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傅志寰的人生履历,如同中国的铁路事业一样壮丽多姿:18岁肩负重任,赴苏留学;学成归来后在株洲苦干23年,研制出“中华牌”韶山型电力机车;调任铁道部期间,主持4次列车大提速,实现铁路扭亏增盈,开工建设青藏铁路,领导自主研发出时速高达321公里的“中华之星”动车组……所有这些背后,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对祖国炽烈而深沉的爱。
赴苏留学
傅志寰是听着汽笛声长大的。1938年,他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火车司机,家就在铁路边上。小时候,傅志寰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火车转,有时把钉子放在钢轨上,火车轧过去,就做成了一把小刀;偶尔他也会跟着父亲跑火车。久而久之,对铁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个梦想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父亲是开火车的,我长大了要造火车。”
新中国的成立为傅志寰的梦想插上了翅膀。1955年,傅志寰报考大学,毫不犹豫选择了蒸汽机车制造专业。由于成绩优异,被国家留苏预备部录取,获得了赴苏留学的机会。留苏预备部成立于1952年,主要对即将赴苏的学生进行语言培训。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人都相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看苏联电影、读苏联小说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到苏联上大学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收到录取通知书,傅志寰全家兴奋不已,正在切菜的母亲,激动得把手都切破了。“像我这样的工人家庭,在解放前,根本没有条件上大学,更谈不上留学了o”傅志寰的人生由此转折。
1955年,傅志寰揣着父母凑来的10几块钱、几个鸡蛋和馒头,背着个洗脸盆,只身前往北京,进行为期1年的俄语学习。赴苏之前,组织上告诉他,苏联已经淘汰蒸汽机车,大学里不再开设这一专业了,建议他学习电力机车。傅志寰非常高兴,“比原来专业高一个档次,当然更好了口”1956年,18岁的傅志寰和一群同样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踏上了开往莫斯科的专列。
莫斯科时光
抵达莫斯科之后,傅志寰被分到莫斯科铁道学院,学习铁路电气化专业。这所有着很长历史的著名学校,师资是一流的。傅志寰至今对几位老师记忆犹新:“数学老师讲课从不带讲义,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推导公式,非常精彩;电机学教授把枯燥的原理讲得引人入胜;俄语老师经常和我们聊天、讲故事,周末还请我们去他家中做客……”
初到苏联,傅志寰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这也是当时中国留学生的普遍问题。为克服语言困难,傅志寰每天起早贪黑地苦读,直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周末当俄罗斯室友们忙于舞会、聚餐时,他却在自习室里研习课程。勤奋钻研加上耳濡目染的熏陶,到大二时,傅志寰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门功课全部优秀,之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当时中国留学生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地学习,因此被苏联同学戏称为不懂生活的“面包干”。忆及此事,傅志寰不禁莞尔:“我们也想玩啊,但国家花那么多钱送你出来留学,如果不好好学点东西回去,怎么对得起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傅志寰表示,上世纪50年代国家并不富裕,每月却给留学生500卢布,这些钱在国内至少可以养活六七个家庭;留学生们都拼命考5分(苏联考试实行5分制),考不到5分,心情就很不好,甚至自责。
留苏期间,傅志寰还亲历了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的情景。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时听了毛主席的殷切期望,我们热血沸腾,全场掌声雷动。毛主席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傅志寰说。
经过5年艰苦学习,1961年初,在苏联资深电机专家扎哈尔钦科的指导下,傅志寰以优异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论文题目即中国型交流电力机车。在准备论文过程中,他接触到苏联许多先进的机车技术,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为日后自主研制中国电力机车做了铺垫。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1年夏天,傅志寰学成归来。踌躇满志的他,急切想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填写工作去向时,他坚定地写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后来被分到新组建的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报到之前,傅志寰回黑龙江看望父母。当时,他的母亲罹患癌症,并且已经扩散,十分痛苦。得知儿子将去千里之外的湖南工作,老人家非常不舍,但很理解他的选择。到了株洲之后,傅志寰每隔几天就发一封电报询问母亲病情,直至8个月后母亲离开人世。傅志寰至今记得与母亲分别的那一瞬间,“当初我走出家门的时候,几乎是一步一回头。母亲消瘦的面孔淌着泪水,眼睛里闪着忧伤。她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成了永久的记忆。”
当时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刚成立两年,几乎全是年轻人。条件非常艰苦,不仅没有实验室,连办公室都是借用别处。据傅志寰回忆,那时20几个一间办公室,电话信号质量很差,打电话声音要非常大,对方才能听清楚,一人打电话全屋都不得安宁。生活也十分困难,经常吃不饱肚子,人们对粮食是“两两计较”。
不仅条件艰苦,技术上也困难重重。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1961年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再加上苏联电力机车设计中的固有问题,我国电力机车的试制工作遇到了极大困难。傅志寰回忆说,当时没有技术,缺乏人才,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一切只能靠自己。
困难没有阻挡住有志青年们前进的脚步。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大家憋着一口气,不相信离开外国人就造不出自己的电力机车,于是奋发图强,全力攻关。那时候,办公室晚上灯火通明,傅志寰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研究、试验。
傅志寰在苏联实习时开过电力机车,并拿到了副司机证,在实践上比其他同事先走一步;加上在苏联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实验、动手能力很强。工作第四年,他被任命为研究所总体线路室负责人,后来又担任研究所副所长,负责研究开发工作。
成为“带头人”之后,傅志寰的工作更加紧张、忙碌。一次他爱人上夜班,临走前叮嘱他回家照看两岁的女儿。傅志寰满口答应,后来却由于实验不顺利把这件事忘了。半夜女儿找不到爸爸妈妈,嗓子都哭哑了……回想起来,傅志寰仍心怀歉疚。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苦战,傅志寰和同事们先后成功研制出韶山1型、韶山2型、韶山3型、韶山4型机车,我国电力机车技术实现了大踏步飞跃。回首这段经历,傅志寰感慨颇深:“我们付出很多,但是无怨无悔。当时天上飞的是外国造的空客、波音飞机,地上跑的是奥迪、桑塔纳等国外品牌汽车,但是在我们的铁道上,奔驰的是中华牌,是我们的心血创造出来的韶山型机车……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这个回报不是对个人的,而是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回报!”
