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
错误
古龙小说中常有这样的对白:只有死人才不犯错误。
很对。
人只要活着,不论他经验多么老到,智慧多么高超,学识多么丰富,总有犯错的时候。
犯了错之后,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自己先觉察了,在他人未发觉时,就已经纠正;另一种是自己未曾觉察,错误由他人指出。
通常,第一种情形,不会有什么问题;而第二种情形,却大有问题,可以由此生出轩然大波,也可以一笑了事。
被他人指出错误自然不是一桩很愉快的事。尤其当人家指出错误时态度恶劣,自己面子上下不来,死不肯认错,这样的结果是错上加错,面子上更难看。
所以,只要有错,一经指出,立刻承认,那才是光明磊落的态度。
想隐瞒错误,或为了面子而强词夺理,结果只会愈来愈糟。
不改
上篇谈的是“有错就认,光明磊落”。一般的观念是,既然认错就一定要改。子曰:“过则勿惮改。”一般的观念,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不然。认错是一回事,改错又是另一回事。认了错,不一定非改不可,可以继续错下去,也有权继续错下去,但必须承认自己错了。
这种说法,听来“骇人听闻”,与一般观念完全相反,但更合乎人性。对或错,本来就是人类自己建立的一种观念。举世皆说错了之时,不妨承认自己错了,但不必把举世的观念,移做自己的观念,可以坚持己见。
最著名的例子是,当举世皆认为地球是天体的中心时,哥白尼却认为地球绕日而行,只不过是一颗小行星。结果如何,人人皆知,哥白尼不肯改错,后来观念改变,对错易位,到底谁对谁错?
认了错却不改,比死不认错可爱得多。一个是直接的,光明的;一个是鬼祟的,蛮横的。有错要认,但你有权不改。
允诺
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但以不变应万变,再错综复杂,也可以将之简单化。最简单的方法,是不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
例如,有人要求什么,不愿答应,大可拒绝——可以委婉拒绝,也可以直接拒绝。拒绝的态度要坚决,也不必考虑拒绝的种种后果。因为你考虑了后果,不情不愿地去做了,要求者一样不会满意。结果差不了多少,又何必委屈自己?
要知道,在求人者和被求者之间,首先在人情、道理上站不住脚的是求人者,而不是被求者,所以,拒绝是正常的行为。当然,乐于助人者也没有人不让他助人。
拒绝是正常的行为,可以拒绝,可以不答应,但如果答应了,就得做到自己答应的事——包括口头上的答应,文字上的签署等。答应,代表了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允诺,既然允诺了,就该践行诺言,不然,这个人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很多时候,即便打落牙齿和血吞,都无话可说。下次还是学乖一点,学会拒绝吧。
答应了却不去做,是坏行为;拒绝,不是坏行为。两者之间,差别极大。
欺骗
在人与人之间不能用思想直接交流而必须用语言或文字才能沟通的情况下,欺骗是人类的行为之一,任何人都有这种行为,不能避免。
我常常想,就算人和人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思想沟通,欺骗依然可以是人类行为,可以故意那样做,让对方误假为真,或误真为假。
没有人一生之中没骗过人,欺骗他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值得鼓励,但绝不能否认这种行为的存在,也不可忽视这种行为存在的普遍性。
任何人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欺骗过他人,不过要知道,可以骗别人,不能骗自己。
有人会骗自己吗?非但有,且不少。对别人说谎,说的多了,连自己也会把谎话当做真话。心理学上的这种自欺现象相当普遍,稍微留心一下,可以发现周遭这种人还真不少。
自己把自己骗信了,属于精神病的范围,千万要小心提防,不可让它发生。
架子
摆架子,是人类的行为之一。这种行为有什么用,值得探讨,而探讨下来,还真的没有什么用,可是喜欢摆架子的人之多,比比皆是,款型不一,摆得人心惊肉跳、眼花缭乱。
其实,当一个人有摆架子的资格时,他自然就不必摆架子。摆架子无非是想抬高身份,当人人皆知这个人的身份高时,他何必再借摆架子来抬高自己?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所以,凡是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姿态摆架子的人,只说明一点:他的身份不够高,而且他自知如此,十分自卑,所以才要借摆架子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让人更加看不起。摆架子者可能也知道,但苦于自己身份不够,不摆也不行,只好硬着头皮,真是辛苦。
所以,摆架子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那些人虽然十分辛苦,也值得同情。
(科荷摘自山东画报出版社《处世之道》一书,王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