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飞虎队老兵的抗日家史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33期
关键词:飞虎队杭州

杨 敏

因连续几场降雨,7月中旬的杭州多了些凉意。

浙江一院的一间老干部病房,92岁高龄的吴其轺在这里躺了五年。一个月后,随着他的老战友、89岁的飞虎队老兵彭嘉衡的去世,吴其轺成为美国飞虎队第五大队在国内唯一的幸存者。但他现在更多被人称谓的是:38号病床吴其轺。

这天傍晚,刚刚睡醒的吴其轺,见到前来探望的家人时,眼里泛出亮光。但他已基本无法言语,只能在有剧烈痛感时从嗓子缝里挤出低低的、囫囵不清的声音。

吴其轺的侄子,古稀之年的吴贤书携妻女、外孙前来与病床上的吴其轺道别。这是失散63年后叔侄第一次见面,这也是那么多年以来,吴贤书第一次真切地触摸到这个家族的血脉。

当年的吴家,是福建闽清的一个大家族,吴其轺的父亲吴銮仕是当地著名乡绅,在福建省《华侨志》里,仍留有当年吴家的印迹:“1929年2月,吴銮仕任闽清县华侨公会会长。”在如今的《福州市志》上,也有记载“1942年,吴銮仕在婆罗洲创建闽清华侨造纸工业社”。

在国将不国的离乱年代,吴銮仕让膝下九个子女均接受了高等教育,并先后将两个儿子送上抗日战场。

吴家长子吴其玉,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燕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曾担任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次子吴其瑞,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四子吴其璋,孙立人爱将,入缅作战牺牲;五子吴其瑗,福建协和大学毕业;六子吴其轺,飞虎队队员。

1951年4月11日,时年77岁的吴銮仕在镇反运动中被枪毙,理由是:杀过红军。

自此,吴家从荣耀的顶点坠落。

来自香港的秘密家信

杭州文三路一个闹中取静的社区,一套83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的普通住宅,是飞虎队老兵吴其轺的家。

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这一年,蜗居在杭州的吴其轺被媒体发现,吴其轺的美国飞虎队队友们纷纷前来杭州探望。在吴其轺和家人的申请下,浙江大学将原来分给吴其轺的56平方米的小二居换成了现在这套房子。这也是吴其轺自1954年被学校开除之后,政府给予他的补偿。

“父亲原名吴其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因觉得‘瑶为女孩子的名字,他自己将改‘瑶为‘轺。”吴缘这几年对外人讲得最多的,就是父亲的传奇。

1936年,18岁的吴其轺奉父亲之命,先后进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学习。1941年2月3日,在重庆白石驿大西别墅蒋公馆举行的毕业典礼上,23岁的吴其轺从蒋介石手上接过“中正剑”。

两年后,吴其轺从中国空军轰炸区航空训练班,转入美国援华空军14航空队第五大队,驻守芷江机场,军衔上尉。长达8年的抗战中,他对日作战飞行超过800小时,四次穿越驼峰航线,击落过5架日本战斗机、运输飞机,共获17枚奖章。

这些傲人的战绩背后,是吴其轺三次被日军击落,中弹数发,这导致他六十年来病痛缠身,如今伤口上还插着一根根冰冷的输液管。

1945年8月21日,吴其轺等人驾驶6架P-51战斗机在前面领航,将侵华日军的洽降专机押送到芷江机场。9月9日,他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第14航空队第5大队分队长,带领他的全体队员,坐在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的第一排。

战争中,吴其轺获得盟军总部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航空勋章”“单位集体荣誉勋章”。之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美国空军大学空军战术系留学的机会,学成后他去了台湾。

1949年,吴其轺在台湾接到父亲通过香港秘密转来的一封家书。父亲在信中写道:国民党之所以败走台湾,是因为腐败透顶!当年我支持你们兄弟参加抗日战争,今天,我希望你回到大陆,跟着初升的朝阳,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

父亲辗转抵台的嘱托让吴其轺诚惶诚恐,心绪难平。但仅凭自己的力量驾机起义,根本办不到。当时台湾方面为了防止飞行员投奔大陆,空军飞机只加少量的油,大约只能续航飞行30分钟。

1949年的一个冬日,吴其轺在美国空军大学时的同学、美国空军少将John带领他的轰炸机分队到台湾。吴其轺以随机到香港玩玩为由,顺利地登上了John的飞机,没有经过机场的起降检查,直飞香港。据说第二天,即传来台湾军方的通缉令:凡是看见吴其轺,格杀勿论!

1949年12月的一天,吴其轺终于从香港抵达北京。

俱往矣

从香港起义回到大陆的吴其轺,进入解放军北京空军南苑机场工作。但是,从这时起,吴其轺离他的飞行梦越来越遥远。

在机场工作的三个月里,他被禁止靠近飞机。

“他感到强烈的不信任,提出退出军队。”吴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后来被调到杭州之江大学图书馆当副馆长,工资135块,15块津贴,还分了小别墅。”

在吴其轺家里,仍保留着1954年的老户籍本。翻到吴其轺一页,上面写着:“职位:图书馆职员;特长:飞行。”

吴其轺喜欢写日记。吴缘拿出父亲1952年的日记本,扉页上有父亲用铅笔画的三架飞机。日记本中间一页,吴其轺画了美国飞虎队第五大队的标志,在旁边写上三个小字:俱往矣!落笔认真,一笔一划足见当时之慎重,似有与过去做个了断的意味。

