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耀天山——全国科技系统援疆工作纪实

2010-06-15 08:47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援疆新疆科技

本刊记者 张文娟

战略高度的思考,前所未有的力度,随着全国科技援疆大行动的展开,科技在促进新疆的工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援疆对于新疆来说,不仅仅在于其“输血”的功能,更在于其“造血”的功能,因此,随着一大批的领先科技项目嫁接到新疆地区,必将为新疆的经济开发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0年的新疆工作座谈会,拉开了新一轮援疆的大幕,新疆将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一场新时期的“边塞曲”,正在奏响。

站在新时期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不禁回望。事实上,自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50余年的时光里,这片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国土面积占整个中国1/6的土地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穷川大漠、土地贫瘠,城郭萧条,道路闭塞的景象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飞速崛起的现代城市,林立的高楼,急速延展的高速公路,大踏步跃进的文化和教育,高节奏繁荣的贸易与旅游,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这里已经重新成为欧非亚大陆的聚焦点,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正在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风霜雨雪染华年,天山南北沧桑巨变。这其中,科技为推动新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写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穿越历史的丰碑

新中国科技援疆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自治区刚刚成立之时。那是20世纪50年代中,刚刚和平解放不久的新疆百废待兴。人民解放军在入疆后,行装甫卸,征尘未洗,立即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南泥湾屯垦的光荣传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广大指战员一手拿枪,一手拿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荒野碱滩上,挖开冰雪,安营扎寨,用他们战斗过的双手,向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的千里荒野展开了新的进军。他们开发荒原,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架桥铺路,兴办牧场、渔场及各类作坊,真是百业兴旺,蒸蒸日上。但是,“戈壁滩上盖花园”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在这种背景下,新疆解放初期,国家便组织大批专家和科技人员支持新疆工农业建设,在新疆组织实施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这些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奠定了新疆科技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国家批准在新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全国有20多个省市和上百个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数万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资源勘察、高效棉花种植等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培养造就了大批科技骨干人才,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治区科技协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了200多项与内地进行科技协作的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1996年是科技援疆工作的一个关键时间点。这一年,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中央做出开展援疆工作重大战略决策。1997年首批援疆干部进驻新疆,拉开了中央援疆工作的大幕。自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全国14个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的3749名援疆干部不辱使命,情系天山。乌恰县的“大连新村”、哈密的“广东路”、和田的“北京专家”、阿克苏的“上海医生”……这些因援疆工作而得名的地方或称呼在天山南北耳熟能详。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指出,“西部大开发,新疆是重中之重”。2000年1月,中国科协五届五次全委会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出席,在谈到西部大开发时说道:“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年8月,科技部制定《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精神,科技部当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行动,并安排资金2.78亿元,重点开展研究制定西部大开发科技总体规划和有关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六大示范工程和三个专项行动等工作。“十五”期间,除进一步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外,科技部还进一步加大了对西部大开发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科技部还不断加强与各部门、地方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中的关联配合、协调集成,系统推进西部大开发。

这一年,“西部大开发新疆科技合作行动办公室”挂牌成立,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新疆科技合作行动工作方案》。同一年,新疆同东部十省市建立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联席会议的指导下,新疆和东部省市加快了合作的进程,科技合作机制和科技合作内容得到完善,实现了互利共赢。截至2007年,联席会议共同组织实施了7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投入合作资金80多亿元。自2000年9月建立“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会议制度”以来,联席会议已成功召开了10次。为保证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持续有效的开展,联席会议对双方合作进行了重点规划、有效整合,以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区域和产业、科技合作项目及信息网络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科技合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了援疆干部纽带作用,推动区域间的科技合作。

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这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得到了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在2006年第七次联席会议上,东部十省市率先同新疆签订了以开展“科技支疆”为主要内容的协议。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全国科技支援新疆行动”应需而生。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科技部建立了部区会商机制,当年自治区获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60个,到位资金1.69亿元,是2006年的3倍多。包括3个“一把手工程”在内的7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总额就近2亿元。

