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晴
“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大山为自己做出这样的定位,并身体力行地以他特有的身份和优势在中西之间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文化桥梁。
情定汉语
22年前,一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子从渥太华飞到纽约,从纽约飞到汉城,又从汉城到香港,再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最后抵达北京。经过这样一趟长时间的“折腾”之旅后,小伙子终于将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黄皮肤黑头发中国人,听着他们口中说出的流利汉语,他的心中升起了一种巨大的喜悦感。是的,他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北京。
这个小伙子名叫马克·罗斯韦尔(Mark Rowswell),还有个中文名叫“陆世伟”。但很快,这些名字都迅速被人遗忘,他以“大山”的名号红遍了整个中国。刚来到中国的他,只是个对中国有好感的青年,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而来。在他的心中,北京就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神秘而陌生的地方。
大山与汉语、与中国结缘,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那一辈。早在1922年,在加拿大还被中国人称作“英属卡拿塔”的时代,大山的爷爷就受教会组织的派遣来到中国,带着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在河南商丘教会医院行医。因为姓Rowswell,当地人都亲切地叫他饶大夫。几十年后大山和父亲一起整理爷爷的遗物时,还发现了一张写有“饶大夫”的名片。“饶大夫”当然不会想到,60多年后他的孙子会再次来到这片土地,成了一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外国明星。大山自己认为爷爷的经历同他学习中文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这样似乎更能够说明,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早已注定。
大山学习中支的原因非常简单,他在渥太华读高中的时候,课余常去一家照片冲洗店打工,刚巧有个工友是华人。大山对工友讲的中文很好奇,就央求他教几句。这位工友讲的是粤语,大山学中文也就从粤语开始。很快就学会几句粤语的大山总会和来店里冲洗照片的华人们聊两句,惊讶之余的顾客们都夸大山中文讲得好。这样一来,这个高中生学习汉语的劲头更足了。但大山还是经历了一段是否学习中文的矛盾期,而促使他最终决定的,还是《加拿大商业》(Canadian Business)杂志的一期封面。画面是用石头雕出来的两个大字“中文”,寥寥几个人站在这两个字上,一大堆人站在下面仰望,画面下方则写着:“将来我们最需要的语言,恰好是我们目前学得最少的几种。”
1984年,大山考入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开始进行中国研究。1988年,甫一毕业的大山片刻也没有耽搁,申请了前往北京大学进修中文的奖学金,马不停蹄地只身前往中国。
意外得名
不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大山学习生活的转折点总是伴随着姓名的变化。大山本名马克·罗斯韦尔,进入多伦多大学正式开始对汉语的学习后,老师又为他起名叫“陆士伟”。可惜大山的父亲总分不清“土”和加减号“士”的区别,大山也解释不清,索性就把“士”改成了“世”。这也似乎暗含着大山人生追求的变化,由“士”到“世”,从小小的个人到大大的世界。
来到北京大学后不久,时任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负责留学生文体活动的王文泉(大王)老师一天路过北大勺园3号楼5层的水房,看见一位留学生一边洗衣服一边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便问:“你叫什么?干吗呢?哪个国家的?”“我叫陆世伟,在学习中国话,加拿大来的。”大山一一回答。多年后大王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忍不住称赞大山“特有灵气,眼睛有神,又透着真诚和淳朴”,就这样记住了这位加拿大小伙儿。此后没过几天,留学生排练节目,大王老师—下子就想起了大山。再后来,大山经老师推荐担任了北京电视台一台中外歌手交流晚会的主持人,那是外国人第一次在中国的电视栏目上主持大型晚会。因为主持这台晚会,一个月后他又被中央电视台的导演选中出演元旦晚会节目,一句“玉兰,开门哪!”让全国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这便是让大山一夜走红的小品——《夜归》。
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大山的名字也终于出现了最重要的一次变化。他在小品里扮演的角色原叫“许秋佳”,但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拗口。一天正在学校食堂讨论这个问题时,突然听到厨房里有人说:“大山,快点上菜。”众人拍案叫绝:“不如就叫许大山吧!”原来北大食堂里正好有个厨师叫许大山。节目播出后,“许大山”这名字一炮打响,很多观众纷纷来信,信封上写着“北京大学留学生处转许大山收”,结果全都转到了食堂厨房,厨师许大山很纳闷,信的内容也让他一头雾水。多年过去,大山每次回北大都会去看看那个给了自己名字灵感的厨师许大山师傅。大山的师傅姜昆也对这个名字赞赏有加,他风趣地评论道:“这名字好记,没‘二狗子那么土,又比‘富贵通俗。”
相声界里的洋弟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山听到了姜昆老师和唐杰忠老师表演的相声《特大新闻》。出于对相声艺术的喜爱和对中国传统曲艺的强烈求知欲,他决定拜姜昆为师。在大王老师的引见、策划和组织下,名为“名笑星收徒,洋弟子拜师”的拜师大会在北京大学勺园2号楼举行,大山正式成为了中国相声弟子的第九代传人,侯派相声的第四代传人,也是中国相声界的第一位洋徒弟。尽管相声业界对此议论纷纷,批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但大山的师傅姜昆却对他信心满满。此后,大山的相声事业大获成功。几年后,大山去曾经质疑过他的侯宝林老师家里为他拜寿时,侯老师还拍着他的肩膀说:“这是我的第四代。”
