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宸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加长地质找矿的短木板,力求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 张维宸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木桶理论”是指木桶盛水的多少是由其短板决定的。“木桶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管理研究,同样适用于地质找矿事业研究。地质找矿工作有其独特的十大特点。制约地质找矿工作难以取得较大突破的“短板”不是资金投入不足,也不是矿业权数量太少,而是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匮乏,尤其是领军人物奇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加快对地质找矿新生力军的“传、帮、带”,加大对地质找矿新生力军的培训力度。
木桶理论;地质找矿;人才;领军人物
木桶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主要是指:“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木板,而是其最短的木板。要想使木桶装更多的水,就应设法增长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使它与其它木板平齐”。一个精明的管理者,应善于发现自己负责的系统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敢于揭短,善于补短,才能大大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仔细想来,其实“木桶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管理研究,而且适用于经济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适用于地质找矿事业的研究。
地质找矿工作是一种集野外勘查工作和室内研究分析工作于一体的生产活动,既包含大量的脑力劳动,又需要较多的体力劳动与其相结合。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质找矿工作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地质勘查事业不同于其他事业,它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2)地质找矿工作对象的不同质性。在所有勘查对象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对象,就如同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矿床。工作对象的不同质性决定了地质勘查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的探索性、创造性和永不重复性,决定了矿床勘探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假设—求证—证实(或证伪)”的一个复杂过程。
(3)地质勘查产品的抽象性。地质勘查的产品是大量数据和地质成矿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是否能够成为现实的矿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虽然它们已经包含了人类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大量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但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那么这些数据和信息也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当然,一旦经过验证有矿床存在,其价值就不再单单是人类抽象劳动创造的那部分价值,而是包含大量人类活劳动在内的价值增值,同时还由于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价格随市场供需形势而上下波动。勘查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
(4)地质找矿投入的长周期性。经过人类数百年开发矿产资源,地表矿和埋藏浅的矿床基本采尽。矿床埋藏越来越深,隐伏矿床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地质勘查周期较长,一般为10年左右。很多大型、超大型矿床甚至需要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持续勘查投入。
(5)地质找矿工作的高风险性。矿产勘查成功率是相当低的,一般成功率为1%-2%。有矿无矿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勘工作者并不能生产矿床,只能探索矿床的有无和大小。
(6)地质找矿工作的高收益性。虽然地质勘查风险性很高,但高风险同时意味着高收益,地质勘查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进生研究员根据地矿、冶金、有色金属、武警、煤田、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石化集团、核工业、化工、建材、轻工盐业、中联煤气等部门提交的2001~2004年代表性矿种新增资源量和投资状况,计算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产出比,即每万元矿产勘查投资可以查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储量,结合各种金属近年的市价,发现找金矿的投入产出比为1:50左右,铜为1:80左右,铅为1:300左右,而找银矿和锌矿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1000左右!
(7)地质找矿工作的正外部性。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产资源。而地质勘查位于整个矿业的最前端,后续产业链至少包括采掘、冶炼、矿产品加工,甚至可以把装备制造业等计算进来。地质勘查探明的矿产资源,既是矿山建设的基础,又是后续产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生力军”。地质勘查产业在拉动下游行业投资、创造社会财富、推动就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性。目前,我国拥有各类矿业城市(镇)近500座,容纳人口3亿多,矿业职工2000多万人,矿业城市的矿业产值约占全国矿业总产值的80%。
(8)地质找矿竞争的非充分性,主要是探矿权竞争的非充分性。探矿权属于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矿床的有无、矿种、规模等资源禀赋要素的客观差异决定了探矿权设置的不可重复性。因为探矿权具有物权的性质,一个勘查区块不能同时由两家或多家勘查企业共同占有,也就是探矿权人的唯一性、排他性。
(9)地质找矿成果的低流动性。勘查成果的低流动性是由地质勘查成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高风险性特点决定的。虽然地质勘查投入具有持续性、长期性,地质工作者对勘查对象经过了反复认知,但勘查成果的质量究竟如何也没有100%的把握。而勘查成果是勘查者活劳动的结晶,有的甚至是许多勘查者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心血。而在进行矿业权交易时,买卖双方的心态又是不同的,买方担心勘查成果具有的高风险,卖方则担心自己多年的辛勤工作会“打水漂”,希望自己的心血能卖个好价钱,这就形成勘查者与开采者之间利益分歧,双方又都难以寻找到让对方满意的定价机制,从而往往造成交易的“难产”。
(10)地质找矿难度的递增性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并在相当长时期内恒定不变,具有不可再生性。正如同一盘苹果一样,吃掉一个就少一个。发现一个就少了一个,下一步勘查发现矿床的概率就因此降低了。而随着全球性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找矿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找矿成本不断攀升。
长期以来,在我国几乎难以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难道我国根本不具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有利条件吗?也未必尽然。通过“木桶理论”想到的是制约我国地质找矿难以获得较大突破的重要原因是存在“短板”,而对这一“短板”究竟是什么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3.1 有人说,地质找矿工作没有突破的重要原因是地质勘查投入资金不足
