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2010-06-06 08:33陶一蕾邱玲琍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宫颈显著性宫颈癌

陶一蕾,邱玲琍,王 冰

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临床妇女肿瘤[1],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目前早期宫颈癌多采用手术治疗,但ⅠB、ⅡA期子宫颈癌由于肿块巨大,直接手术有一定困难,我院采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协同腔内后装放疗后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 2月至 200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肿瘤直径≥4 cm的ⅠB2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 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1例和对照组 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协同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对照组术前只行腔内后装放疗,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且均为初治患者,术前未行其他放、化疗,卡式评分≥80分。检查心、肝、肺及肾功能均正常,血象正常,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原发病灶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放射治疗 两组均采用深圳威达公司生产的后装治疗机,放疗源为 192Ir,3~4天 1次,每次 A点剂量 6~7Cy,共 2~4次,A点总量为 18~25Cy。

1.2.2 化学治疗 观察组于腔内后装放疗前 2天予 TP方案(紫杉醇 135mg/m2第 1天,DDP 60mg/m2第 2天;每 21天 1次,共 2次),化疗期间水化利尿,对症应用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及恩丹西酮等药物,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1.2.3 手术治疗 患者后装治疗结束后 10~14天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手术范围广泛性子宫切除(宫颈切缘均距病灶≥3 cm,包括切除主韧带,骶韧带 2/3,切除阴道上段 3~4 cm)+盆腔淋巴清扫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0.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诊时间最长 4年。

2.2 疗效观察 参考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评价标准[3]:完全缓解(CR)为肿瘤体积缩小 75%以上;部分缓解(PR)为肿瘤体积缩小 50%以上;改善(SD)为肿瘤体积缩小 50%以下,无新的肿瘤病灶出现;恶化(PD)为肿瘤体积增大,在治疗期间有新的肿瘤病灶出现。放、化疗结束 14天进行妇检,观察肿瘤消退情况:观察组完全缓解 20例,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 90.2%。对照组完全缓解 10例,部分缓解 18例,有效率 70.0%,观察组肿瘤消退情况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毒副反应 两组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缓解或消失,不影响手术,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 96.0%,限于Ⅰ ~Ⅱ级,胃肠道反应 90.5%,均为Ⅰ级。对照组白细胞减少93.2%,仅限于Ⅰ级,胃肠道反应为 87.0%,均为Ⅰ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手术情况 患者在完成术前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手术顺利,无输尿管、膀胱及直肠等损伤,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 3小时 55分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 4小时 15分钟,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5 术后病理情况 见表 2。两组术后病理表明癌细胞形态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部分为坏死癌细胞出现分级逆转现象,术后病理无癌残留的例数:观察组(6例)多于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高危病理因素发生率看,宫颈浸润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脉管癌栓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术后病理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ⅠB2、ⅡA期宫颈癌因肿瘤体积巨大给手术带来困难,且肿瘤浸润子宫颈间质面积大而深,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乏氧细胞多,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术前辅以单纯腔内后装放疗疗效已得到证实[4-5],但对于肿瘤体积巨大者,部分肿瘤不在有效放射范围内,导致放疗效果下降。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6],可能的机制如下:①化疗可抑制放疗导致的肿瘤的细胞损伤后的修复;②化疗可促使肿瘤细胞同步化进入对放疗敏感的细胞周期;③启动非增殖的细胞进入细胞周期;④化疗和放疗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起互补作用。

本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肿瘤消退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术后高危病理因素发生率看,宫颈浸润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脉管癌栓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事实证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同腔内后装的治疗,化疗药物增加肿瘤细胞对放疗敏感性,提高了放疗疗效,促使宫颈局部肿块退缩,降低癌细胞活力,改善手术质量,减少宫颈浸润、宫颈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脉管浸润发生率,减少复发潜在危险,克服了术前单纯后装治疗的局限性,新辅助化疗单次大剂量用药冲击力更强,效果更显著,用药更方便。

[1]连丽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2-316.

[2]Massad SL,Markwell S,Cejtin HE,et al.Risk of hight-gra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among young women with abnormal screening cytology[J].JLow Genit Tract Dis,2005,9(4):225-229.

[3]李爱玲,吴爱如.宫颈浸润的综合治疗[M]//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80-1784.

[4]杨 英,厉霞玲.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观察[J].肿瘤学杂志,2006,12(2):117-118.

[5]陈惠祯.实用妇科肿瘤手术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0.

[6]杨晓霞.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 2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7):995-997.

猜你喜欢
宫颈显著性宫颈癌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