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江
虽然以入梦为主题的电影在好莱坞并不鲜见,但《盗梦空间》的成功之处,在于克里斯托弗·诺兰集大成地营造出一个呼之欲出的梦幻世界,并且构建出一整套无懈可击的游戏法则
《盗梦空间》在9月的中国电影院掀动了一场不小的波澜。一度被汹涌而来却又滥俗不堪的土产“暑期档”电影搞坏胃口的中国观众,忽然遭遇一部影像华丽而内涵丰富的好莱坞大片,都有些久旱逢甘露似的情绪亢奋。还在影片登陆内地影院之前,网上便已风传各种先睹为快者“剧透慎入”的观影指南,各个都透露出高智商的优越感,更有风姿迷幻的电影预告片昭示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气质。
在如此富于文艺蛊惑性的宣传攻势之下,众多原本对商业电影不屑一顾的资深观影客纷纷入彀,成为《盗梦空间》最热心的影迷与最积极的推介者。于是在短短八天之内,这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电影便突破上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关口,观众也难得地将讨论的焦点集中于电影本身,甚少有人去关注参演明星们的绯闻八卦。
《盗梦空间》在中国的热映,只是延续了它在美国的红火场面。这部被不少人誉为“神作”的影片一经首映,便成为各路影评人交口称赞的年度代表作。影片的故事情节说来并不复杂,由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科布(Cobb)专长于进入他人的梦境,窃取潜意识层面的商业秘密。作为被控杀害妻子的嫌犯,他无法回到美国看望年幼的子女。科布接受了一名日本商人的任务,率领专业团队,潜入法国某石油巨头之子的梦中,力争将解散家族公司的念头植入这位继承人的潜意识,为日本商人的企业发展排除障碍;作为回报,科布可以无碍地入境美国与家人团聚。《盗梦空间》的主要线索,便是表现科布及其同伙如何层层递进地深入盗梦对象的梦境深处,一方面引诱受害者确信其解散公司的行为纯粹出于自愿,另一方面,科布也要勇敢地面对并彻底化解与过世妻子之间的恩怨情仇。
开创性地建构梦境
曾经以《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令全球电影观众震撼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近年来在好莱坞大放异彩的新生代导演。这位生于英国伦敦的“70后”导演自上世纪末登上电影舞台后便迅速走红,接连拍摄出《记忆碎片》《白夜追凶》和《致命魔术》等心理悬疑色彩浓郁的作品;同时,他还让日薄西山的《蝙蝠侠》系列电影枯木逢春,在口碑与票房上获得双赢,并塑造出“小丑”这样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有人称他是一个电影界的建筑师,因为诺兰热衷于在他的影片中构建复杂的叙事结构,时间与空间都是他分割切换以营造银幕世界的建筑材料。在影片《盗梦空间》中,诺兰同样展现出他驾驭电影时空的纯熟技巧,只是空间被设置为梦境之中的虚拟场景,而时间则在逐层陷入的梦幻世界里愈见漫长,真实世界的一秒钟甚至成为梦乡深处的大半生。
与11年前全球电影观众面对《黑客帝国》瞠目结舌的情形相似,《盗梦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众多影迷的解读激情。从数理逻辑到核磁共振,从集体无意识到格式塔心理学,诸多可以用于分析这部影片的学科概念都被投掷到影评界的前沿阵地。
诺兰用这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影片,为类型各异的电影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乐趣:海枯石烂的爱情、枪林弹雨的战斗、野心勃勃的商业谋略、思想被窃取或植入的现实可能……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对梦境的建构与呈现,这或许也是《盗梦空间》在当代电影史上的一份艺术贡献。
其实梦境之于人类,自古以来便是不可小觑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做梦与释梦总是和人生的休戚甚至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庄周因为梦见自己变为蝴蝶,醒来后竟不知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中文成语又有“黄粱一梦”的典故,折射出人生的荒诞与虚无。数千年来,西方社会同样以梦为主题,创造出大量思想财富,从《圣经·旧约》到《神曲》再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莫不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产物。
