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东兵,赵大伟,赵东来,马志强
智能交通系统[1](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于1990年提出,它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来加强道路、车辆、驾驶员和管理人员的联系,实现道路交通管理自动化和车辆行驶的智能化,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建立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牌照的定位与识别,作为鉴别车辆信息的来源,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车牌识别系统[2](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System,LPS)的任务是处理、分析所摄取的汽车图像,自动识别出车牌号码,从而确定车辆的身份。车牌识别系统能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城市交叉路口、港口和机场、国家机关等重要场所,对提高这些场所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车牌识别算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灰度图像二值化、牌照图像的整形与去噪、车牌区域的定位与切割、字符的分割和识别,本文主要介绍车牌定位的快速算法。
对于快速行驶的车辆,可以通过高速的摄像设备,捕获一帧汽车前视或者后视图像,作为后续定位和识别之用。而对捕获的车辆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过程中,车辆牌照的定位是整个环节的基础和关键。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对车牌区域进行定位之前所获取的车辆图像的质量往往较低,并且存在大量的噪声,要准确地对车牌区域进行定位,需要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主要是对获取的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随后进行图像增强,然后转化为二值图像,利用滤波算子进行滤波预处理,对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消除或降低噪声干扰。
1.1.1 图像灰度化
由于采集的图像一般是彩色图像,不但存储开销很大,而且处理上也会影响系统的处理速度,因此,对图像进行定位前先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以加快处理速度。
图像的灰度化处理的基本原理[3],彩色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有R、G、B三个分量决定,而每个分量有256种取值,一个像素点就可以有1600多万(256*256*256)种颜色。灰度图像是R、G、B 3个分量取值相同的一种特殊彩色图像,每个像素点只有256种取值,所以在数字图像处理中,一般先将各种格式的彩色图像转化成灰度图像,以使后续图像处理的计算量减少。灰度图像的描述与彩色图像一样,仍然反映图像的整体、局部的色度、亮度等级的分布和特征。
根据YUV的颜色空间中,Y的分量的物理意义是点的亮度,由该值反映亮度等级,根据RGB和YUV颜色空间的变化关系可建立亮度Y与R、G、B 3个颜色分量的对应关系。
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常采用公式(1):[4]
由于人眼对绿色的敏感度最高,对红色的敏感度次之,对蓝色的敏感度最低,由式(1)得到的灰度图像是较为合理的。
1.1.2 图像增强
从摄像机获得的汽车图像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质量较差,并且在图像信号的采集、输入过程中,也会使图像的质量下降,给后面的车牌定位和分割工作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以上图像进行图像增强,提高图像质量。
在图像增强处理中,基于点操作的增强方法也叫做灰度变换。使用灰度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即增强原图像各部分的反差,去除或削弱无用的信息。
假定灰度化后的图像的灰度级范围为G(i,j)∈[a,b],为了将图像的灰度级范围拓展为G’(i,j)∈[a’,b’],所需的线性变换如式(2)所示:
由于车牌位于车身的下部中间,属于中间灰度级范围,而车头上部及背景中一些区域一般较亮,属于高灰度级范围,边缘较暗属于低灰度。为了突出牌照的灰度细节,抑制高、低灰度区域,可利用式(3)对车牌图像进行中间灰度拉伸。
1.1.3 图像二值化
在对数字图像处理中,二值图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要进行图像的处理与分析,首先把灰度图像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图像,有利于对图像做进一步处理。
二值化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阈值,将待研究的区域划分为前景和背景两部分。
本文采用Otsu算法[5]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变换。Otsu算法基于图像象素的灰度值进行分类,它是在判别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按照使类间方差与类内方差比值最大的原则获得阈值,使目标和背景之间方差最大。
1.1.4 去噪处理
