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祥雷 编辑/于翔汉
珠江流域的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外来移民,是从中原一带迁徙而来的苗族。
苗族姑娘身着节日的盛装参加巡游活动。 摄影/秦刚/CFP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跨国民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苗族人口有1200余万。其中,我国有894万(2000年的统计数字),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区。其余200多万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国、德国、圭亚那、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
苗族曾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对祖先的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
“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以此祭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苗族传统女装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苗族女子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苗族居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油茶、油桐、漆树等经济林木业。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等等,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踩花山节、姐妹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一般在秋后举行。
节日这天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耕牛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吃过早饭,盛装的苗族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响起铜鼓声,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游方”,即男女青年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其中以芦笙舞最为普遍,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苗族人都会跳起芦笙舞,场面热闹,气氛感人。
苗族还拥有古老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诸如神话、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以及歌舞、绣织等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苗族人民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也颇有造诣,如刺绣、编织、彩绘、蜡染、雕刻、剪纸等都各有特色。
独龙节上的苗族同胞摄影/龚小勇/CFP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
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则有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这一仗即为著名的“黄帝战蚩尤”。这是中国盘古开天地之后,在远古传说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也最为残酷的一次兵戎相见。
这次血流漂杵的战争太久远了,久远得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也都无法窥探其真相,只有涿鹿之地的蚩尤墓,让后人无法否认这段将信将疑的传说……
在残缺的史料中,还可以理出这场战争的大致过程:
蚩尤先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蚩尤死后,蚩尤的九黎集团残余,也就是后来的苗族的先民们,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漫长的迁移之路。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迁移。这次世所罕见的迁徙,几乎伴随了整部苗族史。
迁徙不仅影响了苗族人的生活,而且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在苗族文化中,根深蒂固地存续着这种“迁徙文化”。苗族的服饰、歌舞和习俗,都记载着苗族的千年迁徙史。在苗族丧葬习俗中,有一个重要的礼仪,这就是人过世后,要由族内的巫师,在其灵柩前吟唱“指路歌”或吟诵“指路诗”,告诉亡灵从迁徙而来的原路返回,返回故乡,与祖先会合……
在贵州关岭一带的苗人中,至今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这一路迁徙,是走走停停的。
大约在尧舜时代,南迁的九黎在江淮、江汉和洞庭、彭蠡间形成了新的部落集团——三苗。随着尧、舜、禹不断大规模征伐,三苗集团也不断削弱和瓦解,被迫向西南山区迁徙。到夏、商、周之际,苗人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集团,这就是史籍上所载的“荆蛮”。
苗族的传统民俗歌舞一直吸引着各地游客。 摄影/黎明
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平寨村,苗族同胞举行传统的独木龙舟节上的商人 摄影/彭年/CFP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南方楚国势力兴起,不断向苗族征伐,开拓疆域。于是,苗族继续向西南迁徙。到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人因居地而被称为“武陵蛮”和“五溪蛮”。武陵指西汉初建立的武陵郡,包括现今的湖南常德地区、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以及黔东、重庆南部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县(市)。五溪地区基本上同武陵郡相合,其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重庆酉阳、秀山,贵州部分地区和湖南大部分地区。
唐、宋数百年间的战乱,苗族断续被迫从武陵五溪地区继续由东而西,由北而南流徙。一部分从武陵山脉的北端向西,进入今贵州北部、中部、西北部和川南;一部分沿沅水而上,经湖南西南部,深入贵州东南、西南和广西境内;一部分南下进入广西,再由广西溯柳江北上进入今贵州东南部和南部,这一带统称为夜郎、牂牁地区。同时,苗人再向各地迁移,以至远达云南。
元、明、清初,苗族一部分仍聚居在武陵五溪地区,大部分继续在向西迁徙,致使原夜郎、牂牁地区的苗族越来越多,并形成某些较大的聚居区。
同时,苗人又向云南各地迁徙,进入云南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经黔西北威宁一带迁入滇东北各地;一是经安顺地区由黔西南兴义等地迁往滇东南和滇南;一是经四川南部筠连、叙永等地南下进入云增东北威信、彝良等地。
