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2010-06-05 15:31陈国郝张琳娟张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突聋内耳突发性

陈国郝 张琳娟 张榕

降纤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陈国郝1张琳娟2张榕1

目的 了解降纤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44耳)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23耳)与对照组(21例,21耳),对照组患者给予金钠多、敏使朗改善内耳微循环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纯音听阈检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5天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88±0.45、0.97± 0.42、1.29±0.45 g/L,而对照组分别为2.83±0.69、2.82±0.44、2.90±0.49 g/L,治疗组治疗后3、5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和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P<0.05)。结论 早期降纤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安全、有效。

全频型; 突发性聋; 东菱迪芙; 纤维蛋白原; 疗效

突聋是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可能与血管痉挛和/或血栓形成所致的内耳微循环障碍而损伤内耳有关[1]。根据纯音听阈图,突发性聋有不同分型,不同类型发病机制不同,所以治疗方案也不同。全频型突发性聋病因主要是血管纹的功能障碍和/或耳蜗供血障碍以及组织缺氧,可能与耳蜗总动脉或者蜗轴螺旋动脉的血管栓塞或者血栓形成有关[1]。近年来对44例(44耳)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了早期降纤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2006年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收集2007~2009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的全频型中度/重度突发性聋患者44例(44耳)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自发病至入院就治时间为1~23天,平均4.6±2.3天,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16~59岁,平均38±3.6岁。入院前无应用降纤药物治疗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其中伴耳鸣32例(32耳),伴眩晕10例,18例发病前有上感史,听力损失无波动,均为单侧。随机分为2组,两组的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金钠多、敏使朗改善内耳微循环、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方法治疗(0.9%生理盐水250 ml+金纳多105 mg静脉滴注10天、敏使朗6 mg口服10天;甲泼尼龙80 mg+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天后开始减量);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方法:首剂东菱迪芙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 h内滴完,以后隔日一次5 BU,总共5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本组观察病例治疗时间均为1疗程。两组均于疗程的第1、3、5天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组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表1 两组突聋患者的一般情况(例)

1.3 疗效评定 依据突发性聋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分为4级[2]。痊愈:0.25~4.00 k 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dB。

2 结果

治疗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1 两组患者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82.6%(1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14/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治疗组发病一周内的患者有效率达92.3%(12/13),两组中无效的患者病程在一周以上者占64%(7/11)。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表3)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

注:与治疗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

组别例数(例)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5天治疗组23 2.88±0.45 0.97±0.42**1.29±0.45*21 2.83±0.69 2.82±0.44 2.90±0.49对照组

3 讨论

Suckfull等[3]对53例突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突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较正常组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ierzwa[4]曾用血液稀释法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局部血流治疗突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amunni等[5]对201例突聋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血浆置换分离和常规治疗,结果提示血浆置换分离组疗效好于单纯常规治疗组。因此改善内耳微循环是治疗突聋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常选用的东菱克栓酶、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是从南美洲的响尾蛇科毒蛇的毒液中提取的精制络氨酸蛋白酶的单成分制剂,是一种凝血酶类似物,为23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6]。其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链末端的精氨酸、甘氨酸之间的肽键,使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从而有效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阻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但对患者的止血、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东菱迪芙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6],削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作用,从而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且能透过血迷路屏障进入内耳,有效改善耳蜗的血供状况[3,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治疗全频型突聋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应用东菱迪芙治疗突聋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治疗组所有病例中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东菱迪芙应用时间愈早,疗效愈好,治疗组发病一周内患者的有效率达92.3%(12/13),两组中治疗无效的患者病程在1周以上占64%(7/11),故认为对发病1周内的全频型突聋患者,如凝血功能正常,应早期予以常规方法加东菱迪芙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而对于听力损伤已超过1周的患者可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应当注意的是,在应用降纤药治疗突聋的同时必须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有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病患者禁用。

1 Ganzer U.Leitlinie“Horsturz”.Konsensusbericht im auftrag des prasisium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hals-nasenohren-heilkunde,kopf-und hals—chirurgie[J].HNO Information,2004,4:302.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325.

3 Suckfull M,Wimmer C,Reichel O,et al.Hyperfibrinogen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sudden hea-ring loss[J].Otol Neurotol,2002,23:309.

4 Mierzwa K,Schneider G,Muller A.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during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J].Laryngol Otol,2004,118:872.

5 Ramunni A,Quaranta N,Saliani MT,et al.Does a reduct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by LDL-apheresis have a role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hearing loss[J].Ther Apher Dial,2006,10:282.

6 苏加林,姜志胜,唐朝枢,等.巴曲酶的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229.

7 夏瑞明李华亭余力生.全聋型和重度平坦型突发性聋的治疗及预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726.

8 Suzuki H,Furukawa M,Kumagai M,et al.Defibrinogenation therapy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ting loss in comparison with high—dose steroid therapy[J].Acta Otolaryngol,2003,123:46.

(2009-06-29收稿)

(本文编辑 雷培香)

10.3969/j.issn.1006-7299.2010.04.024

R764.45+7

A

1006-7299(2010)04-0393-02

1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省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福建 350005); 2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检验科

张榕(Email:fyzy2001@yahoo.com.cn)

猜你喜欢
突聋内耳突发性
恐龙内耳的秘密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