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
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在江苏的创造性实践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江苏的实践,深刻体现在江苏人民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抓住三个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江苏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经验,给我们诸多深刻的启示。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江苏实践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摆脱贫困、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一个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30年来,正是在这样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江苏人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进行着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是他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始阶段的形象概括。邓小平到江苏苏州调研的1983年,正处于小康社会的构想从初步形成到具体化、体系化的关键时期。苏州实践所展示的丰富内容,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设想到实施、从愿景到现实的质的飞跃。
(一)“小康之家”: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之路
源于《诗经》的“小康”,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小康”仍然只是数亿中国人的一种美好企盼。当时的现实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而且80%是农民,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战后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下,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大陆周边“四小龙”迅速崛起。面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邓小平深刻地思考这样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中国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路在何方?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237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用来表示我国脱离贫困但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生活水平处于人均1000美元左右的那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即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经阶段——“小康之家”,展示了到2000年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前景。稍后,邓小平提出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用两个十年实现“翻两番”,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这一设想,作为战略目标写进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
(二)邓小平苏州之行对小康社会思想的升华
1983年春节前夕,党的十二大闭幕不久,邓小平踏上江苏大地,并赴苏州考察。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鲜活实践,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依据。
苏州之行极大地增强了邓小平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邓小平带着这个关系国家前途的战略问题来到苏州。他听了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负责同志充满信心的汇报,非常兴奋,回京后在同外国朋友的一次谈话中欣然宣布:“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2]66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引领下,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苏州之行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蓝图从考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发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概念。在苏州,邓小平认真听取苏州同志的汇报,非常详细地看了16份典型材料。回京后,在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他详细介绍苏州农村的新气象:“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2]24-25这里,邓小平第一次以“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社会的整体水平与全面的进步状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为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苏州之行让邓小平确认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社、队工业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邓小平在调查中发现,苏州社、队工业的快速成长,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3]在这里,邓小平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不容置辩地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一个令人向往、鼓舞人心的目标。进入小康社会,贫困的中国将一变而为小康的中国。实施这一战略,既显示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又在发展战略上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映了全国地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对人类社会巨大贡献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设想在江苏的实践,深刻地体现在江苏人民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抓住三次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的版图上率先展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一)江苏迈向小康目标的三大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与全国一样,既有过斗志昂扬、高歌猛进的发展阶段,也有过大起大落、屡遭挫折的停滞不前时期。到197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249.24亿元,人均430元,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总体上仍然处于贫困阶段。为了改变现状,苏南地区人民群众依托上海的工业优势,自发地办起了社队企业,使这一地区成为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伟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源地。粉碎“四人帮”后,省委因势利导,要求各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得到中央肯定。1979年9月,党中央明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江苏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冲破种种束缚,大力发展以城乡市场为纽带、以集体经济为载体、以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强有力地启动了江苏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到1987年,全省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 GDP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要求。它标志着江苏人民从此摆脱贫困,实现了向温饱的跨越。
1990年初,邓小平倡导和推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成为全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江苏意识到这是加快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立即作出了呼应浦东,“三外”(外经、外贸、外资)齐上的部署。苏南地区又一次站在跨越发展的平台上,抢抓机遇、创新创优,走出了自费开发的“昆山之路”,创办了与新加坡合作高起点开发、吸引国际资本大规模集中投资的苏州工业园区,从而带动了全省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工业园的建设热潮。江苏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小康进程大大加快。1993年人均 GDP就在198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1994年,对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16项小康指标,全省以省为单位基本实现小康,到20世纪末,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了总体小康。
进入新世纪后,江苏根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起了向“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更高水平小康目标的新一轮冲刺。为了迈向更高的小康社会平台,省委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订了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值。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省委认识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动江苏发展的第三次重大机遇,必须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举全省之力实施“沿江开发”、“沿东陇海线开发”和“沿海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改变城乡面貌,努力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随着调整措施的贯彻落实,全省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到2007年底,江苏人均GDP就达到了4462美元,邓小平关于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4000美元的设想,在江苏提前40年成为现实。到2008年底,苏南已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且有13个县级市(区)以县为单位达到了省定全面小康标准。苏中、苏北发展态势良好,苏中海门市率先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全省人均GDP达39622元,折合5705美元。全面小康的25项指标中已有21个提前实现,3个达到时序进度,仅1个指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稍有差距。今天,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向更高水平小康跨越的江苏,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江苏全面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江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在全国勇立潮头、世人瞩目。