汽车图像信息在采集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噪声源的干扰,如光照、杂物、污痕等,这些噪声在图像上常常表现为一些孤立像素点,这可理解为像素的灰度是空间相关的,即噪声点像素灰度与它们临近像素的灰度有着显著不同。为减少干扰或孤立像素点对图像区域分割、分析和判断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常用的图像平滑方法有收缩再膨胀,图像平均法,域平均法(均值滤波),中值滤波法等。本文采用自定义模板中值滤波[6],区域灰度基本上被赋值为0,号码部分是由许多短线组成,背景噪声中大部分是孤立噪声,采用模板(1,1,1,1,1)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除掉图像中大部分噪声干扰。
车牌定位主要是基于车牌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定位,在一幅经过预处理,二值化处理和去噪处理后的含有车牌的图像中,车牌区域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
1)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密集包含多个字符;
2)车牌字符与车牌底色形成鲜明对比;
3)车牌区域大小相对固定,区域长度和宽度成固定比例。
根据以上特征,车牌区域所在的行相邻像素之间的0到1和1到0的变化会很频繁,变化总数会大于一个临界值,这可以作为寻找车牌区域的依据。[7][8]
由上至下统计每行相邻象素之间的灰度变化次数,当某行的变化次数首次大于临界值时,则假定该行为待搜索车牌的最高行,然后继续向下搜索,当某行的变化次数首次小于临界值时,则假定该行为待搜索车牌的最底行。
计算牌照上下边界的定位算法如下:
(1)定义一个窗口window,窗口宽度可以由车牌在图像中的大致比例来选取,为了能将整个车牌覆盖,应适当地放大宽度;
同时定义一个矩阵judge,用来记录window在图像上的移动情况,其行数取图像的行数,其列数取图像的列数减去window的宽度,元素初值为0;
(2)让window在图像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移动,在每一个移动的位置,统计窗口中象素的灰度值从0到1和从1到0的变化的次数n;
(3)如果n<临界值,则让window继续向右移动;
(4)如果n>临界值,则在judge的对应行对应列记录下当前window的左端点,即将该位置的元素置1,并停止该行的移动,继续向下移动;
(5)window完成移动后,judge就记录下了window在所有位置的全部情况,然后对judge从上到下观察,如果发现有15行中存在连续的1,并且每一行1出现的横坐标不超过一个给定的阈值,就认为最上面的一行为车牌的上边界,同理,确定下边界。
基于车牌左右边界的确定,仍然采用与上下边界定位相似的方法,但是左右边界的定位相对要困难一些,因为汽车车牌中,左右两端的噪声在垂直方向上的灰度投影,也呈现出与车牌区域一样的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情形,所以容易将车牌的左右边界范围定得过大,因此要采取其他一些措施。
采用VC++6.0对算法编程实现,处理的图像为24位真彩色640*480的bmp文件。实验中选择30幅车辆图像进行处理,这些车辆图像包含不同大小和不同清晰度的牌照,对这些图像进行车牌定位测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车牌定位实验结果
图1是4张车辆原始图像,图2是对原始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和图像增强后的效果,图3是将图像二值化处理后的效果,图4是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后的效果,图5是车牌区域上下边界定位后的效果,图6是最终定位的车牌区域。
图1 汽车前、后视的原始图像
图2 灰度化与图像增强后的汽车图像
图3 二值化后的汽车图像
图4 去噪处理后的汽车图像
图5 上下边界定位后的图像
图6 车牌最后定位裁剪结果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的车辆牌照定位算法,对获取的车辆图像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之后,根据车辆图像的纹理特征,分析了牌照区域字符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根据车辆号码区域像素值的变化频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定位,得到准确的车牌区域,便于后续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很好地去除伪车牌区域,实现车牌的快速、准确定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1]李树广,刘允才.智能交通的发展与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05,21(6):1-6.
[2]张丽芬,代君.智能监控交通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1):312-314.
[3]Rafael C.Gonzalez,Richard E.Woods.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赵启升,赵存华.基于 VC++下的车牌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2):207-209.
[5]张辉,张道勇.灰度等级处理中的OSTU动态阈值法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8:24-27.
[6]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M].求是科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7]陈智丽,赵巍.一种快速有效的动态车辆牌照定位算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11):11-13.
[8]吴昊,丁庆生.一种完整的汽车牌照识别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3):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