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引领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发展之路

2010-06-09 07:03许惠英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产业园高端园区

■ 本刊记者 许惠英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开)成立于2000年,作为一家隶属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型国有核心企业,北京经开目前主要致力于亦庄新城的开发及建设,力求通过高端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国际化招商引资平台,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树立示范性的高端产业园区,并立志打造中国标杆性的低碳高端产业园区。

立足高端产业园区,低碳建设先试先行

北京经开所在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总体规划面积为46.8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区构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的目标,始终走在产业高端发展的道路上,坚持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环境和谐化、服务专业化、管理法治化的发展思路,以吸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高端、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在200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的《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北京经开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核心企业,秉承“经纬天地,开创新元”的核心理念,以变应变,创新出新。自成立以来,立足高端产业园区的建设思路,已陆续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建了100多万平米的产业园区,吸引了包括诺基亚、施耐德、T O M互联网集团、美国应用材料等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国内外著名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入驻。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科技支撑示范区)内的核心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与首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契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中国标杆性低碳高端产业园区。一方面,该公司将低碳经济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倡导成立低碳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低碳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企业和园区的系统碳核算和低碳评估,推动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行业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探索中国高端产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园区入驻企业低碳准入的基本准则,打造园区低碳配置、低碳物流、低碳运营与低碳管理的新运行模式,做大做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和高端金融服务业,着力发展碳融资、碳经济的国际投资平台,示范性的将低碳经济真正落实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引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对北京经开而言,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不是转型,而是公司对已有理念和行动的一个发展和升级。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树立面向国际市场的生态高端产业园区的目标,长期致力于绿色、环保、生态的高端产业园区的创新性开发与运营,在低碳生态化建设方面先试先行。北京经开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双生态”的概念,强调“产业生态和自然生态”并重的发展道路,并首创“双生态独栋企业总部”的高端产业园主题,成功打造了BDA国际企业大道、北工大软件园、“北京经开汇展中心”等低碳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地标性建筑。

BDA国际企业大道项目作为北京经开的代表作品之一,总占地面积18万平米,是开发区内首个企业总部独栋园区项目,该园区营造了果岭绿洲的自然环境,绿树成荫、碧水萦绕,处处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主题。同时,作为“总部经济”的商务空间集合体,国际企业大道从企业需求出发,在空间上定制了极富独立性、灵活性、生态性、标志性、展示性的专属价值空间,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企业集团总部聚集,力求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实现“企业绿洲,生态家园”的设计主旨。国际企业大道目前入驻企业已经超过60家,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平均单位土地的注册资金强度达到5882 3万元/公顷,2009年贡献的税收总额达到15亿元左右,平均土地创造税收8824万元/公顷,均大大高于开发区平均水平。BDA国际企业大道项目的入驻企业作为总部型企业,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群和智力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成为近几年亦庄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亦庄新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北工大软件园”项目是北京经开与北京工业大学联手,推进产学研结合,营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又一典范之作。北工大软件园总占地面积17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是北京软件产业基地的三大软件园之一,已列入北京软件产业规划和建设的重点工程,园内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国家级高新技术试验区的双重优惠政策。软件园从营建初始就考虑到园区发展的生态化需求,在整体设计上追求低密度,小体量,景观采用中央绿化景观长廊南北贯通园区,将办公环境同自然环境巧妙融合,园区研发用房采用节能设计,建设上摒弃高耗能的玻璃幕墙,采用低碳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为园区企业营造了一个健康、环保、舒适的生态化办公、商务生活空间。同时,配合园区高新产业发展的需求,北京经开为企业打造了完整的一体化服务配套体系,从技术支持、商务配套到社区内企业交流共享平台,为入驻企业搭建起一个实现价值提升的宽广空间。

发展低碳经济,任何国家、民族、企业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要在新经济模式的框架中取得制高点,就必须参与低碳经济,甚至引领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型核心国有投资开发企业,北京经开紧密契合低碳经济的全新发展需求,主动突破现有的传统经济模式,率先实施产业调整和高端产业布局。在公司高管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经开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已经逐步成长为一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主营业务清晰,投融资体制健全,投资回报稳定,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股份制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了“项目开发、资产经营”两翼齐飞的良好经营局面,经营业绩不断提升,为国家税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践行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高端园区