清康熙中叶以后,由于清朝统治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和对苗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导致苗族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徙。其中主要是贵州境内的部分苗族进入云南,并经昭通、东川、曲靖、文山等地区向红河、思茅、大姚、普洱、楚雄等地,以至东南亚诸国迁徙。
倘若有文字,千年迁徙的艰难与辛苦,苗族人定会将其写成一部史诗。遗憾的是苗族人没有文字,他们只能将记忆演绎成口耳相授的传说和故事,甚至编织成服饰上的图案,代代传承。这些独特的历史承载,是苗族最为独特的文化,也是历经千年岁月而历久弥新的深刻记忆。
所幸的是,千年迁徙的苗族最后大部分定居在珠江流域。这里的高山大川,成为接纳风尘仆仆的远方来客。对苗族来说,宽厚的珠江流域是他们的最后家园,也是他们的乐土。
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其《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此言不虚,苗族作为蚩尤的后裔,作为战败的一方,一路被追杀,仓促逃生,翻山越岭,过了黄河,过了长江,不得安生,无处落脚。一部分逃到楚地的山林里,湖南的高山给了他们一些庇护;大部分继续南下,最后,在珠江流域停下了脚步。
珠江流域,真的是苗人的福地。
一路迁徙,漫长的走走停停。或小股分散,或以宗族为伍,他们在大山的皱褶里栖息生存,在云雾遮拦的高山之巅谋求生路。
从此不问秦汉,悠然开枝散叶;子孙顺山涧流水,渐渐遍布山谷。独特的经历,使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像苗族这样有这么多的分支,有这么纷繁绚丽的人文文化。
因此,史书上历来有“百苗”之说。
苗族如何成就“百苗”绚烂的人文奇观?究其原因,一是最早进入珠江流域上游地区的苗族先民,是零星、断续的,每一个散落点过了千百年后,就是一个族群了;二是迁徙地不同的人文地理,对苗族移民的影响。苗族先民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人文文化和周边族群的文化。这种融合,在不同的环境发生地各不相同。
所以,苗族的分支极为纷繁。有以服饰色彩分的白苗、红苗、青苗、黑苗等;有以头饰特征分的长角苗、歪梳苗等;有以裙子长短分的长裙苗、短裙苗;也有按其居住地分的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等。
独特的环境,高山的阻隔,形成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区域,久远的传承和当地周边族群的融合,便成就了自己这一支的人文文化。
被称之为千年“苗都”的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雷山县,这里居住着1200多户、6000余苗民,是全球最大的苗寨,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西江苗寨聚居在两座小山上,全寨共有吊脚楼2800余栋。这里的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依山势而成,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
西江苗寨的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堂屋又是迎客厅,亲朋好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
第三层一般用做存放粮食、杂物。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
西江苗族吊脚楼,是苗族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古老干栏建筑工艺,并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完善的,是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
西江千户苗寨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是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也是一道独特的民俗景观。
贵州省从江县的岜沙苗寨,居住着4000多苗人,是黑苗的一支,自称岜沙古苗。这里存续着3000多年的古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
直至今日,岜沙苗寨的村民们仍然穿着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男人们梳着小辫,头挽发髻,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
这些武器早已失去原本的作用,只是部族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岜沙的男人自称是蚩尤后裔,因先祖战败流落至此。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岜沙苗人养成了粗犷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
在岜沙,有无腰刀是识别英雄和懦夫的标志。岜沙苗人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一枝猎枪一条狗,一枝扛子朝山走。所以,至今岜沙男子还扛枪游走,眼神锐利凶猛如鹰隼,尚武好斗的上古遗风犹存,成为现今中国唯一一支枪不离身的苗人部落。
至今,岜沙人还保留着崇尚生态的原始观念。认为每一棵树都有一个灵魂,越是古老的树就越有神性。每当寨子里有孩子出生时,他们就在寨子里载上一棵幼树,让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一旦这个人死亡,就将这棵树砍掉,并在他的坟上再载上一棵树。这样,生命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森林的亲近,使得他们至今都能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在贵州六枝县梭戛乡陇戛寨,居住着古老而又神秘的一支苗族分支,约有有4000余人。他们就是奇特的长角苗。
他们常年隐居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深山中,土墙茅房,纺纱织布,仍过着神秘而古老的部落式生活,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人们头上的长角装饰:男女头上都戴木角,在木角上再盘上长发,形成沉重巨大的头饰。
黔东南巴沙苗寨至今还保存着镰刀剃头的风俗摄影/黎明
特别是妇女们的头饰,重者近达十公斤,轻亦三五公斤。这些头饰,皆横一竖二,干净利落、牢牢地稳置头顶,就像生在头顶上似的,他们也因此得名“长角苗”。
从前男女不分,都带头饰。今天,男青年已经不戴头饰,只有到了跳花坡或其他节日庆典的时候才戴。平时,只有女孩子戴角。未嫁人的姑娘通常会在发饰后戴花,以示自己仍名花无主,鼓励男子们前来示好。
每年的正月初十的跳花节,是整个跳花坡活动的高峰。姑娘们在节日前后都瞪大眼睛,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抓着对方的手臂,任凭周围的人怎么笑也不肯松手。如果姑娘若有迟缓,看上她的小伙子就会使个眼色,让同伴一拥而上,将对方从人堆里“抢”出来拉起走。双方若是有意,则约好时间和地点,等到天黑的时候,小伙子便吹起三眼箫或口弦琴,邀他的心上人出来晒月亮,开始一段浪漫又温馨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