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本溪 117000)
吸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1]。有研究显示,吸烟者COPD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2~8倍[2],约15%吸烟者最终将患COPD[3]。对吸烟者,特别是无症状吸烟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可以早期发现吸烟引起的肺功能异常,提高人们的戒烟意识。本文通过研究吸烟与非吸烟健康者肺功能的比较,探讨吸烟对肺组织的损伤机制,为戒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6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健的健康者161例,分两组进行观察。吸烟组81例,其中,男52 例,女 29 例;年龄 31~70 岁,平均(42.6±7.2)岁,吸烟支数278~861支/年,平均370支/年。非吸烟组80例,其中,男 35例,女 45 例;年龄 31~70 岁,平均(41.6±8.2)岁。 所有受试者均无职业粉尘、气体接触史,排除慢性心肺疾病,近4周无感染及服药史。入选两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为正态分布。
测定仪器:MedGraphics 1085D肺功能仪(美国),所有测试者均在2008年7月~2009年6月完成,参考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的技术和方法[4]。测定指标,①肺通气量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比值、Gaensler 1秒率(FEV1/FVC%)。②小气道指标: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对象中, 吸烟组中 FEV1、FVC、FEV1/FVC、MMEF、FEF50%、FEF75%均低于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x±s,%)
吸烟是引起COPD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但多数吸烟者在无症状时不能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本文通过对吸烟与非吸烟健康人群肺功能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吸烟对肺脏的损害进程。本研究显示,在健康人群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FVC、FEV1、FEV1/FVC 及 小 气 道 指 标 FEF50%、FEF75%、MMFE均明显降低,以小气道改变显著(P<0.01),提示健康吸烟者肺通气功能较非吸烟者在不同程度地下降,且以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损害为主,这与其病理生理特点相符合。小气道为内径<2 mm的细支气管,分支多,横截面积大,气流阻力小,使香烟中所含有的烟碱(尼古丁)、烟焦油、亚硝基胺、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易于聚集在各级细支气管内。这些毒性物质可以激活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同作用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痉挛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管腔狭窄和阻塞[5-6],且在吸烟者肺实质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这些炎性细胞可释放白介素28(IL-28)、IL-26、LTB24 及肿瘤坏死因子(TNF-2α),引起气道内膜炎症,致周围气道纤维化和结构重塑,气流受限不可逆[7]。
健康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均明显降低,提示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吸烟者肺功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肺功能检测可以在气道疾病早期对气道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因此,笔者提倡把肺功能检查纳入健康体检中,以提高人们对疾病早期的认识,提高戒烟意识,减少COPD的患病率。
[1]Rachet B,Siemiatycki J,Abrahamowicz M,et al.A flexible modeling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component effects of smoking behavior on lung cancer[J].J Clin Epidemiol,2004,57(10):1076-1085.
[2]郭武,张孝彬,廖秀清,等.吸烟对中年男性肺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6,27(8):806.
[3]Sherrill M,Lebowitz MD,Burrows B.Epidemiolog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 Chest Med,1990,11:375-388.
[4]陈莉,赵明,韩少梅,等.河北省正常人群肺功能检测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4):463-466.
[5]丁东杰.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及与慢阻肺和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J].实用肺科杂志,1998,5(4):1-3.
[6]王悦虹,白春学,毛翎,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气肿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4):276-279.
[7]曹国强.中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3,32(7):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