主持4次大提速
1984年,傅志寰离开了奋423年的电力机车研究所,调任铁道部科技局,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局长。1991年,
傅志寰出任铁道部副部长,先后分管工业、科技等工作。期间,他的主要心血都投入到客车提速工作上。
火车提速的想法在傅志寰心中由来已久。1981年傅志寰在德国进修时,乘坐在时速200公里的列车上,风一样的呼啸声使他深受刺激——同期我国列车最高时速只有100公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交通工具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时,公路、民航迅速崛起,火车速度明显落伍,铁路客运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原先的“铁老大”被一些人称为“夕阳产业”。
傅志寰深刻意识到速度是纲,多次提议力抓提速。经过缜密研究和反复论证,1995年铁道部部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在繁忙干线进行提速试验。傅志寰受命领导研制时速160公里的机车车辆,同时负责组织提速试验。
经过不懈努力,不到两年时间,傅志寰领导研制的电力机车和客车便结出了硕果——1997年1月5日,傅志寰亲自坐镇驾驶室,机车在北京环行线上行驶速度一举达到212.6公里/小时!司机室里一片欢腾。当晚,从不喝酒的傅志寰与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相对于高速机车研制,组织提速则更为复杂、更为系统,工作量也更大。事实上,在此之前,傅志寰已经推动了对广深线(广州-深圳)的提速改造,使该线路成为我国第一条时速160~200公里的铁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傅志寰组织铁路提速,主张花小钱办大事,少投入多产出。当时,建设一条单线铁路每公里需要投入2000~2500万元,改造则只需100万元。为此,傅志寰将主要工作集中在利用新技术对现有铁路进行改造,既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研制高速机车成功后,1997年4月1日零时,中国铁路开始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小时,当年铁路客运量就有很大提升。提速,风险自不待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傅志寰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有人提出,就不提速,还老出事故,提速后死了人谁负责?一些朋友也劝傅志寰“三思”。傅志寰却坚定地说:“风险肯定存在,但不能畏惧风险。风险可以通过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加以化解。铁路再不提速,火车就没人坐了。”正是这份胆量与魄力,才有了中国铁路史上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大提速。至今,铁路大提速已经多年,由于措施到位,安全情况很好,没有因提速造成旅客死亡的事故。
此后,傅志寰又先后主持了1998年、2000年、2001年3次大提速。范围从东部干线延伸到中部、西部地区,提速网络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区。大提速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客车速度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局面,铁路运输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200公里、300公里的动车组已在京沪、京沈等线上运行,傅志寰对此感到欣慰。
主持修建青藏铁路
1997年8月,年近六旬的傅志寰被任命为铁道部党组书记;7个月后又担任铁道部部长。上任伊始,主持建成高速铁路试验线——秦沈客运专线;在他的领导下,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动车组试验时速高达321公里。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2万公里。
截至1998年,铁路网已遍布全国,唯独西藏不通铁路,严重制约了西藏的发展,也成为傅志褒的一块心病。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铁道部提出了由青海省格尔木到西藏拉萨的建设方案,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认可。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格尔木和拉萨两地举行。青藏铁路开工后,傅志寰前后7次踏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视察工作,对工程建设进行现场检查、指导。2008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成为造福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幸福路。
2003年3月,65岁的傅志寰离开了辛勤耕耘42年的铁路战线,转至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工作,并担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傅志寰说:“从50年代我们这批留苏学生算起,60年来,新中国的留学生已有了好几代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海外留学人员已近14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分布在各个国家。我们应该尽力把这股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为国家和民族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