部区会商机制开始了科技援疆工作的新篇章,全国科技援疆的序幕由此拉开。2008年,科技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在新疆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科技支疆工作会议。2009年开始,科技部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实施科技援疆合作的项目。

据统计,2008~2009年两年间,自治区累计安排科技支疆项目190项,重点支持石油化工、煤化工、建筑节能、环境保护、先进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种质资源引进、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单位涉及20多个省市,项目总投资39.14亿元,吸引高层次人才、专家127人来新疆从事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引进或商定共同开发科技成果134项。

部区会商机制和“全国科技支疆行动”的深入实施,为自治区用好全国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良好平台,加快自治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与生态环境保护,为自治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

进入2010年,新一轮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火热启动。近期,全国19个省市代表团密集前往新疆考察。虽然中国政府确定2011年为新一轮援疆工作全面实施年,但各代表团在考察之时已经提前启动了一批实实在在的试点项目。新一轮对口援疆将是支援地域最广、涉及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要素最全的一次对口支援。“科技援疆”作为“五个援疆”(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工作之一被提上非常重要的高度。与此同时,科技部的一系列密集的援助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5月28日,科技部党组研究成立了“科技援疆领导小组”。6月1日,科技部召开“对口支援新疆科技工作座谈会”,并启动“全国科技援疆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制定工作,在会上,科技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伟中透露,科技援疆内容将被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加以重点支持。6月4日,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召开科技援疆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技界支援新疆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硕果累累泽被边疆

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全方位的科技援疆项目给边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援疆在促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兴新、实现优势资源转换等方面,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农业领域,科技进步促进了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新疆支柱产业的棉花,其发展一直依赖于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支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推广“地膜棉”到“宽膜棉”的创新,从优良品种的“矮、密、早”到膜下滴灌,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新疆棉花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使皮棉平均单产由1980年的不足3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00公斤以上。优质棉产量、高产面积、病虫害防治水平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科技创新与进步推动了天然彩色棉花产业发展,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使新疆的彩棉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总产量约占世界的15%。技术创新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甜瓜、西瓜新品种,“皇后”系列、“西域”系列等名牌良种东移南进,种籽产量占全国的80%。加工番茄配套技术的推广,使新疆番茄酱出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量的1/4。科技进步促使新疆的啤酒花、枸杞、葡萄、香梨、苹果、杏、石榴、核桃、红枣等特色产业成长壮大,享誉国内外。

畜牧业的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使牛的改良周期由15~20年缩短到5年左右,自治区生产的奶牛胚胎占全国的60%,为20多个省区提供技术服务。科技攻关解决了自治区细羊毛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关键技术问题,使新疆细羊毛品质大为提升,技术辐射在项目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883万元,拉动国内细羊毛价格上涨30%以上,使技术辐射地区近百万养羊牧民增收数亿元;自治区制订的《新疆细羊毛标准体系》成为我国第一部羊毛标准,对产业发展影响至深。

部区会商机制和“全国科技支疆行动”的深入实施,为自治区用好全国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良好平台,加快自治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与生态环境保护,为自治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