1954年,吴其轺被学校开除,关进了监狱。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入狱的当天,组织上同意他和女同事裘秋瑾结婚。“实际是让他成家,怕他逃跑。”吴缘这样认为。

所幸裘秋瑾是一位处事谨慎的聪明女子,她保存了和丈夫自结婚以来的能证明身份清白的大量材料。

吴其轺这一关就是二十年,直到1974年才被放出来。“在1974年的释放证上,只写了名字,说是:年纪大了,回到原地。没有说被抓和释放的原因。”吴缘说。吴缘一直不知道父亲曾经参加过飞虎队。

这一年,吴缘17岁。他想知道父亲为何自他出生就一直不能回家,“但是他从来不说,我和我妈都只知道他曾经当过飞行员。”一旁闭目养神的老太太、吴其轺的老伴裘秋瑾用浓重的杭州方言插话:“他是怕连累我们。”

一直到抗战六十周年,国内媒体开始寻找飞虎队员,吴缘才知道,父亲是当年的飞虎队队员,参加过对日作战,解放后从国民党空军投诚起义归到大陆。

因为出身不好,吴缘兄弟常常遭到同学的殴打。

“我哥比我高两届,我们俩在一个学校,他在学校非常老实。他们要去打他,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打他,来打我。每天下课铃一响,我自己就站到树下让他们打。我哥毕业之后,我一个一个打回来,没有一个不被打的。”因为父亲的关系,吴缘只上了初中便辍学。

如今53岁的吴缘,身材高大,皮肤粗黑,脸上依稀能见到年轻时凶狠过的痕迹。“虽然受了很多苦,但我从来没有怨恨过父亲。我这几年留在家里照顾他,希望能帮他实现心愿。

2005年,吴其轺中风住进医院。吴缘离开和朋友合伙开的广告公司,回家专职照顾父亲。“这时我才开始接触我父亲和家族的一些事,搜集了许多家族的资料。”在吴其轺的家里,几面墙都贴满了父亲的老照片,许多照片来自美国和台湾。

等候六十三年的叔侄聚首

2010年5月,吴缘以吴其轺的名义,在网上发出寻人启事,希望有生之年能与四哥吴其璋的儿子吴贤书重逢。在杭州和重庆关爱老兵志愿者们的努力下,7月11日,吴贤书携全家从重庆来到杭州与叔叔一家团聚。

古稀之年的吴贤书,多数时候低头沉默。每每与他说话,他都仿佛从梦中惊醒。

1942年父亲吴其璋牺牲之时,吴贤书才两岁。他一辈子都在搜寻父亲的影踪。

“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两张照片,一张是父亲遵祖父之命,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军,照片上的父亲穿着一身雪白的中山服;第二张,是父亲在泸州防化兵军校时的全家福,父亲穿着衬衫和军裤,衬衫扎在军裤里。”吴贤书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在吴缘拿出来的厚厚一札照片里,有一张是一位躺在担架上的年轻军官。这是吴贤书见到的父亲的第三张照片,也是父亲的最后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摄于1942年吴其璋牺牲之时。照片为孙立人下令拍摄,后一直保存在台湾吴其璋的战友金森手中。

1938年,吴其璋遵父亲吴銮仕之命回国,进入黄埔军校十七期四川交通辎重学院专攻化学武器,之后被调入远征军六十六军孙立人将军的新编38师,任112团中校军官。1942年,吴其璋在入缅作战时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孙立人沉痛之际,下令厚葬。如今在缅甸的密支那,立有吴其璋之墓,刻“浩荡英风”四字。

1947年,吴贤书与母亲胡静美、姐姐吴惠玲三人被六叔吴其轺送回老家福建闽清。之后,一家三口又随母亲来到重庆,依靠母亲在重庆四十五中教书的微薄薪水生活。自此,他们与吴家失去联系。

文革开始后,因为丈夫曾是国民党官员,母亲被学校军代表软禁一个月,勒令交代吴其璋曾杀害过共产党员,是国民党特务的漏网之鱼。

为了证明父亲的清白,1967年,吴贤书和母亲开始跑公安局、民政局,寻找与父亲有关的蛛丝马迹。

“凡是能找的地方我们都跑遍了,后来在重庆市侨联,找到我父亲的南洋关系的一份材料。材料上证明我父亲曾在那里工作、生活过,但找不到联系人。那个年代你想找点材料,尤其是像我们这种背景的人,很困难。所以最后没有人能证明他杀过共产党,也没有人能证明他没杀过共产党。”吴贤书说。

今年7月来杭州之前,吴贤书之女、39岁的中学教师吴伟虹再次到重庆市档案馆,这次她终于拿到了一份与祖父吴其璋有关的档案材料。这份材料建档时间是1969年,是一份国民党军队培训班的通讯录。通讯录里,吴其璋名下“性质”一栏里写着“历史反革命”几个字。“但祖父1942年就已经牺牲了。”吴伟虹手里拿着这份档案,语气里含着不平与困惑。她认为有责任为祖父的事情向上面讨个说法,但不知道这个“上面”是谁,在哪儿。

在吴贤书携家人来杭州之后,吴缘随即打电话给远在福建闽清专修家谱的吴家后人,让他们将吴家走失的那一脉,完完整整地补写上去。 ★

猜你喜欢
飞虎队杭州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杭州龙井茶园
杭州西湖春色
杭州旧影
“飞虎队”如何做到兵不血刃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