——城镇居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过多年努力,到2008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80元,折合269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折合1059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63.9倍和46.5倍。城乡人民生活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方向转变,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1%、62.3%下降到37.9%和41.3%;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6.1和4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8和35.2平方米。全省农村行政村基本实现“七通”(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至2007年底,城乡每百户居民分别拥有:彩电161和122.6台;电冰箱96和44.6台;洗衣机101和82.1台;空调141和31.1台;移动电话149和117.2部;家用电脑59和5.5台,小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充分就业格局基本形成,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通过经济的迅速发展,江苏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79年的5.4%降至2008年的3.25%,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突破百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目标。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全省由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66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全省从业总人数由1978年的2777.7万人增加到4618.1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840.8万人。工业化致富了农民,务农与务工收益悬殊的矛盾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08年,江苏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33∶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比全国高出14个百分点。全省高校由1978年的35所增加到2007年的121所,招生数由3.41万人增加到45.5万人,在校生由6.05万人增加到156.9万人,这几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极大提高了全省人口文化素质。目前,全省每万人拥有医生数15.6人,床位数26.8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60.8%和41.1%,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宽带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99.9%,全省74%的城市街道、73%的农村乡镇建成体育活动中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2008年,各地城乡低保标准普遍比上年末提高30~4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36个县(市、区)展开了试点,即将在全省推开。在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升的同时,全省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三)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开始了新起点上的征程。江苏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兄弟省市、同人民群众殷切期望相比存在的差距,看到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民生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江苏应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的嘱托,正成为江苏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已成为全省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强有力地推进着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
当前,江苏正借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机,在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下大力气改善环境、改善民生的同时,大力培育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传感网等六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形成较好基础,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三年后,六大新兴产业将有可能占到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25%。他们同时围绕制造业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满足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邓小平同志当年肯定的江苏小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相信,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措施的逐步落实,江苏经济社会将向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目标,江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江苏用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5.8%人口规模,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5.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到全国的1/4以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城乡居民生活富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江苏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成功实践的印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江苏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经验,给我们以下深刻的启示: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抓住机遇发展生产力
江苏在实践中认识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从贫困向现代化跨越进程中,准确认识并及时捕捉机遇,是极为重要的前提。人们常用“千载难逢”来描述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江苏之所以能够使小康社会建设始终率先走在全国前列,首先就在于牢记邓小平视察苏州时的嘱托:“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2]25以及后来他对江苏提出:江苏的发展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善于抢抓机遇:第一次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机遇。苏南抓住对内放开搞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被人称道的“苏南模式”;第二次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江苏抓住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外贸,兴办开发区,开创了外向型经济或开放型经济的新局面;第三次机遇是民营经济大突破的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结合乡镇企业改制、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的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次发展机遇,江苏实现着由南至北、由内到外、由农到工、由低到高,一次次历史性发展,一次次重大突破,无不得益于江苏人的机遇意识和抢抓机遇的胆略。
(二)不断改革所有制结构,突破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邓小平对江苏乡镇企业以及所有制探索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江苏人民坚持改革的信心。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苏南模式”,是江苏人民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走在全省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前列的苏南,始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按照邓小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教导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6。坚持以改革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从摆脱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更高水平的小康,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超越自我,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使得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在所有制结构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形成了从单一所有制结构到以开放为基础的外资、民资和股份制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今天,无论是昆山的台资高地、无锡新区的日资高地,还是常熟、吴江的民营经济,以及“江阴板块”的股份制经济,“新苏南模式”竞相发展的局面,推动了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梯度式的快速发展。
(三)走共同富裕之路,推动协调发展、服务全国大局