除开前辈相声大师的谆谆教导,大山自己为说好相声也下了不少苦功。刚拜师的时候,大山的汉语还不是特别好,于是大山开始利用一切机会练习汉语。他最初学中文的进度很慢,一篇朱自清的短小说就让大山学了整整3个星期,他每天只学3句话,认真地逐字学习。平时,大山从不去独立的留学生食堂吃饭,而专门买了饭盒和中国学生一起打饭,努力体验和融入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年的同学们想起这事还常常打趣大山:“大山啊,当年你一个金发碧眼的小伙子挤在长长的队伍中打饭,可是食堂里的一道风景啊。”在那个年代,每个人的饭票都是定额的,大山的饭票常常不够用,于是就经常去找女生换饭票,在换饭票中既培养了感情,又练习了汉语。当然,大山在汉语学习中也闹了不少笑话。一次,有个同学说他妈妈要过生日,大山脱口而出:“哎哟,那你妈过生日我给她送个花圈吧。”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花圈和花篮有何区别,后来才知道犯了大忌。即使成名之后,大山也经常利用出差到中国各地坐火车的时间学习“中国难字表”。提升汉语的同时,大山也不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当时在北大的他经常请教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曲艺理论家汪景寿先生,从先生处受益匪浅。
大山自知,相声是一种活着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最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方面。同时,相声又是一种演员和观众直接交流的艺术形式,没有观众笑声的相声段子最多只能算是个半成品。观众以他们的笑声直接参
与相声段子的表演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相声艺术的要求,演员必须谈一些观众关心和喜闻乐见的话题,说出一些观众心里的话,演员和观众之间心有灵犀,才能创作出一个完整的、成功的相声段子。对一个外国人来讲,学好中国的相声的难度就在这儿,益处恰恰也正在这儿。大山从不否认自己是个外国人,但他持之以恒地将中国观众与外国演员的距离拉到最近。这是使大山的表演得到观众认可的最重要的原因。日后,大山的师傅姜昆用相声式的段子给了大山一段形象风趣的评价:“徒弟大山,长相一般;眼睛带色儿,头发带圈儿。说中国话,把大褂穿;学演相声,笑话连篇。”
“大山”变身“大桥”
正如将名字从“士”改为“世”那样,大山并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相声事业,而更希望致力于中加两国的文化交流。他—直希望能做个文化交流的使者。虽然最受大家认可的是他演的相声、小品等节目,而百姓也把他定位为一名演员。但他觉得表演只是—方面,更多的应该是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当年加拿大驻华大使碧福(Fred Bild)从电视屏幕上认识了这个在中国深受欢迎的加拿大老乡。他评价道:“如果有一个人能帮助我们在中国宣传加拿大,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加拿大,那就是大山。”于是他专门为大山在使馆新开设了一个工作岗位,叫做“大使公共事务助理”。在大使馆工作期间,大山主要从事文化和学术交流项目。他创办了《枫窗》特刊以反映中加关系各方面的新动态,还编写了第一本专门针对中国大陆读者的《加拿大旅游指南》。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先生在1994年首次访华后亲自给大山写信,称赞道:“加拿大在中国的友好大使莫过于大山。”
在大使馆工作3年多后,大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双向交流的使者。他意识到中西之间的交流渠道已经发展得非常多元化,不像建交早期那样主要依靠少数官方交流项目,自己在民间交流领域中更能发挥优势。1995年,大山离开了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注册了“加拿大大山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为中国人介绍加拿大,为加拿大人介绍中国”,大山从此开始了“自由职业”的生活。
大山对教育领域情有独钟。他开始帮助中国人学英语,编写了大量英语读物与教材;又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编写和主持了系列节目。大山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基于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加拿大癌症协会授予他“杰出贡献奖”;同时,大山还应邀担任中华环境联合会理事,并义务出演了中加两国环保部门合作在中国推出的6个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2008年,大山出任“北京奥运会加拿大队特使”;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中,大山担任了中央电视台的嘉宾主持,通过电视信号向中国的观众报道他的祖国举办的体育盛会;在即将落幕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大山又以加拿大参展方总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加拿大展馆,继续他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事业。鉴于大山对中加交流事业的积极投入和杰出贡献,2004年,大山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向大山颁发了该市最高荣誉“城市钥匙”,以表彰大山在促进加中友谊和交流方面做出的努力;2006年,大山又获得了加拿大国家级最高终身成就奖“加拿大勋章”。
不论收获什么荣誉,不论拥有什么身份,不论使用什么姓名,大山为中加文化交流事业付出的真心没有改变。大山正如一座大桥一艘沟通两端,并深知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桥”必须同时站稳两边,才能起到双向交流的作用:“在中国,人们希望向我学习英文和了解国外的情况,但到了国外,我反而成了中国的一名代表,外国人希望通过我了解更深层的中国。”对于大山来说,这样的双重身份为他带来许多快乐,也令他深深着迷。“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大山为自己做出这样的定位,并身体力行地以他特有的身份和优势在中西之间架起了一座真正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