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文
【摘要】模糊性是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本质特征。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来说,诗歌最具模糊美。因此诗歌教学需要引领学生:感受诗歌形象的模糊美,感受诗歌留白的模糊美,感受诗歌情景问题的模糊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模糊美
诗歌总是紧挽“模糊”而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注重情感的丰厚承载,着意表现手法的曲达、含蓄,追求意境的幽美、深远。模糊美、朦胧美成为诗美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形态。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遵循诗歌的这一创作规律,合理运用合乎这一规律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感受诗歌形象的模糊美
形象是诗人情与意的载体,没有形象,就没有诗歌,不能感悟形象,就不能完美地鉴赏诗歌。因诗歌的形象是意、情、象三者的完美结合,再加上诗人的纵情联想,或是一象多喻表现手法的使用,这就造成了诗歌形象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所以,教学时针对文本中的模糊形象,既要合理、恰当的进行分析、解读,又不破坏形象的模糊美,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审美差异,力求审美主、客观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歌形象的模糊之美。
比如,学习《琵琶行》时,可以先用图像渲染的方法,以达到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幽静的夜里,一轮明月沉浸在茫茫江水中,诗人的心就像沉浸在江水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在这悲凉孤凄的氛围中,选放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中的一段,让播放的乐曲节奏恰好与诗中的描写相符,在“千呼万唤”声中,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并不是从正面去描写琵琶女的容貌,而是采用模糊、虚化的手法,从侧面勾勒了她的形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女究竟有多美? 读者只能根据作者笔下的秋娘和五陵少年对她的反映作出判断,但这些是模糊的, 因为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不同文化修养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真可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琵琶女的美”。 为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味这种形象的模糊美,从而体会琵琶女人生道路的坎坷波折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不平,最终让学生了解诗人情感,体会诗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二、感受诗歌留白的模糊美
在文学作品中,很多内容常被作家故意忽略不写,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留白。从美学角度来看,“留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格式塔心理学也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美、不完善或空白的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填充它,并使之达到圆满、完善的心理倾向,从而引起一种积极主动的“内驱力”,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愉悦的感受。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面面俱到、填鸭讲解、肢解分析,占据所有的“留白”之处,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调动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展开想象来填补作品的艺术留白,感受这种留白的模糊美。
如《江雪》,韵味独具,含蓄隽永,寥寥数语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诗人给出了一些实景,如山、鸟、径、却没有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山、怎样的鸟、怎样的径,诗歌表现了诉诸想象的巨大容量和可塑性,体现了“韵外之韵”、“言外之旨”。在对这首诗歌进行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酝酿感情:在学习诗歌前播放古典音乐《渔樵问答》,创设一种悠远的意境,使学生在正式学习诗歌前,酝酿一定的感情,为进入诗歌学习做好准备。
2、吟咏诗歌,进入诗境: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律,进入美妙的诗境,因为这首诗内容简单,没有什么晦涩的词语和难懂的象征,因此,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对于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欣赏上。
3、模糊感知,还原画面: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有绘画之美,画面悠远深静、虚实交错、含蓄隽永,充满了艺术的模糊美,诗中大量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完成自己心中的这一幅《江雪》图。
4、缘景入情,领略诗美:这首诗画面优美、意境深邃,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诗写得美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艺术留白,要让学生感悟诗歌留白的模糊美,学会欣赏并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歌情景问题的模糊美
心理学家分析:留有悬念的问题最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激疑置难,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追溯根源的兴趣。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因情设境,融情于境,借境传情;学生则触境生情,由境通情,入境识情。在诗歌教学中,情镜式提问能启发学生“遵路”、“入境”、识真、识善,识美,从而达到释疑解惑、总揽全篇的作用。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到:“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诗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浪漫的景致,奔放的感情,诗人情不自禁,要放声歌唱。可是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什么使诗人终“不能放歌”?诗中没有明说,教师于此不妨设置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以文本、读者、作者三者为中心有着不同的解读:诗人或是想到就要和康桥别离的现实,或是想到梦想的无法实现,或是想到美好爱情的破灭,或是不想惊动“沉睡中”的康河,所以只能悄悄吹响别离的笙箫。教师对于这类问题的引导,不要硬给一个答案,而是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想象,让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它的模糊性成为推动学生对诗歌积极感受、理解、创新的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需指出的是,诗歌教学艺术中的“模糊”不是不合思维规律的侼理模糊,也不同于模棱两可的含混不清,更不是是非不分的黑白颠倒,这里的“模糊”是指思维规律与逻辑常理的辩证模糊,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以正确为前提的合理模糊。
总之,诗歌教学,应以诗歌的模糊性为基本立足点,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合理诠释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味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金凤:诗歌的朦胧特点及其教学的模糊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8,P8-9
[2]柏章发:论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7,P 73-76
作者简介:彭文(1974.7--),女,文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