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奇:英雄还是魔鬼?

2010-05-30 10:48苏庆先
新民周刊 2010年49期
关键词:阿桑奇维基解密

苏庆先

维基解密的出现,被很多人解读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物,它动摇了国家机密这个根本。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阿桑奇和维基解密事件,为这句话提供了最新的注脚。

上世纪70年代初,“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案发后,美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起诉发布泄密文件的《华盛顿邮报》,最高法院判决政府败诉,理由是:其一,机密文件是用纳税人的钱做出来的,政府对此没有知识产权,民众对文件拥有最终的所有权;其二,文件泄密是政府的疏漏,保密是政府职责,不能怪罪于他人;其三,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立即”的威胁时,政府才能以此理由限制媒体的言论自由。政府无法证明发表过时的秘密文件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立即”的威胁,因此不能以此限制言论自由。

判决生效后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继续刊登秘密文件。

近40年后,又冒出了阿桑奇和他神通广大的揭密网站。在被美国宣布为“叛国罪”之后,他却戏剧化地因“安全套”事件身陷囹圄。入狱后的阿桑奇宣布,仍然会有人继续在维基解密上公开秘密文件。

在资深媒体人曹景行看来,阿桑奇和维基解密,不过就是网络《华盛顿邮报》的翻版。在阿桑奇和维基背后,也有“深喉”,而且不止一个。

在阿桑奇被捕入狱前后,共有约几十万份美国外交电报公之于众,同时在世界五大新闻媒体(纽约时报、卫报、世界报、国家报和明镜周刊)的密切合作下,那些最有价值的信息被筛选出来,并被迅速译成多国语言广为传播。

对于那些生活在谎言和秘密中的政客们来说,阿桑奇无疑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他不仅扯掉了他们的面纱,还撕烂了他们的底裤。而对于广大平民老百姓们而言,则犹如在浏览一幕幕“皇帝的新装”。

很多人想抓他。他被美国人指控犯下了叛国罪,尽管他是个澳大利亚人;加拿大总理办公室的顾问在电视台呼吁要刺杀他,甚至于一个美国博客写手呼吁政府到澳大利亚绑架阿桑奇20岁的儿子,目的仅仅是为了抓到他。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在成为他的助手和伙伴。有1000多位志愿者在为维基服务,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买下瑞典PionenWhite山的军事掩体作为网站主机存放地。这一军事掩体修建于冷战时期,有坚固的钢铁大门、超级计算机,还能够应对核爆。

12月4日,德国外长助理因被维基解密曝出他给美国情报的丑闻宣布辞职。当然,更多的被曝光者选择了沉默,抑或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反驳和痛斥。

维基解密的出现,被很多人解读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物,它动摇了国家机密这个根本。它也许预示着,不管如何,未来的信息公开化会彻底改造这个世界,改造关于国家机器、政党、政权、公民社会等诸多概念。

1971年,美国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在一份文件中定义了这样的平衡:“真正有效的内部安全系统的特点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披露信息,并承认只有当可信度能够维持时,机密才能够被最好的保存。”这段话,也被阿桑奇援引在维基解密网站上。

阿桑奇是好人还是坏人?当世界没有了秘密,它就更安全、更美好吗?对中国的精英阶层来说,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又是一种怎样的象征?

潘石屹:阿桑奇是旧秩序的破坏者

我认为,阿桑奇是旧秩序的破坏者。而新秩序的建立需要两种力量:一种是破坏的力量,用来破坏旧秩序;另一种是建设的力量。对旧秩序的破坏是阿桑奇们的使命,建设的力量则需要所有人都参与:有你,有我,有他。破坏者一般都不会成为很好的建设者,破坏是快速的,是旧事物的瓦解;而建设则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阿桑奇能与强大的国家机器抗衡,其实是网络赋予了他如此巨大的力量。网络把个人的能量和才能大大地放大了,这个过程犹如原子弹核裂变。就在几年前,人们还预测和谈论,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将伴随着超级个人能量体的出现。几年后,人们的预言变成了现实,阿桑奇就是这样一个超级个人能量体。

有人认为,有了维基解密的存在,一个逐渐透明的世界会是美好的、安全的。在我看来,维基解密震撼并破坏着代表旧的秩序的政治、外交和经济的惯例,揭露被各种大机构遮掩着的机密和丑闻,真相被公之于众,世界一下子透明了许多。但一个更美好、更安全的新世纪,新的秩序的建立还需要漫长的时间,首先建立的是人们新的道德体系、价值观,以及新的美德。

我始终相信人类文明的进步是逐步演进的,巅峰状态不是一天或一年就能到达的。阿桑奇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在新的秩序下,社会越来越公平和透明,人们也会越来越快乐,而不是越来越恐惧。

余华:阿桑奇是最伟大的黑客

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的绝密文件都被长达256位数字的密码加密,阿桑奇依然将其攻破。这位澳大利亚人上过37所中小学,他在内心封闭和外界的形形色色里成长。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么窃真相呢?是历史。阿桑奇说历史必将胜利。我感到他发动了一场山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西方政府封杀维基解密,通缉阿桑奇,视其为恐怖分子。勇敢的阿桑奇声称下个目标是银行业,将公布成千上万份内部文件,揭露银行的种种龌龊行径。已经脆弱不堪的金融界惶惶不可终日。

众多网民支持阿桑奇揭示真相,可是真相过多又会让世界摇摇欲坠。我想起了艾略特的诗句:“鸟说,人类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

阿桑奇一下子搅乱了世界。看维基解密公布的外交密件,我们会发现,美国官员的文笔不错:比如,某国总统夫人多次整容后脸部肌肉已不听使唤,沙特国王要在恐怖分子体内植入芯片,说马匹可以,囚犯为何不行?白宫官员说因为马匹没有好的律师。我心想,若美国官员像国内很多官员那样行文八股,阿桑奇很难大出风头。

中国网上所谓“十万水军”,阿桑奇旗下则号称有十万黑客。战斗力可是天壤之别。阿桑奇和维基解密已成了符号。正面好比奥巴马的胜利,谁会去关心替他竞选和助选总统的人?反面好比本·拉登,不管他是否知哓,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都属于他。阿桑奇也会是这样,即便他身陷牢狱,一切泄密或解密行为还是会算在他的账上。

猜你喜欢
阿桑奇维基解密
解密“热胀冷缩”
英法院拒绝阿桑奇保释请求
解密“一包三改”
炫词解密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阿桑奇拒绝接受“离开使馆”协议
爱的最后一课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
爱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