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 卢小红 巫淑芬 段素芬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气管切开后持续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的临床探讨
刘洪 卢小红 巫淑芬 段素芬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昏迷 气管切开 持续雾化吸入 气道湿化
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常出现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已成为一项有效措施。而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则在救治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5年7月~2008年6月开展了持续雾化湿化气道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195例气管切开而未用呼吸机支持的脑外科昏迷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06例,其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18~66岁;其中重型脑外伤62例,高血压脑出血44例。对照组89例,其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15~72岁。其中重型脑外伤53例,高血压脑出血3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种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1)用 0.45%氯化钠220 ml、庆大霉素16万U及沐舒坦30 mg配成湿化液,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的压缩雾化吸入机,连接管连接雾化器与气管导管或气切面罩行24 h持续雾化吸入,氧气流量4~5 L/min,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2)常规每2 h吸痰1次,病人痰液增多时或呛咳出痰液时及时吸出;(3)每次吸痰时间为10~15 s,吸引负压<0.053 MPa,吸痰管用硅胶F10号;(4)气管内套管每 8 h取出清洗、消毒、更换。
1.2.2 对照组 (1)用0.45%氯化钠20 ml、庆大霉素8万U及沐舒坦15 mg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20 min,同时间隔2 h向管内注入0.45%氯化钠3~5 ml作气道冲洗和吸痰;(2)吸痰时间及方法、气管导(套)管管理、口腔护理同试验组。
1.2.3 痰液黏稠度判定与痰痂检测 将两组各分为3个亚组:0~3 d、4~7 d及第8~14 d,并记录各时间段的痰液情况。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作为主要判断标准:(1)痰液黏稠度判定是在吸引负压0.053 MPa下,用F10号硅胶吸痰管吸痰。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2)痰痂检测:吸痰时吸痰管内有微小痰痂;吸痰时吸痰管黏有痰痂;气管内套管取出清洗用棉签擦拭气管套管内腔后,消毒棉签上黏有痰痂,有上述3项其中之一即判定痰痂形成。
1.2.4 气管拔管 待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况好转后,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昼夜,如果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创口一般不必缝合,只须用蝶形胶布拉拢创缘,数天可自行愈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8.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痰液粘稠度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气管切开带管时间采用t检验。
2.1 两组不同时间痰液黏稠度及痰痂形成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痰液黏稠度及痰痂形成率比较(n)
2.2 两组气管切开带管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18±2.8)d,对照组:(25±3.6)d,两组比较P<0.01。
神经外科昏迷病人气管切口后,失去了上气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相对湿化不足的气体进入下气道,并且呼吸道内水分在气管切开处不断大量丧失,引起纤毛运动下降或停止,气道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同时气道湿化不足还可引起呼吸道过分干燥,使痰液变得黏稠并形成痰痂,从而极易发生气管导管被痰痂堵塞增加肺部感染。研究证实,肺部感染率随着气管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因此,气管切开病人必须给予充分的湿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传统多采用间断湿化,但由于每次气管滴液量大(3~5 ml),易发生刺激性呛咳,甚至引起憋闷、SPO2下降,致使病情加重。而且呛咳把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气道湿化方法的改进和研究已有较多的报告[2]。持续雾化会因为长时间雾化剂进入终末气道可导致肺不张,血氧分压下降,从而主张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试验组采用0.45%氯化钠220 ml、庆大霉素16万U持续雾化吸入,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度粘痰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粘痰及重度粘痰合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痰痂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对照组气道湿化相对不足,没有达到有效气道湿化的目的,而试验组能有效地湿化气道。对于脑外科重症病人气道开放后的气道湿化,在方法上持续雾化吸入消除了间断湿化和持续滴入湿化的湿化程度的波动和湿化不均,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正常功能。但持续气道湿化尤其是采取持续滴入湿化有时可出现湿化过度,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痰液稀薄量多,SPO2下降。其原因是湿化液量过多,超过了气管及肺对水份的清除能力,可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的顺应性下降,造成通气及换气功能下降。持续雾化气道湿化发生过度湿化相对较少,但仍应警惕和重视,须经常巡视,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另外,湿化液雾化吸入气道时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37℃,否则吸入后易致小气道痉挛或灼伤。
[1]芦良花,孙明明,孟辉.气管切开两种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36.
[2]严丽英,李玲,严寒荣.从套管口处直接喷雾湿化气道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716.
Coma Tracheotomy Continuous wet inhalation Wet airway pressure
刘洪(1967-),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0)03-0267-02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