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从1999年-2008年,中国累计投入矿产资源勘查资金达3621.91亿元。其中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702.38亿元,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2919.53亿元(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质勘查投资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现在全社会地质勘查费投资热情越来越高,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多元化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2008年,地质勘查投资共计3355.2亿元,其中财政拨款317.1亿元,占总投资的9.45%,社会投资3038.1亿元,占总投资的90.55%(见下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财政拨款投资地质勘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社会资金也在不断加大对地质勘查的资金投入。
3.2 也有人说,地质勘查难以获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是矿业权数量太少
图1 1999~2008年中国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情况
图2 2001~2008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情况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有效探矿权38505个,全国共有有效采矿权120677个。如此众多的矿业权已经使地质工作者应接不暇。矿业权太多就容易散而小,这样就难以在地质勘查中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整装勘查,到处是小作坊式的地质勘查,不要说技术人员投入难以满足,就是勘查机械设备也很难大规模投入,与新时代的现代找矿相距甚远,怎会有较大的勘查突破呢?许多矿业权在那里“静静地等待地质工作者的到来”,这些矿业权人根本不做地质勘查工作,也没有人来做,只有等待时机靠倒卖矿业权牟利了。所以矿业权数太少使地质勘查难以获得突破的说法不能成立。
3.3 其实,地质勘查难以获得突破的重要原因应该是人才匮乏,尤其是领军人才奇缺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广、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理论深奥、实践探索性非常强的科学,地质找矿专家是在长期的野外工作中产生的,而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思考产生的。纵观地质工作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地质工作总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而地质人才质量和数量也是随同地质事业兴衰而起伏的。50多年来,地质事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创鼎盛、文革荒废、恢复重建、发展创新等四个时期,地质人才质量和数量同样经历了这四个时期。
初创鼎盛期(1950~1966年):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成立后,在苏联地质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地质院校和地质队的野外地质实践锤炼出一大批地质专家,这一时期也是地学界出院士最多的时期。当时的地质工作者以野外工作为荣,甚至有的同志为出野外还向领导写请战书,许多地质工作者一年在野外工作10多个月。
文革荒废期(1967~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地质部被撤销,改为国家计委地质局,后来改为国家地质总局。受其影响,各省(区、市)也先后撤销地质局。一些工业部门的地质管理机构也随之撤销,有的合并到综合部门,有的成为综合部门或重工业局(厅)的地质组。地质工作进入一盘散沙状态,地质工作管理和研究都被大大削弱了。“读书无用论”泛滥,一大批优秀的地质工作者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地质事业,当时的研究整理工作还是靠手写(绘)完成,地质工作者的离去,意味着资料源的“丢失”,甚至许多地质工作又重新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状态,也就是出现了地质研究的缺位。
重建恢复期(1979~1996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质部被恢复,地质工作提出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口号,全国开始再次进入地质找矿高潮阶段。高考的恢复,又使无数学子投入到地质学领域中来,他们秉承了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忘我工作。现在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领军人物基本都是这段时间产生的,但他们大部分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已经没有更多时间在野外一线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同时地勘单位属地化过程中,地质项目萎缩,工资没有保障,地质事业一时出现与经济发展脱节现象,致使又有大批地质“精英”离开地勘单位,再次重创了恢复重建时期的地勘事业。
发展创新期(1997年~现在):随着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启动,又有大批地质学子走出校门投身于地质找矿大军队伍中来,他们具有火一样的热情,他们成为野外地质调查的新生力军,地质找矿工作在他们身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以来,地质学再度成为热门学科,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报考地质学专业,地质队伍在不断壮大,地质勘查优秀成果不断涌现。然而,他们大多热衷于室内研究,而不喜欢野外勘查,尤其是不愿意长期野外勘查工作。而“文革”时期的地质工作者大多年事已高,纷纷离开地质勘查队伍,重建恢复期的领军人物大多已不再直接从事野外地质工作,从而产生了一个20多年的断档,也意味着地质事业正好断档一代人。
地质事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断档,尤其是领军人物的奇缺是造成地质勘查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以往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中,能源与原材料的短缺、矿产品的短缺占绝大部分。每次短缺后都会引发一轮地质找矿狂潮,都会令国人进一步加深对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再认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出现短缺。即使地质找矿工作不出现断档,矿产资源出现短缺也是难以避免的。
当前,我们首先要加快解决的是制约地质勘查工作的“短板”问题,通过老地质工作者和中年地质工作者对新生力军的传、帮、带,通过不断对他们强化培训,尤其是野外一线实践工作的培训,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缩小断档。要给新生力军压担子,也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关怀,使他们能够安心为地质事业工作。如果不迅速解决这个地质事业的“阿克琉斯之踵”,那么即使投入更多资金,也难以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更难以实现矿产资源供应“立足国内”的目标。如果矿产资源问题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很可能会受到世界矿产资源大国的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1]罗德明.“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6):170-172.
[2]李建华,唐荆元.试论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0):36-38.
C969;F407.1
B
1672-6995(2010)04-0030-04
2009-10-12
张维宸(1974—),男,河北省保定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遥感地质工程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及国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