在工业领域,科技进步成就了新兴产业,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新疆制造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创新,一些技术和产品开始向全国甚至国外输出。研制的“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达国内领先水平,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首选机型,已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特变电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经过20余年的嬗变发展,成为国内的大企业集团,生产的世界容量最大的220千伏变压器销往美国,生产的500千伏输变电成套技术出口塔吉克斯坦,还联合研制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导变压器。“金风科技”的成长更是得益于科技创新与进步,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金风成为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的领军企业。从600千瓦的国产化开始,经过750千瓦,跨越1.2兆瓦、1.5兆瓦等大型机组的制造,掌握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其产品在全国风机市场占有33%的份额。“众和股份”经过技术创新,生产的高纯铝、电子铝箔和电极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原来居世界垄断地位的日本。新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在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进步还促使新疆医药产业的崛起,涌现出新疆制药、奇康哈博、华世丹药业、维吾尔药业、加斯特药业等医药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雪莲注射液、结合雌激素、祖卡木颗粒、一枝蒿颗粒等现代维药以及佳加钙、蓇密钙、阿胶钙为代表的优势产品,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矿业开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主要内容的国家305项目,实施20多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发现和圈定50多条重要矿带及200余处找矿靶区和普查评价基地。提交的科研预测储量金950吨、铜镍900万吨、铅锌1080万吨、钾盐3亿吨,潜在价值上万亿元,可提取价值6000多亿元,为新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疆实施的2个国家973计划项目中,“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在荒漠化治理等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成果直接服务于北水南调防护体系建设工程、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研究提出了新的模式和理论框架,为我国西部的地质矿产勘查提供了理论先导。由区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历时14年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成就了世界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长廊”,使长度为43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成为南疆地区的大动脉。这一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漏斗式全排沙技术”在区内外的大型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维、哈、柯等少数民族语言微机信息处理系统研究成果及应用,加快了新疆少数民族信息化步伐,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制的治疗包虫病长效缓释驱虫剂经临床应用,使肝包虫病人的治愈率达到74.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阿苯达唑片剂30.2%的治愈率,使新疆在这种地方病的治疗水平上居国际领先地位。

2007年3月,科技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签字仪式暨部区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部区合力推进新疆科技工作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增收增效稳疆富疆

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做到稳疆富疆一直是科技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科技援疆促进了新疆农牧民收入增收,大大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做到了“增收增效、富疆富民”。

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郁郁葱葱的红枣园里和核桃树下,几位维吾尔族农民谈起了在科技人员帮助下靠林果致富的感受。他们说,用科技种田后,脚下这片世代耕种的土地正在变得越来越神奇。“梨三杏四桃五年的道理,我们这里连小孩都知道,可是科技人员指导我们进行嫁接,小小枣树当年长得还没有驴背高就挂了果,这是过去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科技这东西厉害的还在后面呢,这几年在科技人员指导下,乡里的红枣实行了大面积高效滴灌、配方施肥、修剪打尖、机械防病除虫等许多科技增产措施,产量和质量就像上楼梯一样,一年比一年高。去年我这块地收获优质红枣1200多公斤,纯收入7000多元。“今年政府以奖代补,每亩林果补贴了20公斤肥料,我自己又加施了30公斤油渣和二铵, 帮助施肥的科技服务队说了,增产量肯定在20%以上。” 说到此,村民眯着眼睛笑道:“过去,我们靠它只能吃苞谷馕,赶毛驴车;如今经常有肉吃,还买了摩托车、小汽车。”

新疆尼勒克县积极探索“林下放养家禽”生态养殖模式,以示范引导农户把家禽放养在退耕还林地中,打造出了绿色生态“红旗”家禽品牌。一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林下放养家禽可一举数得,既充分利用了林地又搞了林下养殖,并且林中放养还可提高家禽的免疫力以及节约养殖成本,真是一项既有利环境又致富的好的生态养殖模式。”现如今,全县农村近30%的退耕农户依托大面积的退耕林地实施了林下养家禽,一些大户还办起了家庭林场、养殖场等。林下循环经济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前景十分光明。据悉,目前全县退耕农户“林下放养家禽”年规模达10万羽以上,年创收近4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县近三千退耕农户户均增加收入1300余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技援疆工作关注的是“造血”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输血”,它帮助农牧民掌握实实在在的致富本领。依靠科技的力量,如今的新疆农牧区,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有了太大的改善,随着一大批的领先科技项目嫁接到新疆地区,新疆的经济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山河锦绣,见证昨日辉煌;继往开来,抒写华彩篇章。

按照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谋篇布局:未来5年,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战略高度的思考,前所未有的力度,随着全国科技援疆大行动的展开,科技在促进新疆的工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新疆才能更富更强,也才能获得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援疆新疆科技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援疆的夜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