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图1为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其中1978年不变价。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处于相对稳定增长的态势。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从1990年的28 90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12 240万元,增长了3.8倍,年均涨幅为8.8%。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增幅基本保持在20%以上。财政支出中,用于支农的资金比重在1990年到2006年期间,先从1990年的12.7%下降到1999年的9.7%,然后开始稳步上升,2002年达到15.4%。目前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这与甘肃省农业人口多、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有关。
图1 1990~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据调查,在农业GDP中,甘肃政府财政支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只是近年来有所增加。1990年至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比重平均仅为12.3%,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更高,占到农业GDP的45%~95%。
1.2.1 农业基本建设和支援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相对规模上看,甘肃省财政支农力度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在所必须的外部条件。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对国营农场、农(牧)、林业、农机、水产等部门基本建设投入,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投入。
从总量上看,甘肃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农中所占比重还是很高的,从1990~2006年的16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累计24.9亿元(1978年不变价,以下同),占同期财政支农支出的28.3%(表1,图2)。从发展变化看,在1990~1997年期间,甘肃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农中所占比重较低,大致保持在10%左右;在1998~2006年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财政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农中所占比重也上升到30%左右。
在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投入上,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总量上,从1990年的12 160万元下降到1995年的6 983万元,随后稳步增加,到2006年达到40 148万元(表1)。从比重上看,也是经历了一个先下降的过程,随后有稳步上升。从1990年的42%下降到2002年的9%,随后又稳步上升到2006年的35.77%(图2)。
从财政支农的目的看,主要是增强农业生产力,因此,农业基本建设和支援农业生产就是支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在这两个方面的投入应该占主体。从1990~2006年甘肃省财政支农构成来看,农业基本建设累计支出24.9亿元,支援农村生产投入累计23.7亿元,两者占同期累计财政支农支出的55%,支持力度还略显不足。
1.2.2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比重过大 1990~2006年的16 a间,用于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累计38.16亿元,占财政支农总额的41%。在1993~2002年期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50%以上(图2),也就是说,用于科技三项费用、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的支出还不到财政支农支出的1/2,而维持机关与干部的“吃饭财政”超过支农支出的1/2。
1.2.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增长较快但仍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包括农业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农业科研补助费三项费用拨款。1990~2006年,甘肃省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累计投入5 651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农支出的0.6%。虽然近几年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的支出逐年大幅增加,但是总量上依然很小,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很低,这势必影响到甘肃省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和农业科技的进步。计支出4 316万元,占财政支农支出的0.49%。这部分资金作为政府的一种转移支付手段,近年来在缓解农村贫困、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表1 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构成 (万元)
图2 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1.2.4 农村救济资金稳中有升 农村救济资金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村自然灾害救济,主要用于山区移民补助、扶贫支出以及生产救济支出。1990~2006年,甘肃省农村救济费累
2.1.1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甘肃省加强了对农田水利整治工作,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小流域治理工作,通过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甘肃省农田水利建设。
表2 甘肃省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由表1可知,截止2006年底,甘肃省农村共建成水库274座,水库总库容量达到885 498万m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02万hm2,有效灌溉率达到28.06%。旱涝保收面积97.95万hm2;机电排灌面积42.11万hm2。
2.1.2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建设是增强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表3可知,2006年,甘肃省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 466.3万kw,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21.1 kw,在全国32个省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中排第26位;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到23 999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2 271台;机耕面积达到148.31万hm2,机耕率为43.1%,在全国排第26位;机播面积达到91.59万hm2,机播率为26.61%,在全国排第19位。总体看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程度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任务还很重。
2.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由于甘肃省处于内陆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稀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表3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建设情况
表4 甘肃省水土保持及小流域治理情况
一方面,甘肃省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的建设力度。截止2006年底,共治理除涝面积1.248万hm2,占易涝面积的36.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02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1%;小流域治理面积158.18万hm2(表4)。
另一方面,甘肃省也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力度。截止到2006年年底,已建成自然保护区57个,总面积达到988.38万hm2,占辖区面积的21.7%,即国土面积的两成都成了自然保护区。建成珍稀濒危动物繁殖场数8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数4个,建设生态示范区4个,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甘肃省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表5)。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立足改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条件,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并建成了一大批人畜饮水、乡村公路、通讯工程等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用电、用水、交通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2000年,甘肃省有94.24%的行政村通电,48.85%的行政村通电话,29.98%的行政村通自来水。截止2007年底,甘肃省已有99.49%的行政村通电,98.00%的行政村通电话,还有51.84%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5.25个百分点、49.15个百分点、21.86个百分点。截止到2007年底,甘肃省通汽车的村已达到15 71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6.68%(表6)。
表5 甘肃省自然保护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这不仅拉大了城乡之间享受社会公共产品的差距,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甘肃省加大了农村广播电视、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1)在教育投入方面,政府新建了一批校舍,消除了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截止2006年底,甘肃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已建成寄宿制学校429所,竣工面积72.81万m2。2006年,政府投入4.79亿元资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9.94万m2。但是,在农村教育方面,由于受教育资源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甘肃省农民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2006年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1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8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70%,还有15.39%的为文盲和半文盲,文盲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74个百分点。因此,加快甘肃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在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网、乡镇文化站、集镇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专业户,使广大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了保障。到2006年底,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1.1%;建成乡镇文化站1 022个,集镇文化中心412个,农村文化专业户26 701户。
(3)在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医疗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截止到2006年,全省农村地区共建成乡镇卫生院1 342个,拥有床位13 583张,卫生技术人员15 502人;建成农村卫生室13 781个,拥有医生和卫生人员17 448人;设置卫生室的村占全省行政村的8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为0.88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22人。可见,甘肃省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6 甘肃省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情况
农业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道路建设、桥梁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投入最多,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的总体要求,分轻重缓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资金来源,逐年组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通信、电力、计划、财政、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等众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因地制宜,有效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区域投资效果,切实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1)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道路交通、教育卫生、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准公共产品,要逐步加大各级政府的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村级配套,避免要求村级配套演化为向农民伸手要钱,加重农民负担。(2)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采取产权改制、出让冠名权等形式,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在外能人捐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赞助和支持。(3)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甘肃省农村支农投资要适应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结合转型时期农村发展的实际,应优先解决重大的、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的问题。在政府财政支农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轻重缓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需求。具体应以提供最低基础设施需求量为重点,投入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以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就业技能的培训等方面,适当压缩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让支农资金更多地用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设施的完善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从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1] 张义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与构建新农村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7- 3718,3733.
[2] 饶培元.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探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9,(3):145-147.
[3] 国家统计局.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8.
[4] 黄 禹.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举措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9,(12):33-35.
[5] 闵秀珍,刘跃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来源探析[J].农业经济,2007,(4):45-46.
[6] 袁 立.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7] 宋硕林,沈正平,李 敏.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7):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