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风格取决于艺术家的人格

2010-06-08 02:00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格艺术家

刘 凤

【摘要】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是艺术家创作方向由何决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是艺术家的人格,观赏者驻立于艺术作品前望文生义,而忽略了幕后的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人格。本文的论证采用了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并用的手法,在理论论证方面介入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来阐述主题。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家;人格

1、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艺术作品的风格

什么是艺术家呢?中国著名美学家易中天先生如是说:“艺术家是为艺术冲动所驱使的人,而且是只为艺术冲动所驱使的人”。本文所要提及的艺术家是指真正的艺术家,而非“伪艺术家”,在我们的周围,只要有人会舞弄几笔素描或色彩,亦或不知在哪里弄来的很带有政治色彩的“美术家协会”头衔,就会被称为艺术家。艺术不应该是一种职业,艺术应是一种文化修养。画家在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画品与人格。

艺术作品的风格是艺术家成熟以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在创作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绘画基本面貌。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画家的个性有关.还与作品反映的题材内容、绘画技法及对传统的承传相关。绘画的格调是艺术的综合结果。是画面所传达出的画家的品格、气质与修养,它是构成和影响风格的因素之一。我们所说的“风格”,一般意义上是指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征。就具体的作家、艺术家而言,艺术风格就是其创作走向成熟或自成一家的独特标志。大体说来,艺术风格是作家、艺术家相对稳定地表现在题材处理、主题提炼、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殊审美品格;是创作主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中整体上显现出来,并贯穿在一系列作品之中的鲜明个性。歌德说:“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

2、艺术作品的风格取决于艺术家的人格

中国有古语,“言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我们偶尔也会听到“一看这件事,我就能猜出是谁做的”,指的就是心理学经验,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能做出大刀阔斧的事件来;我们无法想像以宋代皇帝赵估的人格能象元朝皇帝成吉思汗那样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大书法家欧阳询不可能写出象怀素和尚那般带有几分醉意的,酣畅淋漓,直抒胸臆的狂草来,尽管我们不能怀疑欧阳询会狂草,就算是能写出来,也绝不会和怀素的狂草是一种风格;王巅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竞相摹拜,但都不可能书写的惟妙惟肖。以上所提及的人物,都是在某一领域深有建树的人,我们不能用好坏二字去比较他们,我们只能说:是他们各自的人格决定他们去做某事,是他们各自的人格决定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书法。我们可以说: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决定于艺术家的人格。

在审美反映的结果中,不仅对象世界得以反映,而且,反映的主体即作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形象也鲜活地存在于作品中。在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中,反映对象世界时所呈现的真善美艺术价值固然是重要的,而作家的人格魅力更重要,是更能在读者心灵深处留下烙印的东西,也是更能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的东西。一部伟大作家的代表作读过之后,不但这位作家的光辉人格当时便会照彻读者的灵府,使他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共鸣,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作品的语言忘记了,情节忘记了,艺术世界的许多画面模糊了,但作者的形象和人格,却能清晰地长久地保留在读者心灵里,成为他做人榜样和人格理想,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社会实践的制导原则,甚至伴随他度过一生。由于审美反映中对主体的反映这样突出,所以,它早已成为一条著名的艺术规律。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由此可以看出伟大人格在艺术里多么重要,在过去一些世纪里,伟大人格是常见的,记得我们在威尼斯时站在提香和维罗涅斯的作品前,立刻就感到这些画师的雄健精神,无论是在最初题材构思方面,还是在最后创作实践方面。他们的雄伟力量渗透到全幅画的每一部分。在欣赏时艺术家人格的这种雄伟力量开扩了我们的心胸,把我们提升到从来没有的高度。

3、案例论证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巨匠。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在刻画男性(即使刻画的是女性,也具有男性特征),突出表现男性的强壮威武,坚毅不屈,这是为什么?他塑造的男性形象多是英雄形象,这又是为什么?米开朗基罗还塑造了几尊被捆绑的奴隶的形象,这又是为什么?为了寻找答案,我们不妨回到历史的原点,对米开朗基罗的人格及其生活经历进行剖析。

