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涌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中国购买世界”的封面故事进行了大幅报道和分析:随着近年来的经济起飞,中国正在国际上掀起一股跨国并购狂潮,其目标从矿产资源到沃尔沃这样的名牌企业,几乎无所不包。今年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跨国并购属于中资所为。这也难免引起西方的紧张。美国不说,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并购都开始警惕,并不断设计对策防止其“战略性”企业落入中国之手。
诚如《经济学人》所指出,中国的并购潮,是中国崛起的自然现象,本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在国际企业中的环球投资比例计算,1914年和1967年英国和美国分别占了50%左右,中国目前的这个比例不过为6%。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有着大量的美元外贸盈余。这些盈余,多用来购买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但是,美国近年来滥印钞票,特别是最近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等于在自己的债券中灌水,直接威胁着持有这些债券数额最多的中国的利益。所以,中国的外贸盈余的使用,必须多元化,这包括用来购买掌握着原材料、技术和海外市场的巨型跨国公司。用《经济学人》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竞争,并不该在乎参与竞争的企业归哪个国家拥有。中国的资金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不仅不应该围堵,而且值得欢迎。
然而,从中国的立场出发,这样的并购狂潮也并非没有令人担忧之处。上个世纪80年代处于繁荣顶峰的日本,也曾因为大规模的海外并购而震动欧美。但结果是,随着资产泡沫的崩解,这种并购经常被沦为赔钱的买卖。当今中国的并购和80年代日本的并购背景当然不尽相同。特别是世界经济正处于谷底,此时下手多属于“兜底”战略。但是,许多分析家指出,中国因为并购过于急切,难免导致资产泡沫。
首先,资产的价格毕竟是市场确立的。中国参与海外并购的,多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受到国家银行支持的大企业。中国最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国进民退的势头。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经常有政府背后支持,甚至成为政治任务,有时为了完成并购而不惜代价。另外,因为国有银行给这些企业提供了远低于市场价值利率的贷款,这种并购的资本成本就低到了虚假的程度。这当然使享受这种贷款的企业在海外并购时能比那些以市场价值的利率获得贷款的竞争对手出得起更高的价格。这就好像房贷的利率过低会催生房价一样,人为地把资本成本降到市场价值以下,则难免催生资产泡沫。
当然,就企业个体而言,只要拿到了人为低利率的贷款,并以此进行核算、竞争,在理论上并不会亏损。但是,这样的做法,破坏了资本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可能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伤害。道理很简单: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资本不管多么充足,毕竟还是有限的,给了张三就不能给李四。把钱以超低息贷给从事海外并购的企业,银行的回报太低不说,还会导致民营企业的资本匮乏以及普通消费者信贷的贫瘠。这样,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消费者信贷不足也直接妨碍着“拉动内需”。
最糟糕的,大概是这些低息贷款在并购过程之中和之后不能有效运作。当中国的企业买下了著名的跨国公司后,如何有效经营又成了一大问题。肯出大价钱购买国际知名企业,一大原因就是获取这种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经营和市场。但是,这些企业之所以优异、之所以为国内企业所不可企及,正在于人家是在一种不同的市场秩序和文化中竞争、成长出来的。如果不了解导致其优异的市场秩序和文化,买来的先进企业过几年也会退化。《经济学人》报道说,许多被中国并购的知名企业,在并购之后其内部的文化迅速改变。比如,西方的企业中员工在业务上和领导意见相左、并为此争执,是企业运转的正常部分。思想和创意上的竞争是超越企业内的等级的。但是,在中国的企业内,下属质疑、挑战领导的事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样,那些并购过来的公司的技术骨干,呆不了多久就另谋高就。留下来的也往往士气低沉,不过是拿着工资混饭吃而已。长此以往,并购过来的先进企业就将走向退化之途。
俗话说,借来的拳头打不了人。中国经济起飞三十多年,至今仍然缺乏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创新。于是,最便捷的创新之路似乎就是购买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著名国际企业。这种绕开市场竞争、以政府主导的创新之路,往往会在资本上饿死最有创新精神的中小民营企业,并使一些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在海外收购后患上“肥胖症”,效率迅速下降。所以,用行政手段和国家权力人为地创造竞争优势最终不能长久。中国的持续性发展,还要老老实实地靠市场。★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