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荣
“国家”和“国嘴”
有被称和自称“国家一级演员”者,在一次电视娱乐节目中回答“‘双十二事变是由哪两位将军发动的”问题时,不知所云。主持人提醒说,这二位都是大名人,一位名字中有一个“学”字,一位名字中有一个“城”字。这位演员于是答道:“张学友、郭富城。”
这样的“国家一级”,似乎有点儿愧对国家。其实我查了文艺界职称称谓,无论初级高级,都不见“国家”一词。“国家”云云,原来是一顶人们故意将错就错的桂冠。
“国嘴”,乃是“国家的嘴”的简称。从自称“国嘴”这方面来看,谁有这个资格呢?一个满嘴脏话的播音员不配;一个在台上拿自己爹娘开涮、逗闷子企图讨来观众笑声的相声演员也不配。从听者这方面说,比如我们这些老百姓,当然属于国家的人,也都有嘴,“国嘴”是代表了我们的嘴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授权上面这两种人代表我们了?尤其是,当他们嘴里吐出那些不三不四的“国语”时,他们还说代表我们,这简直是对百姓的侮辱和侵权!
小学生语言突显的世风变迁
流行语是世风的敏锐诠释,而世风之表象极易印证于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
有人考证,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生用“丰”、“阳”、“伟”字组词,答案多为“丰收”、“太阳”、“伟大”之类;而当下的小学生却把这三个字分别组成了“丰乳”、“壮阳”和“伟哥”。
我查了一下1996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和2001年修订本《新华词典》,均未及收入“丰乳”、“壮阳”、“伟哥”这类摩登词(或词组);而原来以“丰”、“伟”、“阳”等字打头或结尾的词,几乎都熠熠生辉。如今的孩子怎么会对后者熟稔异常,而对前者视而不见呢?
我想他们组出那样的时髦词,肯定是传媒和广告的语言强势盖过了课堂语文教学的缘故。当世俗的流行冲决教育堤坝之时,世风便浇漓若此了。
当代人的皇帝戏
毛泽东在“文革”前说过一句话:“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在“文革”中,这项“最高指示”被极左派拿来肆意整人,这在“拨乱反正”期间我们已经有所矫正。但是抛开极左派的歪曲和诬陷不说,“热心提倡封建主义的艺术”,总不符合共产党人的宗旨和时代精神吧。
不是说,文艺作品表现了皇帝,甚至只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事,就成了“封建主义艺术”。但是“皇帝皆贼也”,如今某些权威宣传阵地大肆编织皇帝或正经、或风流、或荒诞、或无耻的故事,极力抬高、美化皇帝,热情推崇、赞颂皇权,让现世老百姓觉得正是各个皇朝的“圣君”和“明主”才给我们的历史谱写了强国富民的“主旋律”(这提法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一位影视“大腕”的自诩),而当一个皇帝的顺民,又是多么地幸甚,这叫什么“主义”的艺术呢?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蹊跷。用毛泽东的话说,“岂非咄咄怪事”也!
客座教授
陈凯歌说:“浙江大学的书记请我当客座教授,我的性格使我不能说出‘玩去,不做这样的话来。这是一个荣誉称号,我的理解就是‘有空常来坐坐的意思。”
此前,颇有几个学问尚浅的“名人”被大学聘为兼职“教授”,而飘飘然者。
我因此特别敬佩陈凯歌。他其实很有学问,清醒是他最大的学问。
【选自《龙源期刊网》】
题图 / 垃圾节目 / 坎波(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