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玲
(佳木斯市水务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就目前世界的科学技术而言,要在短期内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区域及其危害程度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自然想到要使震区防灾减灾,只有增加建筑物抵御地震震级标准,同时提高强震区抗震设防的综合能力便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在建筑物设计方面,是强化计算设计的周到全面、准确无误主要呢?还是强化有关抗震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设计呢?为此,一些建筑结构专家、工程力学专家和地震科学专家认为前者收到的预期效果难以达到;而后者搞好概念设计为实现其目的往往容易一些,于是地震结构的概念设计应运而生。
概念设计是相对计算设计而言的。抗震概念设计是根据有关抗震的一些主要概念进行设计,包括结构方案的选择、构件造型、构件断面及配筋设计等。
长期以来,在历经国内外发生地震造成的各种相同相异灾害基础上,对比建筑物的原型与破坏程度,提出这样一种看法,对结构抗震设计而言,“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地震时的地面运动、结构体系、地基土影响等的复杂性,以及结构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使得“计算设计”很难有效地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相反,如果依靠正确的概念来确定效果可能更好一些。针对以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II-89第二章特别强调了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重要的抗震概念及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表现为使建筑物产生动力反应,它是由地面运动引起的。由于地面运动的复杂性,因而地震作用也是复杂的。特别是地震作用不仅与地面运动有关,而且还与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有关。由于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因而地震作用就更加复杂了。
地震作用不同于一般动荷载。一般动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虽然也与结构动力特性有密切关系,但荷载本身,即其大小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无关的。而地震作用则不然,它本身也与结构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地震作用是一种惯性荷载,首先与结构重量有关。一般来说,结构愈大,地震作用愈大。但也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有时适当增加结构重量,反而会减轻地震效应。
众多次地震灾害的情况来看,各类结构遭受的破坏千差万别,原因复杂,因素很多。概括地说,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延性不够、联结不牢、整体性不强、地基失效所引起的。
对广大的设计工作来说,“强度”的概念是很强的,是很重视的。但变形的概念,延性的概念却还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事实上,保证主要结构的延性,是防止整个建筑物在意外大震,或罕遇大震不倒塌的关键。因为延性好,可以抑制地震作用。如果联结牢固,结构整体性强,还可以使地震荷载重新分配,不致被各个击坡,不致因局部破坏而导致整体倒塌。
地基失效使建筑物造成破坏的问题,早已被日益重视。所谓地基失效,主要有两各种情况:①饱和砂土受到强烈振动时,砂处于离散状态,如同液体,丧失承载能力;②软弱地基,严重不均匀地基地地震时产生过大变形,严重沉陷,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以及地基滑移和地裂、地陷等情况。毫无疑问,处于这一种情况下的建筑物必然发生深陷、倾斜直至倒塌。显然,这种震害是不可能靠加强上部结构的办法来解决的,而应该选择对建筑物有利的地段为建筑场地。如确保避开可液化的或软弱地基时,则应着重在地基与基础方面采取抗震措施,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应该指出,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单靠提高结构强度来抗御意外地震是不经济、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框架结构有两种基屈服机制,一种是楼层制(S机制)另一种是总体机制(O机制)。基其余机制均可由这两种机制组织而成。
楼层机制的特别是强梁弱柱,即塑性铰只发生在柱端,如图1。
总体机制的特别是强柱弱梁,即塑性铰只发生在梁端及底层柱根,如图2。
图1 楼层机制(S机制) 图2 总体机制(O机制)
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表明,总体机制可以耗散较多能量,可避免或延缓倒塌。
选择主要耗能构件应注意以下条件:它们屈服后的变形,应受到其他处于弹性阶段的构件所约束;它不是主要随竖向荷载的构件(底层除外);有较好的延性和饱满稳定性的滞回环;它们应在总刚度中占有相当明显的一部分,但又有相对柔性。因此,主要耗能构件应以水平构件为宜。
对于抗震结构来说,既要重视重视适宜的耗能构件,又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约束屈服阶段,图3。这样,可使延性构件充分发挥耗能作用,而脆性构件则仍处于弹性阶段,延性与脆性构件的共同工作,可实现一定的总体延性。这对于7、8度地震区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案。
图3 屈服历程图
可以概括为:选择坚实地基;基础适当加强;平面立面力求规则;质量、刚度均匀分布,质心刚心重合;结构布局合理,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基本正交;强度、刚度与延性的比例适当;合理选择屈服机制和耗能构件,慎重考虑构件节点与支座的连接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避免过早的剪切、锚固与受压破坏;合理控制非弹性区域的部位;建筑重量要轻,楼层要矮;楼板的平面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强。
[1]曹宏,李秋胜,李桂青.工程结构抗震[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