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辉,王 杨,黄云昆,朱雯梅,袁 勇
(昆明市延安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5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正常人体内较少致病,却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随着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以了解PA的耐药性变化特点,为本地区控制PA感染和提高临床抗PA感染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1428株。质控菌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7种药敏纸片种类详见药敏结果表中所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环丙沙星、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其余药敏纸片为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药敏试验用M-H培养基,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
用WHONET5.3软件进行药敏资料统计分析。
PA在各类标本及临床科室的分布分别见表1、2。
PA的耐药性变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年来PA对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环β-内酰胺类等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见表3。
表1 1 428株PA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表2 1 428株PA的临床分布(%)
表3 2005-2009年1 428株PA的耐药率(%)
PA在各类标本中,以痰和咽拭的检出率最高,之后依次为肺泡灌洗液,中段尿及其他,与文献报道病原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率基本一致[1]也是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居多。在各科室检出的PA中,以ICU所占比例例最高,可能是ICU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多有侵入性诊疗史和多种广谱抗生素的用药史等,属于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呼吸科患者则本身就存在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障碍的易感因素。神经科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意识水平的下降,常发生呼吸、吞咽和排泄功能障碍,也易诱发感染。而干疗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本身生理防御功能减退,又常伴有各种严重慢性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较长,故也易并发感染。
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主要缺点是诱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25年来,PA对数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有所增长[2]。本研究统计显示,5年来PA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碳青酶烯类和硅诺酮类等多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PA的耐药率呈持续增长并表现为多重耐药,其机制非常复杂,研究发现PA可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水平转移获得耐药基因,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和抗生素修饰酶、外排泵高表达、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和外膜通透性改变等,通常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几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耐药[3-6]。而昆明地区耐药PA究竟携带何种耐药基因,本课题组正在研究之中。与其它地区文献报道[7,8]不同的是,本研究显示PA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比其它地区稍低,且有下降趋势,提示可考虑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1]朱德妹,张婴元,汪 复.2006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6):393-399.
[2]Ciofu O.Pseudomonas aeruginosa chromosomal beta-lactamase in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and chronic lung infection,Mechanism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target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APMIS Suppl,2003,116:1-47.
[3]Zavascki AP,Carvalhaes CG,Picao RC,et al.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0,8(1):71-93.
[4]Poirell L,Weldhagen G F,Dechamps C,et al.A noso-comial outbreak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s expressin the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GES-2 in South Africa.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49(3):561-565.
[5]Castanheira M,Toleman MA,Jones RP,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β-lactamases gene,blagim-1,encoding a new subclass of metallo-β-lactamase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12):4564-4661.
[6]Nor mark B H,Normark S.Evolution and 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J Intern Med,2002,252(2):91-106.
[7]朱德妹,张婴元,汪 复.2007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6):401-410.
[8]廖 艺,甘泳江,韦 宁.2002-2006年某院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中国药师,2007,10(11):11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