19世纪末电影艺术诞生,更是让无形的梦幻成为黑暗中、银幕上鲜明的影像,有声有色地演绎着人类的种种隐晦欲望。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经说过:“梦是一种创造过程,我的电影也来自同一家工厂。”正如伯格曼在《野草莓》《第七封印》等影片中再现了其个人的梦境,几乎每一位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如布努埃尔、费里尼、黑泽明等人,也都曾拍摄过梦幻主题的影片。只是在这些艺术电影前辈们的眼中,梦的意义在于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象征和隐喻,他们断然不会设计出盗梦者侵入梦境窃取机密的情节,这种商业色彩浓郁的活计也只能留给好莱坞的电影人付诸实现。
在梦中应该想得更大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诺兰筑梦的过程借鉴了不少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他展示在影片中的多层梦境,多少受到瑞士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的启迪。荣格曾梦见自己逐层游览一幢楼房,从最高层陈设精美的书房到底层中世纪风格的厅堂,再到地下藏有骷髅的洞穴,他认为这正是从意识走向潜意识深处的心灵结构图。如果我们观察《盗梦空间》中从繁华都市到酒店、古堡再到荒凉海滩的梦境,也会发现其逐层原始的相似性。
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毛里则记录了自己睡眠时旁人加以刺激所引发的梦境改变:水滴额头使他梦到自己在咖啡馆饮酒,古龙香水则让他在梦中来到开罗的香料市场。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在《盗梦空间》中喝多了香槟的造梦者令梦境中的城市大雨滂沱。至于睡梦者落入潜意识的深渊难以苏醒(如影片中的齐藤一般)的实例,在二战期间日本设置于泰缅边境的英美战俘营中便有发生。一些英军战俘无法忍受现实中惨烈的生存条件,便遁入近似昏迷的睡梦里与家人在英伦故乡团聚。令人悲哀的是,这些人再也没有从长眠中醒来……
虽然以入梦为主题的电影在好莱坞并不鲜见,譬如《入侵脑细胞》《香草天空》各有所得,但《盗梦空间》的成功之处,在于克里斯托弗·诺兰集大成地营造出一个呼之欲出的梦幻世界,并且构建出一整套无懈可击的游戏法则。他赋予更深层的梦境以更漫长的时间维度,并以特殊的信物辨别当事人所处环境的真幻与否。诺兰还巧妙地将爱情副线植入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中,令观众在紧张跟进剧情之余,不忘回味地老天荒的爱情童话——或许每一个人都暗自冀望能够在潜意识的最深处拥有一个与爱人独享的美丽天堂。
不过,对于一些期待看到华丽场面的电影观众而言,本片在梦境中的幻化的景象仍流于平淡。虽然卷曲的巴黎市容与坍塌的海滨建筑令人称奇,但每一层梦境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异却难言巨大——这或许是由于影片中盗梦任务的商业目的禁锢了“筑梦师”想象力的自由舒展——科布等人身处的梦幻情境基本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而他们的行为准则也只是照搬物质生活的惯例:在公路上追车、在古堡中枪战、在雪地里伏击……直到某位队员用非常规的大口径武器摧毁了一个敌人的哨位,我们才听到一句久违了的心里话:“在梦中,你应该想得更大一些!”其实,过于理性的梦境其实并不符合我们的睡梦经验,因为“梦让感官逃避了智力的控制,我们直接诉诸感情,然后我们的智力才开始工作(伯格曼语)。” 如果每一重梦境都必须一一对应于逻辑严谨的现实世界,那么梦幻的超现实色彩和非理性迷狂又该去哪里找寻呢?
长达近两个半小时的《盗梦空间》毫无滞涩地看完,令人惊讶于观影时间同样也存在着相对性。虽然不少人继续纠缠于科布在影片结束时到底苏醒了没有,但这个问题本身已不足道,因为比电影更真实的是我们离开座椅,走出影院的散场行为——如果以此为观察点,科布依然只存在于我们的“梦境”中,永远也不会苏醒。庄周梦蝶,还真是一个千古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