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永亮
在1984年9月7日,苏联空军运输机正在执行航程为梯比里斯(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顿河罗斯托夫(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的SU8352飞行任务。就在这天清晨4时,飞机快到达明斯克上空时,副驾驶员盖纳里·拉祖尼看到空中有一个不大的黄色斑点。突然,斑点往下方喷射一道明亮的光,接着光线转变为锥形体。而这个锥形体的周围又出现另外一个锥形体,之后出现第三个。同时,不明飞行物升到了飞机的上方。这时副驾驶员看到了一个亮点,绕点的是几个同心圆圈,接着该点立刻变成了一朵绿色的“云”。
副驾驶员觉得它好像正企图躲开飞机。而机长依果尔·切卡什正相反,他认为“云朵”正加速接近飞机。“云”开始向下又向上运动,最后停在了飞机的正前方。“云”爆发出火焰——就像新年的松树上的花辫。然后又变成像无翼但有倾斜尾部的飞机。“它在模仿我们。”副驾驶员说。根据飞行员的回忆,它大约在离飞机50千米的水平方向飞行。盖纳里·拉祖尼还画下了他肉眼所观察到的整个变化过程。
机上乘员将目击情况报告给地面调度员。当时另一架航程为列宁格勒—鲍里斯波尔(乌克兰城市)—梯比里斯的、相对8352线路反向飞行的飞机也在空中飞行。这架远程飞机的副驾驶员尤尼亚·卡巴切尼科有如下的记录在案:
“调度员告诉我们:‘请注意左上方,是否发现什么东西?’我们回答:‘什么也没有。’但是经过一两分钟的飞行就在调度员所指出的方向发现了发着艳丽绿光的发光体,它呈雪茄烟状,从里面发射出3道亮光……调度员的指示:‘偏左20°。请在接到新的口令前朝目标方向飞行。’飞机根据指示,接近目标。二三分钟后,目标急转左方并停止不动。前灯光聚焦(也就是收缩光束)对准我们的飞机,然后向我们发出短暂的强光……根据调度员的口令飞机又返回原航线……”
返航之后,飞行员将目睹的情况写成报告,并将他们与调度员的对话内容录音保存下来。
这起事件轰动了整个苏联乃至全世界。之后也就是1985年1月30日,苏联著名的《劳动》报刊登了标题为《4:10》的报道文章,报道了在明斯克上空观察到的飞碟情况。报纸一下子被抢购一空,文章还被复印和打印下来。苏联以及国外许多著名的飞碟研究专家也记录下这一案例。“明斯克空中异常现象”使许多人感到迷惑。而且后来又有新的相关详情报道,使该起事件更加神奇。报道说,从列宁格勒飞往梯比里斯的飞机座仓受到光的照耀之后,乘员中的两人——机长依果尔·切卡什和副驾驶员盖纳里·拉祖尼得了重病。
《劳动》报的文章不可能不引起上级的重视,结果总编辑受到严厉的处分,不久就被调离岗位。
全苏工会理事会书记处指出:“专业记者弗·沃斯特鲁西在劳动报上的《4:10》文章里所发表的事实是错误的和别有用心的。”但是对苏联飞行员空中看到的一事无任何说明,也没有听到舆论的反映,其中的秘密一直没能揭开。
明斯克上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久前这个问题引起了著名的美国记者和研究员召依姆斯·奥别格的关注。他曾是NASA的工作人员。他发现在瑞典和芬兰目睹到9月7日清晨不明飞行物的还有许多人,奥别格决定进一步展开调查。许多目击者指出天空发光体的运动方向。奥别格在地图上标出,其线条落在了巴伦支海的上空某处。瑞典距明斯克几百千米,而驾驶员的报告指出发光云离他们顶多只有几十千米。是否看到的是同一现象?可当奥别格研究了1991年才公开的副驾驶员盖纳里·拉祖尼在飞行中所作的绘图之后,就不再怀疑了。
平时他不止一次看到发光点、同心圆、发光云雾现象的记述。此类发光现象实际上经常伴随着导弹的夜间发射。这意味着驾驶员看到的只是导弹发射的发光现象,那么,这是否就是苏联水下的船只秘密发射导弹造成的呢?
可是为什么驾驶员声称被他们看到的飞行物与他们的并行相距几十千米?奥别格认为原因在于不明确飞行物的大小情况下,用肉眼观察是无法判断出离它的实际距离的。驾驶员通常总是低估这一距离,看到的不明物发出的光线要比实际的近些,这样可提防两者相撞。而相反的估计,其保险系数要小。这是习惯养成的不准确的判断。
那么有关两位飞行列宁格勒—梯比里斯航线的驾驶员在遇见飞碟不久后生病和其中一人死亡的传闻又如何解释?要知道,其实果切尼兹因患癌症而死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但是奥别格指出,无论是随航的机械员格维列达兹,还是其他机组人员、领航员依·顿马维尼事后都没有身体不良反应,而且其他的所有乘员均安然无恙。最有可能这两个患病的驾驶员是在别的地方,可能不在空中而在地面受到辐射的影响:他们经常在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下接触探测器、报警器和其他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根据他的调查,奥别格提出:航天部门的专家有必要及时通报所有被弃置的航天和军事器具的信息,以减少居民不必要的惊慌和减轻飞碟专家的工作量。
专家的意见又是如何?对此,俄罗斯地理协会飞碟问题组组长米哈依·盖尔什捷依这样说:“我们也获悉了这起案例,结论是两架飞机的驾驶员看到的是导弹的实验。根据所有的情况判断,这是多级导弹发射。在飞行中,因为燃料的燃烧而形成逆行痕迹。此刻燃烧痕迹受到阳光的照射,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被在地面和空中不同的位置上看到。驾驶员的说明记录中也这么说道:‘从斑点产生的一道细细的光线,垂直向下直射到地面……光线突然扩张,变成一束明亮的锥形体。’当最后一级导弹发动装置停止工作之后,锥形体逐渐向四面八方冲扩。从飞机上看到的就是‘如同产生第二个锥形体,只是宽度更大,但较第一个暗淡些。然后产生第三个,宽广且十分明亮。’”
任何大气层人造气体尘埃云的体积,一开始就迅速扩大。这能在目击者的眼中产生近距离的错觉。气体尘埃扩张成为风时,就形成了离奇古怪形状。其中还能够产生各种反应,也就是出现了更加离奇的局部耀斑,然后在云中熄灭的现象。
倒霉的是一些《劳动》报的工作人员,他们因无形中对外泄露了秘密实验而直接受到了牵连和处罚。
链 接
明斯克市位于欧洲东部,是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明斯克市区面积158.7平方千米,人口170万,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这里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明斯克纬度较高,冬季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冷,1月份平均气温-5℃左右,到了夏天也不热,7月份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为500毫米~700毫米。因此,明斯克被公认为适合居住的城市。
明斯克是原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是现今白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4。明斯克的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相当发达,农牧业机械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明斯克地区的地理环境适于发展畜牧业,是原苏联牛奶、油类、亚麻和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明斯克人称马铃薯为“第二面包”,产量也很高。明斯克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绝大部分的原材料,尤其是能源,主要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该市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欧和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主要贸易对象除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外,还有波兰、奥地利、德国等科技发达的先进国家。
明斯克的科技教育业有优良的传统。1921年明斯克创立了培养和造就科技人员的基地——白俄罗斯国立大学;1922年组建了共和国的第一个科技中心——白俄罗斯文化学院;1929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俄罗斯科学院,它作为白俄罗斯的科研中心,在欧亚大陆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