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钟
德国政论家、历史学家哈夫纳的回忆录《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写于1939年,描述了作者自1914年至1933年在德国的亲身体验。希特勒上台时,哈夫纳还只是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但他却认为,“我这个不足挂齿的小老百姓的琐碎的个人故事,正好道出了德国与欧洲历史上从未有人談论过的大事”。长久以来,那种以为“历史”只是由像希特勒、戈林这样的“历史人物”塑造的幻觉,不仅瓦解着普通人的自信心,而且也卸掉了“小人物”们身上的责任,摧毁了他们内心本该有的责任感和自省精神——既然历史不过是大人物呼风唤雨的代名词,其间罪孽再深,跟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有何相干?
其实,历史并非只是大人物变现了的宏图伟略。哈夫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读者,“真正称得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和决定,便发生在我们这些无名小卒之间、来自于每一个微不足道平民百姓的内心。”
这并非言过其实。
1933年2月27日,一向被纳粹党人讥讽为“废话屋”的国会大厦失火。28日,当局颁布了法令,暂停执行魏玛宪法中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条款,诡称这是“防止共产党危害国家的暴力行为的预防措施”。似乎国会大厦烧了,政府就理所当然有权采取“强有力的干预行动”。
对于当局的借题发挥,一般德国人居然“像绵羊似的乖乖就范”。当哈夫纳跟几个法院见习生一起讨论相关事件时,居然没有一个人质疑为什么“从此我们的电话交谈可以被窃听、信件可以被拆阅检查、书桌可以被外力强行打开,仿佛那根本就没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这种国民的政治不成熟,恰恰是希特勒肆意把事情“扩大化”实现极权的肥沃土壤。
面对纳粹步步紧逼,用哈夫纳的话来说,当时没有出现“有种”的举动,尽管在1933年3月5日那天,大多数德国人还投票反对希特勒。这些人都哪里去了呢?崩溃了。以至于希特勒上台还不到半年,就做到了颁布法律规定纳粹党“是德国唯一的政党”。整个过程,可谓是快刀斩乱麻,什么大波澜也没起。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维护极权统治的,绝非只是纳粹党人。一个并不感冒纳粹统治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纳粹统治的“群众基础”。比如,“好心”的街坊会跟你说:“先生,你可千万要小心了!你知道某甲出了什么事吗?”此时,极权政治的氛围是在善意中被强化的。
仅三两个恶徒兴风作浪,尚可救药;倘若人民崩溃了,谁来回天摆脱恶政?
哈夫纳和他的老父亲讨论过这个问题。哈夫纳说:“照目前的情况看,只有外国才有办法拯救德国。”但父亲不同意这种观点:“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德国人想要获得自由的话,就应该自食其力来找出解决的办法。”儿子反驳道:“可是我们现在等于已经被五花大绑起来,你难道还找得到任何解决的办法吗?”父亲坦言:“我找不到。”无论是哈夫纳冀望于外国拯救,还是他父亲的绝望,都表明了当时德国人面对纳粹统治时的渺小无助感。怎样才能防止情势败坏到这种地步,如果败坏了怎么办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想自由幸福有尊严地生活的民族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哈夫纳1914—1933回忆录》
[德]哈夫纳周全译
新星出版社定价:36元
《新俄罗斯观察》
万成才 著
新华出版社
定价:42元
明年是前苏联解体二十周年。此时的新俄罗斯已经完成政治经济转型,重返国际大舞台。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重挫后,它正力争尽快消除后果,重新踏上复兴道路。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美]刘香成
[英]凯伦·史密斯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298元
一个现代上海是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也可以被视作现代中国形成的缩影。本书编著者为上海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一部完美的视觉历史中的现象。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
卜凡中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45元
回首改革开放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气候战争》
[美] 格温·戴尔 著
中信出版社
定价:38元
百年一遇的异常气候似乎变得越来越平常。这并不奇怪,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激化政治冲突,这场气候战争将是决定全人类命运的最后一场战争。
《云水集》
李靖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定价:32元
作者与艺林前辈交往、记事记言、鉴赏品题,深谙艺事,颇有古风;评影视、听音乐、谈小号、品茶,则又如一位时尚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