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西部10年的发展不负众望,堪称“黄金10年”,但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差距的拉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西部的转型不仅要实现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还要降低资源拉动。这对未来西部的发展是一个挑战。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相隔正好10年,而这10年,恰好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起点和终点。亚洲金融危机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在这一战略决策下,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成渝经济带、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等等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纷纷上马。
西部10年的发展不负众望,堪称“黄金10年”。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风雨飘摇,中国经济一直倚重的出口遭到重创,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经济一度低迷,大批中小企业倒闭。而西部因为出口所占比例本就不高,受到的冲击很小,担当了国内“扩内需”的重任,成为保持增长的“引擎”和应对危机的“减振器”。
但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检验了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的成果,也为第二阶段的发展带来许多必须面临的问题。而这10年,西部自身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
前10年,西部开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打基础,即为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准备基础条件。下一个10年则要深入推进,实现“富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改善了,有可能会产生缺乏产业支撑等问题。在新阶段开始之际,如果能有一个好的规划,中国西部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将出现新的飞跃。
在今年“两会”上,即将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新10年规划”成为热议的话题。据悉,该规划已经基本制定完毕,目前正在审批阶段,不久后或将由国务院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说,西部大开发新的10年规划肯定会有所突破。对于新规划的完善来说,梳理10年发展产生的问题,可能比赞扬成就更有意义。
以城镇化缩小东西差距
10年间,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最为人津津乐道,据统计,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西部工业增加值增加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的9.7%。内蒙古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高达16.9%,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009年增长速度最快的省市前5位,有4位是西部省市。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39亿元,年均增长22.9%。等等。诸如此类的统计数字很多。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的43%以上投向了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振兴、技术创新和灾后重建等领域,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更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增速居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之首。自2003年以来,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人均生产总值相对差距已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中国2003年,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比东部地区低63.0%,2005年下降到60.7%,2007年下降到58.9%,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56.9%。2007年之后,东西部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也开始趋于缩小。
但在这些数字背后,却有很多隐忧。且不说目前这种相对差距缩小的态势还很不稳定,各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还很大,只是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就仍在继续扩大。西部地区与全国人均GDP的绝对差距1999年为2714元/人,到2008年扩大为5916元,人。2008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5331美元,西部地区只有2297美元。从省区市看,最高的上海高達10529美元,而最低的贵州只有1271美元,上海是贵州的8.3倍。西部一些贫困地区至今仍未解决温饱问题。200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597万人(按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而这一绝对差距的拉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公布的“2009中国发展指数”的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经济总量比较大了,即使发展相对较慢,也会拉大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2007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有37.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0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8.0个百分点。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更能说明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
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本应同时推进,目前西部与东部工业化差距在缩小,另外两个差距却在扩大,这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西部大开发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推进城镇化,对正在谋划下一个战略10年的西部来说,是一个机会。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面临着许多机遇,像国家优惠政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边境地区扩大开放等等。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比如人口聚集度低,城镇化基础薄弱;环境限制,物流不便;节能减排和环保的压力大,无法简单承接产业转移;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很难接轨国际先进产业。等等。如何利用机遇克服困难,也是摆在西部大开发面前的难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2010中国城市发展合作(双流)论坛”上提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发展存在导向的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城镇建设,但产业并没有很发达,这样就阻碍了城镇化进程。中央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核心内容是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而西部因为产业不够发达,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流向沿海地区,并不能通过在西部城市打工最后定居逐渐扩大城镇化。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随着西部产业的崛起,西部城镇正在吸纳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沿海城市民工荒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的西部打工者回到本土打工。城镇化的大力推动才能真正缩小西部和东部的绝对差距。
西部发展待转型
西部地区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和投资拉动。魏后凯告诉记者,为什么这10年西部发展这么快,除了政策刺激外,主要就是靠投资拉动和资源拉动。西部投资拉动占的比例高达65%,东部只有46%。资源性产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以内蒙古为例,从2001年到2008年,资源性产业比例从60.9%增加到70.2%。
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是一个难题,和中国的转型相比,西部的转型还要难很多,
不仅要实现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还要降低资源拉动,经济基础却比较薄弱。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些年,东部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而西部因为出口所占比例很小,主要都是靠投资拉动。
从投资增长看,2009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30.1%,其中,西部地区增速38.1%,远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四川、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达58.1%和50.8%。这说明,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刺激下,西部地区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经济增长仍高度依赖于投资扩张。
启动消费,抑制投资,这是国家的大势。在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10年,显然不能再过度地依靠投资拉动。未来10年西部经济靠什么发展,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魏后凯告诉记者,国家投资主要投入到两个地方,一个是基础设施,一个是资源开发,像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都是资源性的。现在的西部地区产业总体来说还是低层次的,西部产业发展目前还是依靠资源类投资拉动为主,采掘和原料加工业比重较大,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率低,像陜北、鄂尔多斯等地,这有点类似于中部地区的山西。这也造成就业机会增长缓慢。
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像增长比较快的内蒙古等地,都是资源性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性产业尤其是能源重化工业的拉动。这类产业单位GDP能耗高,“三废”和碳排放强度大。2008年,西部万元GDP能耗高达2.0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6%。最近,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西部将是严峻考验。
资源型城市一般都产业结构单一、功能不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依靠资源起步的城市如果没有及时转变产业结构,一旦资源枯竭,将陷入萧条,不但城市规模难以扩大,还会出现人口的大量外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面临枯竭。目前,国家公布的两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西部地区有4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和1个市辖区,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还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队伍中来。如何在资源枯竭之前培育起新的产业,对未来10年西部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一个糟糕的后果是,靠牺牲资源谋得短期发展的西部,其实资源并没有充分转化成本地的经济利益。中国有40多种电价,西部上网电价很低,用电却很贵,比东部贵很多。西部地区创造的价值相当一部分通过经济杠杆都转移到沿海地区了。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在目前中国“诸侯割据”的形势下很难公平。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注重培育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
产业结构逆调整之忧
和资源型城市发展相对应,西部一些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产业结构逆调整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地升级,总体来看应该是由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过程。而从工业内部来看,也应该是产业加工的深度不断提高,加工工业的比重和技术含量逐步增加。但在西部,因为主要是靠资源性产业来支撑发展,再加上一些价格因素,采掘和原料工业的比重提高,而且还很快,导致一些地区产业结构出现逆向调整,结构低级化趋势进一步强化。近年这种格局在进一步强化。
有关统计显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提高到38.7%,工业拉动GDP增长由不足2%提高到1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5.7%提高到47.7%。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最新的统计数字,2009年西部的增长57.4%由第二产业带来。
200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西部地区采掘和原料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55.7%,比2000年提高了10.75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要高出25.14个百分点。而西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却比2000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了7.8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08年,在规模以上现价工业总产值中,内蒙古资源性产业所占的比重由60.9%提高到70.2%,增加了9.3个百分点。这种格局显然是不合理的。没有第三产业的崛起,也就没有一个地方的现代化。魏后凯告诉记者,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接续产业,而接续加工产业的发展又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即产业的不配套、物流成本高以及投资环境欠佳。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西部造成太大冲击,反倒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一些公司,把生产基地从东部移到成本较低的西部。这也是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开始。当国际产业转移告一段落,中国正好面临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大量的产业承接,会使西部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转移过来的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也大多是第二产业,制造服务业等还是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
有益的探索正在西部地区进行,可供总结的经验正在出现。可以肯定的是,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不是东部简单的复制,不会再只是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能源等,以环境为代价来承担产业转移。但如何更好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避免中国东部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出现的问题和付出的代价,实现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推动当地产业良性发展,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