提到低碳经济,目前社会普遍的认识是低碳经济就是要节能减排,要实现经济的低碳化。这种理解将低碳视为一种对经济发展具约束性的负面要素,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低碳经济的真实含义。低碳经济作为一次深刻的产业革命,不是宣传口号,也不是单纯减碳,而是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一种新的经济构架,更是国家和首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北京经开作为一家标志性的行业领先的大型国有企业,加大低碳建设和研发的投资力度,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发展低碳经济,倾力打造新型低碳高端产业园区。

我国低碳建筑与园区尚在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尚付之阙如。然而,倘若脱离了碳排放核算和现实测评的支撑,没有相关的标准依据,谈“低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方能在潮流中树立标杆,长盛不衰。北京经开在国内率先开展园区碳测评,主动肩负起构建低碳标准的重大责任,诚心实意,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脚踏实地走低碳发展之路。

目前,北京经开已经率先运用系统测算技术和评估体系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际企业大道和北工大软件园两个产业园区进行了碳排放测算和低碳评估。区别于以往产业园区的低碳建设思路,北京经开意识到由于没有对产业链全过程生命周期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体现的碳排放量进行系统核算,目前流行的园区末端减碳模式往往容易导致碳排放量“此降彼升”、“局部降,全局升”、甚至“局部越降,全局越升”的尴尬局面。公司在打造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过程中,一方面彻底以“系统低碳”的概念取代“末端低碳”概念,从产业系统整体出发来构建新型低碳高端产业园区。

碳测算技术方法为衡量园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材料、设备、能源、人力投入导致的碳排放,不仅考虑园区系统直接产生的碳排放,而且把园区由于使用其他相关的材料、设备、能源、人力等所间接造成的碳排放计算在内,从而建立系统性的碳测算技术体系。通过和北京大学进行合作,应用一整套低碳园区评估体系对已建园区进行碳测评。最终目的在于在科学有效的评估结论基础上,挖掘减碳潜力,使园区在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低碳生产,真正实现园区发展的低碳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

通过北京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际企业大道和北工大软件园两个产业园区进行的系统碳排放测算和评估,与以往的末端排放测评技术相比,系统碳测评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仅考虑园区运营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碳排放,也全面考虑园区建设与运营全过程的间接碳排放,将涉及材料投入、设备投入、维护、更新、废弃等过程的排放都纳入核算范围,从而构建起一个综合考虑园区整体建设过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系统测算与评价体系。园区低碳评估技术的核心是搜集园区各类建筑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水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相关的附属设施等各个子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对园区系统的结构类子系统中的关键因子进行系统监测,对功能类子系统(包括物质代谢、温室气体等物质流输出、总能耗、园区能源的自给情况等)中的关键因子进行调查,为正确认识低碳园区系统特征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然后,从园区的全生命周期出发,系统性分析建造、运输、运行、维护、拆毁和废旧材料处理各个阶段,在确定园区的类型和当地气候的影响后,确定在园区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设备、能源和人力投入,建立基本的消耗清单。随后,建立三大数据库系统,包括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建立的体现碳排放密度数据库、能源燃烧排放因子数据库和设备材料经济成本数据库。其中,体现碳排放密度数据库又包含国际、中国、当地三大尺度数据库,使得对于进口、外地调入、本地消耗的材料和设备可以做区别性的详尽分析。在获得消耗清单和数据库支持后,建立单元计算子模型,再根据园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材料、设备、能源、人力投入情况,进而对园区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进行测算,最终根据测算结果对产业园区进行评估(见图1)。

图1.园区建造过程碳排放评估流程图

通过对园区工业建筑进行碳测评发现,现有的园区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包含C O2,C H4等各类温室气体)分别为17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和1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也就是说,已建产业园区建筑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每平米建筑建造过程中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换算为当量二氧化碳)仅分别为17千克和18千克。即使考虑整个建造过程中各项建材投入间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建园区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密度和总体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也仅为1620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和179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北京经开在工业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注重审慎评估和合理选用材料、设备和人力的投入,科学规划高端园区的整体建设过程。上述数值可以说明,北京经开打造的园区建筑的碳排放强度将普遍低于工业地产行业的平均水平。

图2.与第二产业部分代表性行业碳排放水平比较

图3.与第三产业部分代表性行业碳排放水平比较

当然,实现园区内工业建筑的低碳建设只是北京经开打造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打造园区系统低碳的同时,如何推进园区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构建真正的“低碳产业园”。

