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2010-05-29 06:02陈永华王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输液管滴管输液器

陈永华 ,王晓华,张 莉

(1.江西省于都县卫生技术培训学校,江西于都 342300;2.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于都 342300)

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排气是否成功影响着输液操作的其他环节和进程。笔者经过近两年的临床观察及对比实验,认为大批量“开放式排气法”可从排气环节上通过节省时间、高效率来弥补上述不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9年9月住院患者需静脉输液的当日长期医嘱第一组药物,同厂家、同批号的7号头皮针输液器,秒表,同一高度的输液架。

1.2 方法

由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一名高年资护理人员按传统排气法、开放式排气方法分别作静脉输液排气50次,3名高年资护理人员共同评定排气效果,结果以2人及2人以上持相同意见为准。

1.2.1 准备 将当日长期医嘱第一组药物配好后,集中放在护理车上,备好碘伏瓶及棉签,检查好所需输液器,做批量排气操作。

1.2.2 排气方法 ①开放式排气法。将用物推车至床旁,“三查七对”后,常规插入输液器,不关闭调节器,旋紧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右手倒握输液瓶及莫非管,挂瓶于输液架上。左手持过滤器,将“回形”包装的滴管自然分离出来。让滴管内液体满 1/2~2/3 时,再慢慢将滴管回转成 135°~150°角倾斜[1],让液体从滴管流下,同时将终端过滤器及乳头垂直向上,当液体流至头皮针软管时,立即关闭调节器。②传统式排气法。按常规输液方法全部插入输液器,关闭调节器,旋紧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将护理车推至病房,“三查七对”后,挂瓶于输液架上。倒置莫非管,待液体流入滴管的1/2~2/3处时,折叠滴管根部的输液管,迅速转正滴管,放松折叠处,打开调节器随即顺提上举滴管下段输液管,再慢慢放下,直至排尽输液管内空气,关闭调节器[2]。

1.2.3 排除标准 排气液体不能自然流入滴管,输液管漏气或因包装出现压痕、折叠者不纳入本实验。

1.2.4 评定标准 当液体流经终端过滤器、乳头到达头皮针软管时,立即关闭调速器,目测滴管下端输液管内、管壁、终端过滤器、乳头无气泡则为一次性排气成功。排气时间从挂管开始到关闭输液器为止。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排气效果比较

3 讨论

开放式排气法可节省时间。“开放式排气法”省去了关-开调节器的步骤,挂瓶过程中液体自然流入小壶,当另一手分离出“回形”包装的滴管后,液体也恰好流至小壶1/2~2/3处。方便、快速,极易控制,无需等待,不需多余动作,节省时间。批量排气时,单插单挂,不关闭调速器,不仅查对方便,挂管取物也很方便,安全可靠,故而能节省总排气时间。

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开放式排气法”整个排气过程中滴管呈倾斜状,液体先流经莫非管侧壁或液侧表面,再流向下端输液管就能间断达到缓冲其冲击力的目的,从而减少气泡的发生[3],即使水柱流入滴管时有气泡产生,也能使气泡浮在滴管液面上[4]。改变了挤压法和传统法排气过程中滴管呈直立状,其液体水柱呈直线迅速流入下方液面,产生较大冲击力,形成气旋及飞溅的液体而产生较多气泡,气泡随着气旋被液体带入输液管道中,致使管道内残留空气,难以一次性排气成功和导致排气时间延长的缺点。同时,终端过滤器、乳头垂直向上,充分利用空气密度小的特点,让液体缓慢均匀推动空气排出。此外,终端滤器垂直向上时,它的上半部即与头皮针衔接的一面形成四周低中间高的模式,容易收集空气,也为空气顺利排出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5]。

综上所述,改良法排气速度快,一次排气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符合省时省力的操作原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长英,李芳凤,蒋贤菊,等.静脉输液不同排气方法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23):2123-2124.

[2]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24.

[3]冯银解,陈春兰,曹红燕.倾斜式静脉输液排气法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698.

[4]李秀丽.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7):96.

[5]马丽锋,胡国芬,方芳.减少微量空气的排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52.

猜你喜欢
输液管滴管输液器
滴灌浇花器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牙签变星星
对“渗透作用”实验的拓展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的创新改进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