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术,张其茂,彭顺光,叶立涛,苏德润,邓小林
(1.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2.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龙山 416000)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温光资源属于典型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一季中稻种植区。水稻主要分布于海拔400~600 m的河流冲积平坝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 400 mm,年平均气温15.8℃。夏秋季多无高温天气,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增粒增重,是湖南中稻生长高产区。龙山县作为较早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县之一,2000年率先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产量目标,即千亩示范片(71.67 hm2)产量达到了10.55 t/hm2;2002年又率先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第二期产量目标,示范面积8.47 hm2,产量达到12.26 t/hm2,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一个过800 kg/667m2的百亩(6.67 hm2)示范片。此后,该县一直致力于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产量目标的栽培攻关研究。按照袁隆平院士关于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在筛选适宜新组合的基础上,2009年选用两优1128等超高产苗头新组合,采取适合该组合的综合配套技术,实现了百亩片(6.67hm2)单产12.804 t/hm2的产量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社会反响较大。其示范片实施概况、示范结果和主要技术初报如下:
选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苗头新组合两优1128。
示范片选择在华塘街道办事处螺丝滩村八组进行。地理位置:东径109°46?,北纬29°15?,境内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系河流冲积土,海拔465 m。示范面积为 9.213 hm2。
于上年秋季统一种植绿肥进行地力培肥,绿肥全部于盛花期(4月12日左右)翻耕还田,据抽样测产,绿肥平均产量2 158.6 kg/667m2。示范田于插秧施肥前取样化验:土壤pH值5.36~6.44,有机质含量30.6~38.4 g/kg,碱解氮152~259 mg/kg,有效磷15.4~23.6 mg/kg,速效钾136~249 mg/kg,土壤肥力达中上水平(表1)。
?
受省超级杂交稻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2009年9月9日,湘西州科技局组织湘西州农业局、湘西州职业技术学院、龙山县统计局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龙山县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百亩示范片进行了现场分类、实收测产验收。示范片面积9.213 hm2,其中一类田实收面积677.67 m2,折合干谷907.59 kg,折合产量13.4 t/hm2,代表面积2.587 hm2,占总面积的28.1%;二类田实收面积670.33 m2,折合干谷858.96 kg,折合产量12.82 t/hm2,代表面积4.927 hm2,占总面积53.5%;三类田实收面积831.08 hm2, 折合干谷983.84 kg, 折合产量11.840 t/hm2,代表面积1.70 hm2,占总面积的18.4%;示范片加权平均实际产量12.804 t/hm2(表2)。
平均栽插基本苗81.0万苗/hm2,最高苗598.5万苗/hm2,分蘖率645.4%,有效穗223.5万穗/hm2,成穗率37.3%,分蘖力强,成穗率低(表2)。
平均有效穗数223.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248.6粒,实粒数210.4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8.3 g(表2)。
示范片于3月28日~4月1日播种,4月27日~5月8日移栽,7月27日~7月30日始穗,9月6日~9月9日成熟,全生育期160~163 d(表3)。
平均株高122.5 cm,平均穗长24.2 cm(表2),株型适中,生长繁茂,主茎叶片数16叶,叶片直立,不披,叶色在齐穗前正常,为绿色(表3)。
表2 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产量、茎蘖群体动态及主要经济性状
示范片仅分蘖期有少量叶瘟发生,由于采取了病虫中防措施,后期无穗颈稻瘟、纹枯病、稻曲病发生,抗倒性强。
移栽时进行秧苗素质考察:平均叶龄5.2叶,单株分蘖1.2个,苗高20.4 cm,单株绿叶数7.6叶,最大叶长17.8 cm,最大叶宽 0.66 cm,茎基宽0.65 cm,总根数17.4条,白根数17.4条,地上部百株鲜重79 g(表4)。
表3 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主要生育期及农艺性状
据龙山县多年气象资料表明,示范地区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5℃左右,且多晴少雨,是水稻抽穗扬花的最佳时期,又根据供试品种生育特性,从播种至齐穗需120 d左右,因而把示范片的播种时间定在3月28日~4月1日。
