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元春,马儒清,伍小燕,赵师遴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具有药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1]。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TCMT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TCMI的临床使用及管理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对我院2005~2009年TCMI的使用情况作一分析,旨在了解TCMI的应用现状,探讨其用药特点及趋势,为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5~2009年TCMI的用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出库金额等。
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费用(DDC)作为评价指标。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2]、《常用药物新用途临床大全》[3]和药品说明书进行分类,并确定各药的DDD值。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DDDs=某药的年用量/该药DDD值,同一药物不同规格因年用量不同,需分别计算各DDDs并相加,即得该药的总DDDs。总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C=某药销售金额/该药DDDs[4,5]。年均增长率=[(截止年份数据/起始年份数据)1/(止年-始年)-1]×100%。
各年度TCMI和中成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5年来我院TCMI和中成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3.05%和39.12%,均占较大比例。TCMI和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超过药品总销售额的增长率。
表1 各年度TCMI和中成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统计Tab 1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sum of TCM injection in total consumption sum from 2005 to 2009
各年度各类TCMI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增长率统计见表2。
表2 各年度各类TCMI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增长率统计Tab 2 Consumption sum,constituent ratio and annual incremental of TCM injection from 2005 to 2009
由表2可见,活血化瘀类所占比例连续5年高居首位且逐年增大,并保持34.4%的年均金额增长率;益气扶正类、清热解毒类的销售金额也有较大增长,而其它类的销售金额呈下降态势。
各年度各类TCMI的DDDs、DDC统计见表3。
由表3可见,5年来TCMI总DDDs增长较快,活血化瘀类DDDs保持首位,列于其后的依次为益气扶正类、清热解毒类和抗癌类。活血化瘀类DDDs居高是因为此类注射剂处方来源可靠、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抗癌类TCMI的DDC在5年中排名第1,这是由于该类单价较贵。
表3 各年度各类TCMI的DDDs、DDC统计Tab 3 DDDs and DDC of TCM injections from 2005 to 2009
5年来TCMI总DDC呈增长趋势,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的DDC 2009年较2005年分别增长83.61%和102.66%。抗癌类、益气扶正类的DDC呈下降趋势。
5年来,销售金额排序前15位的品种占TCMI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7.08%、88.47%、89.51%、87.61%、88.14%,说明排序前15位的销售情况在总TCMI中占主导地位。各年度金额排序前15位的TCMI统计见表4。
由表4可见,各年度TCMI金额排序靠前的主要有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疏血通注射剂、丹红注射液等。每年金额居前列的主要是活血化瘀类和益气扶正类,抗癌类相对较少,清热解毒类最少。
各年度DDDs排序前15位的TCMI统计见表5。
由表5可见,每年DDDs排序前5位的主要是金额前5位的益气扶正类、部份活血化瘀类的品种再加上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DDC排序前10位的品种大多数未进入DDDs排序前10位。说明我院医师在使用药物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疗效、药品价格等因素,对价格偏高的TCMI,DDDs会降低;而对价格偏低的TCMI,DDDs会增高;价格适中、疗效确切的品种DDDs高。
灯盏花素注射剂DDDs排序稳定在前3名,2005、2006、2008年排名第1位。该药具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在心血管科、肝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周围血管病科等科室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活血化瘀同类中DDC较小,呈下降趋势,DDC年均增长率为-12.8%。
生脉注射液连续5年DDDs进入前3位。该药具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有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等作用[2],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一起使用有增效作用,能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7]。在扶正益气同类药中DDC较小,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99%。
清热解毒类中部分品种如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因临床使用中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越来越被谨慎使用。注射用穿琥宁因发生过严重的不良反应使DDDs快速下降。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的DDC在同类品种排位靠前,但因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一直被我院应用,销售金额所占份额保持稳定。柴胡注射液有退热之功,5年平均DDC为0.41元,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不良反应少,在我院一直使用。说明医师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的结构较合理。
表4 各年度金额排序前15位的TCMI统计Tab 4 Top 15 TCM injection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from 2005 to 2009
表5 各年度DDDs排序前15位的TCMI统计Tab 5 DDDs and DDC of top 15 TCM injections in the list of DDDs from 2005 to 2009
银杏叶提取物由于价格下调,DDDs由2006年的第13位上升至2009年的第6位,DDDs年均增长120.96%。
我院为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用药情况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对我院TCMI的用药情况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省TCMI的用药特点和倾向。总体来看,我院中成药的用药比例稳中有升,符合我院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用药特点。2005~2009年TCMI用药金额逐年增多,说明临床应用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TCMI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证明用药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在一些急重症、慢性病、心脑血管、感染及肿瘤的辅助治疗方面显示其独特的治疗优势。5年来共涉及49种TCMI,有28种被连续使用,品种逐年减少,说明临床应用注重TCMI的安全,逐渐淘汰一些不良反应较大的品种。从付费方式看,“医保”药品所占比例平均为84.48%,“新农合”药品所占比例平均为89.52%,结构合理。
我院TCMI应用基本合理,不存在求新、求贵现象。但应注意临床应用的安全,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TCMI的选择和使用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静脉给药的应加强监测。应注意TCMI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避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1]高素珍,张志刚.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药房,2008,19(18):1439.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S].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297.
[3]庞国明编译.常用药物新用途临床大全[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58.
[4]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5]李大魁,张继春,杨根治,等.医院用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J].中国药房,1996,7(2):71.
[6]丁润芳,李正翔.灯盏花素制剂的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9,21(2):60.
[7]李海兰.生脉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