低碳产业园可以定义为在满足必要的运行条件下,系统整体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最大经济产出的产业园区。这也表明,尽管实现低碳化是打造产业园区的重要环节,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实现低碳的同时,必须保证园区总体产值的高水平。

可喜的是,通过对整个园区进行碳排放调研和系统碳测评发现,北京经开已建园区产生每万元产值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7吨。该数值远远低于全国代表性工业产业的整体碳排放水平,如煤炭开采、水泥制造业、炼钢业、电力生产等行业。即使将北京经开产业园与我国第二产业总体平均水平(每万元工业产值排碳3.1吨)相比较,北京经开打造的产业园区的排碳水平也不到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见图2)。这也充分说明,每实现一万元的工业总产值,客观上北京经开打造的产业园已经为全社会贡献减排二氧化碳2.4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所打造的高端产业园区的碳排放水平甚至大大低于中国代表性的第三产业行业,如保险业、商务服务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产生每万元产值平均排放二氧化碳1.5吨。北京经开打造的产业园区也低于此水平,已经和金融业较为接近,达到同期中国高端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平均碳排放水平(见图3)。

上述结果充分说明,高端产业园区的发展符合低碳发展的道路,显著降低了产业园区的碳排放水平。北京经开所打造的产业园区已经开始提前迈入低碳生产的行列,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低碳高端产业园区”。

构建产学研平台,抢占低碳产业制高点

在全球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已经开始显现出一系列新的产业和商机,其中既有被催生的全新低碳产业,也有对已有产业的低碳化调整,更重要的是,在低碳经济的格局下,围绕与低碳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低碳标准、低碳技术研发、低碳咨询管理、低碳工艺和流程设计、低碳产业的开发与建设都将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应对上述产业变革,北京经开在国内率先倡导建立低碳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力图全方位抢占低碳高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2009年11月,北京经开在国内率先成立北京经开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由北京经开与北京大学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定位于低碳产业、低碳经济、新经济发展相关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系统科研与咨询。低碳产业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第一次和企业联合设立的低碳产业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校企合作开展低碳经济研究活动的开始。

研究中心成立后,先后有多位国际知名的系统生态学领域和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加盟,并有数十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到中心的科研业务和技术研发中来。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布《中国低碳园区的系统测算技术与评估体系》

2009年12月25日,北京经开结合北京大学的研究力量,在对低碳园区的系统测算技术与评估体系开展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发布了《中国低碳园区的系统测算技术与评估体系(讨论稿)》。该报告系统阐述了低碳园区的基本理念与构建准则,从系统测算技术理论、技术方法与流程上对低碳园区的系统测算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并从园区系统评估方法、评估流程与评估指标三个方面对低碳园区的系统评估体系进行了阐释。另外,讨论稿还提出了低碳园区规划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以说,该报告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关于低碳园区系统测算和评估研究的空白。

开展低碳高端园区管理系统的研发

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园区规划设计、物流采购、营建施工、物业运营,甚至拆卸回收的全生命流程(见图4)。研究中心在对已建园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在与整个产业链相配套的园区体系内部打造系统低碳,才能更科学的实现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低碳产业园的运营低碳作为建设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核心内容,是园区整体低碳架构的前提和关键,它引导和规范着产业园内的各种低碳实践。北京经开在对园区进行了系统测评的基础上,挖掘出已建园区的减碳潜力,并从园区整体物业运营和管理服务入手,建立了一整套低碳运营、低碳物流采购和低碳物流配置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新建园区的规划和设计伊始,就将园区低碳管理系统纳入进来,综合考虑园区低碳设施与低碳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的集聚和布局低碳产业,逐步形成低碳园区系统的构建。

目前,北京经开还致力于不仅在公司内部实施全方位的低碳化管理,并积极倡导在入驻园区企业内实现低碳化的管理与运营,面向园区客户宣传低碳生活,推广低碳产品,开展碳标签企业和建筑管理,促使低碳真正成为园区内的特色文化,切实将低碳战略落到园区日常营运的各个环节。北京经开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各阶段准则的制定,努力成为园区/企业低碳整体方案的解决者。

