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倪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美国城市转型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是一直有效的,我们必须抛弃路径依赖,适时转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堂课,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即是我们体会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方式和角度的不同,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
进入斯坦福大学培训的第一堂专业课程,是谢德荪教授主讲的公共行政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上课是开放式的,老师与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互动式的交流,其中有一个观点给予我启示:事物的发展——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如果以变的心态去面对,那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会改变。美国原先也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上世纪30年代是当时的世界工厂,随着经济发展,同样遇到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问题,只不过他们在认识转型的过程中比我们醒得早、方法新、跑得快。美国的匹兹堡市,早期主要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生产的煤、钢铁产量在美国占很大的比重,钢铁制造业一度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大的行业。随着产业发展,大量外来人员开始进入,1980年城市人口达到180万。由于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匹兹堡城的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开始恶化,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外迁。之后,他们成功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钢铁行业逐步退出,开始发展新型产业,如旅游业、教育、机器人等产业,大量中产阶级开始回流,城市成功实现了转型。
另外一个城市拉斯维加斯,原先是一片茫茫沙漠,早期由政府特许经营博彩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当地政府发现很多到拉斯维加斯来的游客,仅有1/3时间放在博彩上,其他时间则放在了购物和娱乐上,由此,他们实施由博彩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产业从博彩业向零售、娱乐、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延伸,目前零售业已经成为了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原先以为美国匹兹堡、拉斯维加斯这些城市的转型有“美国的因素”,毕竟背景不同,很难说有可操作性强的借鉴意义,但是老师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首先应该在心中确立这是可能的,然后才有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这样才能打开思想的空间,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上述美国两个城市转型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是一直有效的,我们必须抛弃路径依赖,适时转型。我们江阴召开的市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实施城市、产业“两个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真是应了这个道理,为我们江阴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打开了一条新路!
国民教育优劣事关国家之兴衰,关系国民素质之高低,科技创新能力之强弱。笔者通过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体会和与美国社区普通家庭关于美国教育的交流,深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超一流强国的地位,一方面依靠世界一流的大学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创业,集聚了世界顶尖人才。另一方面,较好的国民教育也是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源泉所在。
一是尊重个体。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作为孩子教育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灌输平等的观念,父母亲外面有家庭聚会,会请孩子一同前往,但如果孩子不同意去,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勉强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意见。我曾在美国社区一个超市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帮孩子选食品,选中一个食品,他们会问孩子喜欢不喜欢,不喜欢肯定不会买;孩子选中的食品,他们会把食品内容作介绍,由孩子决定买还是不买。在小学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考试,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某方面有兴趣,你可以自主选择往某个方面发展。学期结束进行的测试成绩也不会当众公布,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里,讲课的老师会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学生发言踊跃,对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是有问必答,启发人开放式思维,不管是对是错,老师都不会有丝毫的责备或埋怨。只有对个体的尊重,才会促使每个人潜能的发挥。
二是培养自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美国式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充斥着鼓励和肯定。在学校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和回答问题,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不轻易否定学生。美国家庭特别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做教练的往往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父母都来助阵或服务。许多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来美读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在体育和其他业余活动,如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压力,体育上更是自叹不如。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他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大胆细心的作风,也会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速,自信而有魄力,勇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要求。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抑或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三是崇尚独立。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有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校学生基本是自己坐公交车上学,学习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实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课堂提问或回答问题鼓励独到的见解,哪怕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老师也会鼓励。老师对学生个人志趣爱好充分尊重,对特别喜欢的课程,可以提前修上一年级的学分,对不喜欢的课程修满基本的学分,可以作为选修,所以在美国常常会有中学生在读大学阶段的课程。年满18岁,不管家庭富裕还是贫穷,子女大都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独立思维的养成自然蕴含着每个人体内的创新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