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蔡定剑:他一直站在正义这边

2010-05-14 17:16茅于轼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44期
关键词:宪政假话正义

茅于轼

突然听到蔡定剑去世,顿时感到挫折和悲伤。很像多年前听到杨小凯去世那样。事先都知道他们患病,而且将不久于人世,但是真的噩耗来到还是感到突然。

蔡老师(我愿意跟大家那样称呼他)和我不是同行,他研究法律,我研究经济。但是我们经常见面,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大方向上一致的看法。他举办的一些会议会邀请我参加,我们举办的会议也请他出席。今年1月29日天则经济研究所还专门请他来所做了一次报告。他身体很弱,但还是答应了。单单是这次活动,就说明他追求真理,奋不顾身,至死不息的精神。是什么原因鼓励他那样努力奋斗?因为他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把全社会的事看成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的事。

那次他来天则经济研究所是参加我们的双周学术报告。他所做的报告题目是“如何推进公共预算改革”。这里涉及到国家的财政,有许多经济问题,是一个既有法律又有经济的题目,所以天则经济研究所请他来讲。大家知道蔡老师一生追求宪政的实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聚焦到公共财政预算的改革。他发现抓财政预算是实现宪政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国家的收入是从百姓所缴纳的税收得到的,钱来自百姓,百姓自然有监督的权利。他提到在许多别的国家里,民主的实现往往也是通过对政府财政的监督取得突破的。事实上在我国也确实有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且取得明显的效果。他看准了这一点,因此他致力于财政的公开化,透明化。进而希望通过对财政的监督实施政务民主和依法行政。这个理想是很有远见的,并且完全是可实施的。

蔡老师走到这一步,是多年来经验的归纳。他原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组秘书处工作,后来转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之职。多年来他追求宪政从未懈怠。作为法律专家,他非常明白中国的前途取决于民主和法治。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实施宪政。国家的治理要有规则,这个规则出于对人民权利的保护,而不是只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可是我们这个国家历来遵从的却是相反的原则,百姓要为政府的利益让路。就拿蔡老师在天则所演讲的题目来看,他一开始就说,政府预算应该让民众监督,可我们历来的政府预算是对百姓保密的。也就是说,政府根本没有义务让百姓知道政府预算,当然更谈不上让百姓监督了。这样一个颠倒的做法在中国已经实施了五十多年,百姓已经默认了,政府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要把这几十年的做法颠倒回来,谈何容易。

蔡老师心中充满着正义。对一切不平的现象他都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纠正。近几年不断有非法拆迁造成的冲突,按法律的专业分工来说,他是研究宪法的,拆迁的事不是他的专长。但是他一样挺身而出。正义感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最主要的精神。蔡老师一生追求的就是正义。正义是他工作的动力。其实,一切公共知识分子都有这一个共同点,坚持正义。蔡老师在主持正义时又不盲目,不感情冲动,而是用法律的逻辑去说服对方,用正义加善意去感动对方。所以他的工作绝不会给社会添乱,而是朝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所以他的工作总是非常有效的。

站在正义这边并不难,但是一旦坚持正义和自身利害冲突时考验就来了。比如,讲真话有时候是有风险的。你是屈从假话还是坚持真话,这是对自身利益的直接考验。恐怕大多数人会放弃正义。要不然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会有那么多的假话呢?又比如坚持正义会得罪许多人,多数人未必永远是正确的,你坚持正义就不得不得罪许多人,考验就来了。这一点我们非常钦佩蔡老师。他从不趋炎附势,从不说假话。他的一生刚刚正正。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所以我们永远要纪念他。★

(作者为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著名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宪政假话正义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假话种种
假话在狂欢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宪政思潮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改革的路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