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0-06-01 06:11吴婷婷李存金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当代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竞争力北京市北京

○吴婷婷 李存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成为北京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2005年北京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培育这一首都的经济亮点,使其成为首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些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了29.4%,增速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11.7%,成为第三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其增加值已经超过了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成为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行业的第二大行业。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6%,增速达22.2%,2004年到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资产年均增长16.1%,收入年均增长23.1%,增加值年均增长17.4%,税金年均增长22%。

2、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十五”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北京形成了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四大优势行业为主体的优势产业。2007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行业实现增加值429.9亿元,占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总增加值的43%,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行业。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虽然有些传统的行业,如报纸、期刊、电视受到经济危机或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媒体的冲击,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但是从全国的整体形势来看,这些行业在北京的发展形式还是较好的,整体上实现了平稳的增长(见表1)。

3、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增强

2006年12月和2008年4月,北京市先后分两批认定了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基本确立。在2007年出台的《北京“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北京市明确提出了“规划和建设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计划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这已经成为北京市决策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思路上的基本共识。从空间上来看,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规模,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模式。从北京聚集区的主要功能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聚集创意人群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意社区或村落,例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798艺术区;第二类为组织规模制作或是设计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厂区或园区,例如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第三类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易的消费场所或文化集市,例如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顺义国展产业园、前门传统文化产业聚集区等。

表1 2006—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二、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分析

1、发掘文化存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北京文化资源是丰富多元化的,其历史遗迹之多,文化遗产之富是世界所罕见的。有形的有宫殿牌楼,坊巷胡同,会馆寺庙,无形的有方言戏曲,风俗民情,天桥杂技。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上来看,历史文化资源犹如北京这样丰富的屈指可数。但是,北京的文化资源绝大部分尚未被当作一种产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甚至处于“尘封状态”,其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与其在国际和国内的文化中心地位并不相称,与国际和国内的一些城市相比在发展速度上也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就北京的资源优势而言,其扩展释放的空间很大,尚需要进一步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盘活资源存量,将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使文化潜能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北京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推动文化向经济的广泛渗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比重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成为许多大城市吸纳就业的关键领域,例如纽约1998—2002年间“创意核心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增长了13.1%,即3.2万个就业机会,同期纽约全市所有的职位增长幅度为6.5%;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金融服务产业,同时也是第三大就业经济领域。从世界上其他发达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环境与人口压力与日俱增,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以2008年为例,全市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12.8亿元,增速仅为1.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93.2亿元,增长仅为2.4%。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除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渐变小。同年,北京是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在岗职工人数为131271人,增长了4.5%。平均工资为68061元,增长了13.1%。由此可见,面对日益扩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和持续上升的文化消费水平,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消耗量低,科技含量高的朝阳产业,无疑是北京最好的选择。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养,能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并可以带动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3、借助打造世界级城市的机遇,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知名度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未来的方向”。世界级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上,北京的城市竞争力不容乐观。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公布的全球150个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结果中,北京的硬件环境竞争力,全球联系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软件环境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等指标均处于中下等水平,与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此看来,北京距离世界级城市的标准还差很远(见表2)。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同时能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与进步。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特色,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比如伦敦和巴黎的表演艺术和时尚设计,体现了这两个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城市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与它们把提升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来大力推进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文化繁荣是密不可分的。借助北京打造世界级城市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4、积极开拓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市场中心所在地,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是拉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引擎。2008年,北京市常驻人口为1755万。2008年,北京市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8%,已经达到富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年均增长7.0%,人均消费支出16460,年均增长2.2%,其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4.4%。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不仅如此,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的中心,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往往引导着全国的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消费潮流的革新。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借助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机遇,北京对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加,2009年入境旅游的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比2008年有了明显的上升。科技含量高、休闲娱乐性强、引领时尚、彰显个性的文化消费服务成为新的需求热点。文化消费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正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劳动中解放出来,才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化消费。保证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受教育的情况以及闲暇时间,让文化创意产品成为普通人的消费对象。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消费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表2 北京在全球150个城市中竞争力位置

[1]张泉: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8—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陈伟雄、张华荣: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3).

[3]Caves: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Mommaas H.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J].Urban Studies,2004(3).

猜你喜欢
竞争力北京市北京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