愿意为了一个空洞的乌托邦或大而无当的理想牺牲自己的清高了,我喜欢生活,我热爱我所追求的方向。
想想看:一个大村,一百多年的历史,让不同地域的人走在了一起,这不仅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还应该有着一个凝聚的气场,这个关键的链条,卑微的乡间人恰恰是最看中的。这是心灵契合后新垦的处女地,也是相约、相知、相信、相诚以待的情感积聚地。我之所以喜欢走进去,就是想了解他们活过来的一百年历史,了解望不尽的村庄无限伸展着的大爱。乡间人以一颗爱心和同情心活着并同我交往,我是乡间走出来的,没有一株青草不反射风雨的恩泽,我爱乡间就是爱我自己。虽然,他们的生活条件未必比我好,也许会相差很多,他们说:“干农业活计的人比干脑袋活计的省心,想着你们文化人金贵,其实,知道了,你们活着,天天往出憋字,可怜得还不如种地人消停。”
我一直觉得“可怜”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包含着对一个人的怜爱,就像冬日有人送了一件御寒的棉衣。
乡间活着的人往往有一颗承载苦难与负重之心,苦难与负重、快乐与苦涩,在乡间活着的人看来都是充实的。乡间生活的人们对我来说是六月天的甘霖对久旱不雨的粮食的滋润,我就是那粮食,是乡间生活的人们给了我养分。这个社会上如果我活着不能做些有益的事情,我就愧对了这片厚土!
生活不能被简单化的是细节,写作不能面对的是热闹,丢不下,舍不得。
学会屏蔽一些人和事,已是我逐渐明白的道理。
好的写作者会增强阅读好奇心,我首先面对的是,我必须去谦卑地读书,阅读出好的作品,给出我的精神指向。同时,我还要对今天的生活和精神有崭新的发现。
对于文学,因为热爱,如饮醇酒,我愿长醉不醒。
对于写作,亮瓦青天之下,没墙没盖的热闹,我愿我心寂寞。
对于乡村,我愿做一棵树,把根扎下去,扎得深些,再深些,再深些,我好用乡村的人和事和物,换取我小说读者的承认和青睐。我深知,乡村,是我小说的精魂所在!
※ 葛水平,当代著名作家,著有《甩鞭》《喊山》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