江苏始终牢记邓小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1]16的教导,坚持富民强省,始终不渝地造福于全省人民的共同福祉。针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制定富民优先的政策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百姓富、地区富、城乡人民共同富。把发展经济与发达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利益兼顾起来,把先富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让全省人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江苏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满足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提供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江苏始终牢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中全国两个大局的大思路,即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1]277-278坚持服务全国大局。多年来,江苏在迈向小康之路进程中,自觉以“全国人民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为行动指南。随着小康建设进程的加快,江苏对全国的贡献率也在提高,从对口支持西藏拉萨、新疆伊犁到四川绵竹灾区的重建,江苏不仅拿出巨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的贫困地区,而且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在全国许多省份都洒下了江苏一批又一批支援欠发达地区干部的辛勤汗水。
(四)坚持经济市场化发展取向,毫不放松政府宏观调控
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江苏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以邓小平“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们过去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为指导思想,[1]277-278不仅把推进市场化改革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且,始终牢牢把握住市场化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经济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的角色。
“强市场”并不是“弱政府”的代名词。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中,苏南地区的一些乡镇政府开始由站在一线直接组织管理经济的位置退下来,从竞争性领域和垄断性领域退出来,把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交还给企业。但是,政府的作用没有因此而减弱,而是其作用的范围和方式发生了变化,着力于组织企业和管理市场。一方面组织和发展各类市场,使其达到现代水平;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引导企业上市,发展企业集团。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尽量地扩散本地区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尽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外地资源流向本地。今天,在引领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上,地方政府作用的着力点正由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有作为的政府和较为发达市场有机的结合,是整个江苏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有力有序、顺利推进。
(五)探索经济国际化战略,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
按照邓小平“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的指示,[1]91江苏从本地实际出发,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江苏两头在外,小康社会建设发挥地处沿海和长三角地理优势,不断探索经济国际化之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为江苏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服务。在“两个率先”的实践进程中,江苏创造了以开发区建设引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经验。世界500强企业差不多一半落户在江苏,形成了园区经济为主体的高端产业布局和集中发展态势,企业走上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经济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也许有人认为江苏外资比例过大、经济外向度过高。但是,我们从全国来看,江苏是全国大局中的一部分,江苏经济国际化也只是全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它只是从本地历史、人文、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走了一条适合省情、民情、社情的科学发展之路。
(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开拓创新型经济发展之路
从温饱走向总体小康过程中,江苏曾经有过一段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初期。但在进入总体小康建设阶段,干部群众逐步认识到,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可持续性,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必须选择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省委的倡导下,全省各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进知识经济发展,实现“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不断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邓小平在江苏苏州视察时就指出:“江苏多年来是比较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的,对知识分子使用得比较得当。”[2]25在邓小平思想的鼓舞下,江苏始终发挥人文荟萃、科教文化发达的优势,提出人才强省战略,着力营造高度重视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围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构筑江苏人才高地。为了尽快培养出大批人才,江苏还提出了科教兴省战略。近十几年来,用于教育和科研的财政收入支出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增长,各类专业技术机构数量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存量不断扩大,逐渐夯实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的基础。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推动着江苏走上创新型经济之路,为江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七)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面开展“五大江苏”建设
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是江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逐步深化的过程。邓小平视察苏州市就肯定了江苏小康社会建设成就不仅仅表现在人民生活方面,而且在城乡统筹、城镇就业、中小学教育、文化卫生、公共福利、人的精神面貌、社会治安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步。[2]24-25多年来,江苏省委始终在实践中践行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转变,从单一强调经济建设指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转变。把和谐社会建设置于统领的位置,把“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确立为构建和谐江苏的五大载体。着力建设法治江苏,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深入创建平安江苏,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文化江苏,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动力;积极构建诚信江苏,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努力打造绿色江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五大江苏”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的创造性探索。
(八)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的党,……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使我们能够胜任对于整个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巨大领导责任。”[1]273江苏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重点围绕科学发展深化认识,按照“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把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实利益问题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使得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方向明确。重点围绕“强基工程”创新举措。农村党组织着力提高富民本领、积极实施“双强工程”;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影响力、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区党的建设在着力于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居民;机关党的建设着力于机关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重点围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新制度。在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试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江苏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的最根本保障。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实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江苏就一定能够提前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就一定能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课题组成员:黄文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王庆五,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孔陆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彭安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唯实》杂志副总编、教授;谈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孙文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邬才生,周国平,王炎炯.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构想与苏州的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17.
责任编辑:黄 杰
book=4,ebook=216
A849.1
A
1004-1605(2010)05-0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