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中国的热情与差距

2010-05-30 19:18:49
南风窗 2010年22期
关键词:委会气候变化强国

田 磊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到来之时,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终于从书斋开始走上执政者的布局谋划。但是,弊病丛生的科技创新体制能否真正撑起中国海洋强国的梦想,犹未可知。

“我们需要将整个星球的海洋视为一个整体,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基准和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委会)的执行干事沃森怀特说,联合国正试图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以此来指导人类有序地保护和开发海洋。

9月初,海委会将它的50周年庆典活动放在了北京举行,中国国家海洋局顺便把在海洋科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海洋学院请来北京,一起召开了20lO年世界海洋和平大会。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了参加会议的海洋科学家们。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对于海洋事务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尤其是2010年,多年来一直挂在口头上的海洋强国战略也终于迈开步伐。

海委会这样的跨政府组织正努力建构的新对话平台,虽然在大部分海洋强国眼里,并没有太大新意,但对于急需在全球海洋事务中扩大影响力、引入全球智慧的中国来说,这些崭新的评价体系,显然是需要认真经营的。

海洋能够影响什么?

在人类的科学史上,海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时髦且颇受公众关注的命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气候变化。

越来越严重的海上漏油事件,越来越多的台风等极端天气,都让公众更加关心,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影响了海洋的变迁?而海洋的变动是不是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

对于气候变化的根源,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海洋是影响气候变化最大的一个主体,海洋作为气候变化最大的承载者和调节器,是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黄鄂是著名的海洋学专家,他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他就认为,气候变化是个长尺度的事情,不可能是大气的问题,而只能是海洋的问题。

在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争端中,很大一部分科学家确信,气候变化的根源和规律,可以从海洋研究中找到答案,而不是人类活动。

事实上,已经运转了50年的海委会作为联合国系统内负责海洋事务的职能机构,也正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崭新议题,才在人类海洋事务上,重新开始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海洋研究也变得空前重要起来。当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和平大会召开到第33届时,主题也被定为“海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海洋和沿海城市面临的挑战”。

这次会议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府管理结合在一起,主办方希望实现跨领域的融合,为共同探讨重大海洋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搭建良好的平台。但在3天会议期间,科学家、管理者以及公众之间对海洋的兴趣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在北京的会议期间,记者们关注的问题多集中于“台风等极端气候越来越多,是不是跟海洋生态变化有关”、“人类的填海造地是不是会破坏海洋”之类现实感极强的命题,但科学家们给出的答案却是另一番景象。

“说实话,没有什么研究能够证明台风这样的极端天气跟气候变暖有关系。”黄鄂说,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活动影响到气候的层面还很遥远。

在关于海洋与气候变迁关系的研究上,科学家们提交的报告中,各种研究参数,动辄都是以万年计。而人类有科学的气象和灾难记录的历史也不过数百年,这样的对比落差,让很多具备现实意义的命题都失去了依托。

事实上,在海洋与气候变化方面,人类迄今的研究仍然乏善可陈。或者说,在科学家们的视野中,海洋的变迁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大众议题。

当气候变化成为媒体语言、政府议题时,也就失去了科学意义上的严谨和精确。黄鄂还举了一个台湾的例子:几个月前,台湾著名的媒体人陈文茜拍摄了一部反映台湾气候变迁的纪录片《正负两度C》,引起公众极大反响,虽然片子充满了科学謬误,台湾大学气象系还专门组织研讨会,但最终也没有哪个科学家站出来质疑该片。

评估海洋

从2007年开始到去年,海委会所领导的科学家们组成的10多个小组已经完成了第一份关于人类海洋活动的总体评估报告,评估的范围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层面。

“我们试图回答,在整个人类的海洋系统中,谁或者什么东西是脆弱的?”沃森怀特说,但报告看起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国家和地区信息的缺失依然是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沃森怀特希望,这份在未来将会由联合国定期发布的海洋“体检报告”能够集中全人类在海洋认知上的成果,加强科学家与决策者的联系,为海洋国家提供科学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样一套听起来很美好的体系抱有信心。在海洋和平大会上,一位来自马耳他的海洋学家就抱怨说:“我们似乎总是愿意相信创立更多的跨政府组织,就能协调解决人类诸多的麻烦事,可是,就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应该始终认识到地缘政治的因素在海洋开发和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其它。”

各个主权国家政府对于海洋的兴趣则大多集中于主权的确认与保护,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也因此,对于那些传统的海洋强国来说,海委会以及科学家们所希冀建构的、着眼于海洋保护的评价体系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人类对海洋的实质权力掌握在航空母舰和先进的钻井平台手里。

不过,在英国海事科学行业协会的代表Richard Burt看来,海委会在推动海洋科技的发展上还是会有广阔的空间。以现阶段人类的科学能力,要拓展对海洋的认知,最根本的问题依然是数据的搜集,海洋科技的重心依然是测量工具和信息搜集系统。但是,海洋数据的搜集不仅需要尖端的工具,更有大范围、短周期、全覆盖的特点,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于任何一个单一国家政府来说,预算都是不足以支持的。

海水监测和数据搜集技术和系统需要不断革新,低成本、高可靠度的探寻技术将是科学家们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但同时,这也需要引入最具效率的商用系统,让科学界与航运业、商船建立广泛的联系。

“每天有几万条商船航行在大海上,它们完全可以用来搜集数据,但是让航行各国海域的商船上布满探测器,这将遇到复杂的政治和法律问题,海委会应该在这类问题的挑战上有所作为。”Richard Burt说。

中国的热情

对于大部分弱小的海洋国家来说,海委会这样的跨政府机构所致力建构的新体系和提供的资源毫无疑问是值得珍视的。对于虽是海洋大国,但还远谈不上海洋强国的中国来说,同样如此。

自从1978年中国开始敞开怀抱,融入全球化进程以来,中国海洋意识的复苏就一直在循序渐进,但直到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之前,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制订、有识之士的呼吁等层面,并没有迈开多少实质性步伐。

2010年的海洋和平大会及其最终发表的《北京宣言》,和联合国机构的大多数文件一样,尚空谈而缺实质内容。但对于中国而言,对于全球海洋事务的热情,却显露无遗。2010年,也算得上是中国海洋史上值得记住的一年。

今年6月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15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10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专门提及,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增强中国海洋能力拓展。随后,海洋科学也在中国的学科体系中,由原来地球科学下面的一个分支提升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一级学科”。

8月份,中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成功,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后第五个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科学家们长期呼吁建设的国家深海基地也获得国务院的审批,终于在青岛迈开了实质性建设步伐。

这些举动都意味着,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已经从文件与规划阶段迈入了切实执行的层面。虽然和其它科技领域一样,中国目前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深海研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差距,但放到更长远的科学谱系里来看,整个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事实上同样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使是发达的海洋强国,海洋知识的积累同样相当贫乏。在海洋高科技这个海洋开发竞争的核心领域,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远没到不可追赶的地步。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在整个国家开启海洋强国战略的时候,我们的科技界能够贡献什么?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到来之时。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终于从书斋开始走上执政者的布局谋划。但是,弊病丛生的科技创新体制能否真正撑起中国海洋强国的梦想,犹未可知。

猜你喜欢
委会气候变化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30:06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中韩渔委会就2017年相互入渔安排达成协议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7 10:46:22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太阳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