全部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壮苗。大田备足苗床375 m2/hm2,大田用种15.0 kg /hm2。播种前7~10 d翻挖、整细、整平,并浇腐熟人畜粪水培肥,用薄膜覆盖,防止遇阴雨天气,延误播种时间,薄膜覆盖的苗床,床土湿润疏松,便于整地播种。播种当天每25 m2苗床浇人畜粪水400~500 kg进行培肥,并浇足底水。种谷用“施百克”浸泡12 h,播种时用清水洗干净后沥干,每kg种谷用“旱育保姆”400 g进行包衣,均匀播种,播后盖细土1~2 cm,做到不见谷种,喷水将盖种土湿润。并拱架覆膜,拱高30 cm,四周盖土压实,防止大风刮揭薄膜。未出苗前不必揭膜,三叶之前晴天揭两头通风降温,防止烧苗,晚上又盖好,气温升高的晴天,揭两头通风,防止高温高湿煮苗。三叶之后,逐渐揭去拱膜炼苗,先揭半边薄膜,再揭全部薄膜,日揭夜覆,防止揭膜过急而使秧苗受冷害,苗炼到一定程度后,晚上也全部揭开。揭膜炼苗时,每炼一次苗便浇稀粪水一次,培育健壮秧苗。
表4 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秧苗素质
中稻旱育秧最适宜的移栽叶龄为4.5~5.5叶,此期内移栽叶龄越小,提高单产越具优势。示范片把移栽叶龄确定在5叶(苗床单株分蘖1.2个,秧龄30~35 d),在5月3日~5月10日移栽时气温已稳定通过了18℃,保证秧苗移栽到大田不致于受到冷害。统一移栽规格:16.6 cm×30 cm,拉绳索打点栽秧,保证19.95万蔸/hm2,每蔸插2粒谷秧(4~5苗)。保证基本苗75万~90万苗/hm2。
根据产量13.5 t/hm2稻谷所需的总养分量和超级杂交稻本身的需肥特性和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具体施肥方法一是施足底肥。在绿肥盛花期翻耕深埋的基础上,每施腐熟菜枯饼肥750 kg /hm2,鄂中复合肥(N∶P2O5∶K2O为 17∶15∶13)750 kg /hm2,底肥于移栽前2~3 d犁田时均匀撒坯,全层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早施分蘖肥。移栽后7~8 d追施分蘖肥,5月10~15日,追施尿素75 kg /hm2,并结合化学除草一次。三是适时重施穗肥。在水稻进入幼穗分化2~3期时,及时追施穗肥,攻穗大粒多,7月10日,根据不同丘块的禾苗长势情况,追施复合肥112.5~150 kg /hm2,氯化钾75 kg /hm2。四是喷施壮籽肥。为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光和效率,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分别在7月23日(始穗期)和8月3日(齐穗期),结合病虫综防每hm2用谷粒饱15包(750 g)对水900 kg叶面喷施。也能对低温冷害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一是百亩示范片添置、安装了5盏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地减轻了趋光性害虫的危害;二是强化了对田间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突出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调查结果,认真及时地组织示范农户在统一时间、统一药剂配方下搞好病虫防治,落实“到丘到块”。移栽前4~5 d,苗床秧苗普防二化螟、稻秆潜蝇一次,苗床用乐斯本1 350 g/hm2对水675 kg加以防治。5月23日,用40%毒死碑、90%敌百虫、40%稻瘟灵等药剂防治二化螟、稻秆潜蝇、稻瘟病;6月13日,用1.8%阿维菌素、70%的吡虫啉、20%的井岗霉素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7月9日,用35%的吡虫.杀虫单、1.8%阿维菌素、20%的井岗霉素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 7月23日、8月3日每hm2分别用40%稻瘟灵1 500 mL加粉锈灵15包加井冈霉素45包加扑虱灵45包加蓝锐1 500 mL对水900 kg喷雾,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和二化螟,确保示范片青秀无病虫,稳健生长至成熟。
浅水插秧,提高插秧质量,减少插悬浮秧的机率。寸水活蔸,利于秧苗早稳蔸活蔸,便于幼小分蘖成活,确保低位分蘖成穗,促进早生快发。适时晒田,当田间苗数达240万~270万苗/hm2时,6月3日~8日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有利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及时覆水,6月30日,灌水深至6.7 cm左右,保证水稻幼穗分化对水分的需求。抽穗扬花期以后,干干湿湿,灌一层浅水,时露时灌,保证在成熟前7~10 d不脱水。
示范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苗头新组合两优1128,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成熟时叶青籽黄、植株整齐、不早衰、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示范片9.213 hm2平均达到12.804 t/hm2,具备了实现超高产栽培的优良种性。只要按照超级杂交稻苗头新组合的生育特性,通过进一步试验研究其相适应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素,完善配套综合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完全能够夺取高产。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产量目标攻关,是涉及到社会、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确实需要强化对项目的组织协调、加大物质资金投入、实行技术负责制、采取激励措施,以保障每一项技术措施落实到农户到丘块,达到平衡、稳健生长,确保农业部制定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产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1] 袁隆平,马国辉.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等.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中国水稻科学,2007,(1):92-96.
[3] 邓华凤,何 强,陈立云,等.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研究.杂交水稻,2009,(5):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