居罗曼.罗兰著的《米开朗基罗传》中介绍,米开朗基罗出身贵族,却没有过过贵族生活。儿时在学校读书,他只用功于素描,后来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父亲百般阻挠。因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认为;搞艺术是一件比较下贱的事,艺术家也没有什么地位。米开朗基罗很倔强,父亲妥协了,但是从那时起,可能就注定了他痛苦悲剧的一生。在工作室画画的时候,因与一个同学争论,相互攻击,面红耳赤,结果他的鼻梁被打塌,这一拳在米开朗基罗本不英俊的脸上再加以摧残,他讨厌自己丑陋的面孔。米开朗基罗把作品里男性的面孔塑造得英俊,潇洒,例如《胜利》《大卫》。在笔者看来,这是米开朗基罗的补偿心理所致,是补偿心理机制驱使他去塑造美男子。

米开朗基罗才华横溢,25岁时已经在艺坛崭露头角,在艺术界有一定的地位。于1505年3月,他被教率尤军乌斯二世招赴罗马,从此便开始了他生活中的英雄时代,也是他的悲剧时代的开始。教是让米开朗基罗为他设计并建造陵墓,米氏以其天才的艺术能力,很快就拿出设计方案,并开始建造的工作。米开朗基罗很是激动,由于与教皇时常发生矛盾,建造工作被迫中止。米氏在艺术方面虽才华横溢,但在政治面前却显得手无抚鸡之力,被教皇百般凌辱,玩弄与股掌之间。后来,教皇派他去做另一件不可思议的工程——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米开朗基罗认为这时对他的侮辱,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只有雕塑才是高贵的艺术。但是又不想工程被敌人抢走,结果他把工程接了下来。天顶画完成后,他的脖子再也没能直起来。

在半生上午百般压力下,事业的不得志,一路荆棘,竟然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甚至是扭曲,那就是他内心深处,潜意识里的英雄主义,他想成为英雄,他一直都以贵族身份自居,我们前面介绍过,他出身贵族世家,但是却一直过着贫困潦倒的痛苦生活,成长经历并不高贵。米开朗基罗在给侄子的书信中写到:我们是中产阶级,是最高贵的世(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6页)裔。他对这一点十分自豪。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怎能不让人精神错乱,我们看他的作品《大卫》,米开朗基罗赋予了大卫健美的体魄与完美的身材,深送的目光与坚毅的神情,而全身饱满紧绷的肌肉更令人物充满坚定,昂扬,顽强的气质,强烈的英雄气概。他这种艺术造型模式其实是他在潜意识中对完美男性的投射,这显然是一种补偿的心理在作怪,可以说大卫是米开朗基罗本人的理想状态,因为他一直把自己视为最高贵的世裔。大卫是以色列的王,真贵族,是真正的英雄。高贵家族出身的米开朗基罗却在如此低微的环境中度过一生,这一落差让他一生在内心的自我挣扎中渡过。他在为教皇建造陵墓的时候,专门雕刻了两尊奴隶像《垂死的奴隶》《被捆绑的奴隶》以表现他们被束缚被奴役的心灵及祈求得以解脱的欲望,特别是《被捆绑的奴隶》,虽身躯壮实,却呈螺旋状拧起,力图挣脱身上的束缚,可又不得施展,只是在潜意识里为自己不公平遭遇呐喊!一生尽受磨难,心力交瘁,他想反抗又不得痛苦的解脱,所以他的反抗只能以艺术的方式得以表达。他反抗什么?反抗儿时的父权,反抗教皇,反抗命运。罗曼·罗兰将米开朗摄罗比作“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人物。米开朗基罗的成长经历使他形成内向,沉静,偏执,自卑的人格,有时又优柔寡断,内心激烈斗争。他的作品正是他的人格的外在投射。

4、小结

人格与个体童年经历有关,与成长经历有关,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环境因素有关……综合上述因素,便会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作为人体的内驱力驱使肉身做某些事情,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有动机去做某事,或有艺术冲动去进行艺术表现,都是个体人格在潜移默化的在幕后执使,因此艺术创作方向决定于艺术家人格。

【参考文献】

[1]《人格心理学》.黄希庭.著.2002-1-1.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凤(1980.11--),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现任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动漫专业教师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人格艺术家
以鸟喻人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