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锯木可断 水滴石难穿

2010-06-08 07:13
青年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小洞水滴比喻

宫 常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老师和家长常常用来鞭策我们的两个常用的成语。成语词典对它们的解释分别为——绳锯木断:用绳子当锯,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力量虽小,也能做成难以办成的事。水滴石穿: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的事情。

兩个成语有着基本相同的积极比喻义,都是意在激励人们:只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去做,即使集细微、弱小的力量,也能做好难办之事、成就难能之功。实际上。这一比喻义也的确如此。千百年来,它激励人们努力拼搏、奋斗,从而实现了自己美好的理想、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而,这两个成语似乎成为公理、箴言,是激励人们努力向上的座右铭。然而,比喻毕竟是比喻,它并不能完全真实、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物理知识的增加,我以为:说“绳锯”能“木断”尚可,因为可以不断地更换绳子来专门“锯”“木”的一处,这自然会锯断的;而说“水滴”能“石穿”却似乎不可,至少未免太绝对了。

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试验:在水滴下放一块石头,让水滴在上面。过了一段时间后,石头上是会出现一个浅浅的凹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水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形成了对石块的冲击力,在石块上留下了浅浅的凹痕。再过较长一段时间,又会发现石头已经出现1至2厘米深的小洞了。这时,水还在不停地滴,那么,是否这不停地滴,就能将小洞滴得更深呢?我认为,不可能了,小洞不会再深下去了。

因为,当小洞的深度达到2厘米时,水滴滴进小洞里,便会注满这个小洞。当水滴继续滴下来时,撞击的不再是小洞的底部,而是落在小洞的水面上,甚至还会溢了出来。这时,水滴的动能被水承受了,转化成对水的压力,进而成了对小洞底部和四壁的压力。而这压力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的,小洞不会再承受水滴的冲击力——就不会再加深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小洞的水蒸发干了呢,那水滴不就又可以直接冲击到底部了吗?这种说法诚然是正确的。然而,小洞能遭受如此几下的冲击呢?当水滴滴到底部后,顷刻之间小洞的水就会又满了。水滴还是不能滴到小洞的底部啊!

或许有人会想,如果石头只是一两厘米厚,那不就滴穿了吗?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样的石头毕竟是极少数的,仅仅以其为例证,似乎失去论理的作用。

基于上述,小小的我要大声地说:绳锯木可断,水滴石难穿。水滴石穿,大概是个为了激励人们的上劲心而采取的笼统说法,似乎并不是十分科学、正确的结论。

点评:这是篇立意新奇、选材新颖的好文章,

一、文意新奇。庄子说得好:“语之所贵者,意也。”面对堪为治学经验、处事良方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者敢于一反传统的理念,大胆的质疑。“绳锯”“木可断”。而“水滴”却“石难穿”。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刘熙栽在《艺概·文概》中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岂独作史然耶?”作者胸中有识,文章才标新立异。

二、选材新颖。文章的成功还在于作者不拘泥思维定势,敢于突破理念的条条框框,选择新颖的材料来佐证观点。基于物理知识,通过“滴水穿石”的科学实验来探究事理。陈言务去,不拾人牙慧,以“深思慎取”的治学心态勇敢地独辟蹊径——言人之所未言之事,道人之所未道之理。在有理有据的分析阐述,事实用于雄辩,很好地论证了“水滴石难穿”的道理。“材新”进而确立“意新”,足见作者是个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

(点评老师:张国学)

猜你喜欢
小洞水滴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路边的小洞
草帽
利用水滴来发电
买椟dú还珠
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水滴轮的日常拆解与保养办法
酷世界
比喻
会跳舞的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