图4.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系统

制定低碳技术评估方法与配置准则

低碳技术及低碳设施的应用是低碳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国内外园区建设还是基于末端减碳的理论与技术思路,把园区系统简单的割裂成独立的单元,认为低碳就是简单的在一个环节采用低碳技术从而实现节能或者是降低碳排放即可。低碳产业研究中心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如玉米乙醇、沼气等)的系统热力学分析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发现:如果仅考虑末端利用环节,一些新技术或新能源的使用确实带来了末端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但是,一旦将生产和使用该技术的全周期过程考虑进来,系统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发现,这些技术的使用已经在给其它地方或其它环节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增加,这部分增量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使用该技术带来的末端减碳效果。因此,该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低碳园区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和整体系统规划,一味凭借所谓低碳技术、节能技术的应用,或者盲目上马可再生能源工程,低碳园区建设必将走入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甚至错误建设的恶性循环。北京经开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总结中心对低碳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整套基于系统生态学的低碳技术评估方法以及产业园区应用低碳技术的配置准则。在新建园区的建设中,北京经开已经开始充分吸收上述研究成果,在打造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同时,尤其注重审慎选用低碳技术,因地制宜在科学系统的碳评估基础上,大力发展园区可能利用到的低碳技术,如建设低碳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等),提出以系统低碳管理来明确园区各阶段的减碳潜力,如构建相应的运行和实施规范,而不是依靠单纯的低碳技术和设施的建设来达到减碳目的。

IEMSs网站、2010年会议网站及低碳分会介绍

主办高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2010年7月,北京经开将主办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为期两天的“低碳产业与多尺度投入产出模拟”专题学术会议(IEMSs 2010,Low-carbon industry and multi-scale input-output modeling,Hosted by Beijing Development Area Co., Ltd., Beijing,China,http://www.IEMSs.org/IEMSs2010/)。作为该大会组织者之一,北京经开总裁周世义将在大会上向与会的欧美国家专家学者系统介绍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北京经开建设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同时,北京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关于低碳产业、低碳园区、低碳测评、低碳技术等系列学术成果也将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专题展示与发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学术大会是国际生态环境界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将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由北京经开主持的专题分会作为此次大会的重点分会,也是大会唯一由发展中国家组织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举办后将由国际知名的出版商Elsevier公司出版关于此次学术会议的低碳产业论文,并推荐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总的来说,北京经开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的国内首家一体化产学研平台,已经为实现高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与物业运营等的全生命周期内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和实验,有望为制定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的核心标准提供科技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引领中国低碳高端产业的发展方向。

扎实进取回馈社会,共创低碳经济新未来

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应中国的国情而产生的特殊区域,是城市系统构成中最重要的环节。我国现有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尚不足以支撑经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下的低碳园区建设的需要,比如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过多、耗能产业规模与城市能源、环境条件不相符、园区规划的不适应性等等。在国家和首都现有的战略框架下,产业园区面临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因此,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是解决与城市密切相关的诸多最复杂、最紧迫问题(如资源、环境等)的关键,我国低碳园区的建设将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北京经开地处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核心位置,和即将开发的一系列园区一样,在经济开发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领先实践者,已经成为首都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示范者。

积累完善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

北京经开建设低碳高端产业园区的经验和成果将能够帮助国内外企业、政府以及行业机构在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对温室气体风险进行管理并找出减量机会,提升能源与物料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规避未来温室气体总量超标限额风险,发展低碳经济,并以此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社会的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建设服务

北京经开的发展和壮大不仅可为低碳标准化、技术流程化、评估指标化、管理制度化提供技术服务,进行低碳标志、低碳标签、低碳环境管理体系、低碳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认证。还有望面向社会各界提供系统碳分析、系统低碳诊断以及低碳评估服务,甚至开展低碳项目孵化与管理,进行国际市场碳交易与融资,促进低碳技术资源市场转化,实现低碳经济、新经济的实质性运作。

发展低碳经济,倾力回报社会

随着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宏伟战略构想的实施,以及总部经济中心产业聚集效应、企业辐射效应的增强,北京经开将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推行低碳发展的战略,低碳园区的入驻企业也将在园区的低碳服务和系统规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说,低碳经济明确了北京经开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打造一系列产业园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创建多方共赢局面的必然选择。未来,北京经开将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参与亦庄新城建设,以打造政府招商平台为己任,在产业地产领域深入耕耘,成为政府和客户双满意的高端产业平台提供商,做中国产业地产的领跑者,在国家产业经济的低碳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产业园高端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