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满天
一日,我走在大街上,碰见一对盲人老夫妇,一个弹弦一个唱曲。这样的流浪者三餐不继,让我心生怜悯。我把手伸进兜里,想给他们两枚1元的硬币。可是硬币没找出来,却拽出一张50元的纸币,50元就50元吧——对他们来说也算一笔巨款,也让我体验一把当富翁的欣喜,这有什么不可以?
然而我的理智一下子惊醒,对我高喝:疯了你!50元钱你想一下子都给他们?于是,我又开始四处翻找,结果翻出一张10元的。这回总可以了吧?可是当我要把钱放进铁盒子里时,理智再次对我喝止:慢着!你有一大家子要养,捐10块,真当自己是散财童子啊你?把硬币找出来!
于是,我又开始乱翻一气,指望从哪个旮旯缝里揪出这两枚隐身的小贼。可是,翻出来的却是一枚1角的硬币。这可把我窘死:好歹也是吃饱穿暖的有业人士,1角钱?人家好意思接,你都不好意思给!
最后,当我真的翻出一枚1元钱的硬币,我已经走过他们的身边,呕哑嘲哳的声音听上去如此模糊无力,再回头已经太迟。他们没有得到惊喜,我也没有收获欢欣。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穷。
为什么不把那50元钱给他们呢?可是,这种“冲动”却被我一贯省俭吝啬的思维方式阻止。这种思维方式有一个理直气壮的名字,叫“三思”。它是直觉和“冲动”的死敌,向来以杀死它们为己任,全然不顾它们其实是头脑里诞生出来的。崭新的、真实的、宝贵的新思维,更不会管我在这个新思维的支配下,会逐渐变得更加善良,更加慷慨,更加通情达理,更加清洁净美。
所以,由不足变有余,有时不用改变世界,只需改变思维,让那种“三思而后行”的思维方式见鬼去——事实上,孔老夫子早就让它“见鬼去”了,我们却一直抱着谬误当真理。《论语》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鲁国大夫,办事谨慎,喜欢想来想去,在惨烈的政治斗争中束手束脚,犹犹豫豫。所以孔子说他“再,斯可矣”,意即:思考两个转儿就可以了,别想那么多回啦。
要警醒啊,一旦有机会到来,就要赶快行动,行动的次数多了,“三思而行”的想法就会被踢飞,全新的人生就此开启。
我们的脑子充塞了别人硬塞给我们的旧思想,我们被它禁锢得像个蚕蛹,行不敢行,动不敢动。你看李叔同,他追寻自己所追求的境界而去,未必真是三思而行,倒恐怕是迈开第一步再说,然后,第二步、第三步,也就自然而然地跟上去了……
所以,原本认为自己是坏人的,马上做一件好事给人看;是失败者的,马上追求一次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功;是穷人的,马上请别人一起分享你的面包;是卑微的,马上拒绝一次大人物的“赏脸” ……一次,两次,十次,百次,这种崭新的、积极的、乐观的、美好的、有尊严的思维,就成为你固定的人生范式:我是好人,我是成功者,我是富翁,我有尊严……
你看,就是这样奇妙,当我们的思维发生惊天逆转,世界也随之改变。每个人都可以在今生今世,现世现时,置身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