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在拼什么 新上海 新机会

2010-04-29 00:44李雪莉
海外星云 2010年8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大陆

李雪莉

每天,16万名工人同步学习世界最新的工法:每45秒就有一人通过海关:到中国大陆的货柜,每5个就有一个在此装卸。上海的GDP已超越香港,上海的地位也超越东京,成为亚太最大的经济区。2010,首度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宣示上海的新起点。

5月1日即将开幕的浦东上海世博园区工地里,尘烟四起,风干的泥渍,沾印在上海百通建筑董事长谈桂华深蓝色西装裤上。率领近百名工人正为台湾馆赶工的他,脸上挂满笑容。

“从没做过这么难的工程,很多新工艺是过去大陆没用过的。”做了40年营建的谈桂华说。这个由李祖原设计、天灯造型的台湾馆,最困难的是弧形隐形框玻璃帷幕的切割与施工,好几百块不规则的玻璃无缝拼接,重达几百吨的钢结构,高难度的打桩……,这些都是当地工程界的新鲜事,吸引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特别为新技术做测试。

承包台湾馆建筑工程,再发包给上海百通的达欣工程董事长王人正,形容整个世博会就像是个“滚雪球”的效应,他说:“当各国都进世博,做很未来城市的建筑,就会带动大陆建筑概念的改变。”

史上最大规模的世博会

这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行,也是历来规模最大,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做法与上届的爱知博览会,由日本建馆、再租赁给各国的战略不同;中国大陆为了吸收世界的工艺,选择由各国自建场馆,来自全世界的建筑团队过去一年因此多次进出中国大陆,搅动一场全球性建筑竞赛。

建筑牵动水、电、玻璃、钢材、技法、设计、工艺、文创等五六十个行业的进步。将近半年,每天16万名工人在里头学习。因为世博工程,上海不只成为巨大的工地,更成为巨大的、上万家厂商逐鹿的创新市场。

国际候鸟停留上海

作为长江出海口的上海,向来囤积着源自上中游工厂的淤泥,但最近来自南方澳大利亚的候鸟,竞在上海浦东九段沙湿地,歇脚再走。

全世界的货柜来到中国大陆,每5个就有1个在上海港装卸;外商投资在中国大陆,每8元有1元投到这里。

此刻的上海,是全球经济活动总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而航向上海,似乎是世界企业与人才不约而同的路径选择。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来了。他将在上海内环、环同济大学设计产业圈旁,建造他在中国大陆第一个建筑“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他说来这里造写字楼是因为:“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设计中心,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都会汇集上海。”

全球最大钟表零售商Swatch集团承包和平饭店南楼作为旗舰店,楼上成博物馆和艺术沙龙。

过去这一年,28万班飞机,载着来自欧美、非洲、中东超过3000万人次的专业人士和旅客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降。海关每45秒签过一人,入关后还可以对海关按下服务满意度的评分。来自印度的商务客说,这几年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就说要向上海学习,希望能像上海一样有效率,还能有个快速移动人口的交通系统,说完,他搭着磁浮列车,体验8分钟从浦东国际机场到上海市中心的速度。

目前上海统计的15万的外国人当中,日本人比例最高,约有3~4万。

现代化一次到位

65岁的周心良是老上海人,他在新疆喀什从事开垦30年,1994年回到上海;因为世博会,他家有了大的改变,抽水马桶取代了长年的茅坑。

和历届世博选择城市的郊区不同,上海世博会的会址选在上海城中心,有计划地改造有两千万人口的老城。

交通是城市现代化与城市扩张重要的手段。上海市过去一年,地铁从两条激增为11条,总长420公里,在全球名列前茅。台商形容,“每天都有新路,GPS每月要升级一次”。

上海经济由加工转向高端制造与服务业的企图、加上金融风暴后中国大陆经济走高的趋势,巳牵动全球企业在西太平洋的竞争布局。

今年2月,摩根斯坦利宣布将在浦东设立中国大陆总部,保时捷中国大陆总部将进驻浦东陆家嘴。通用电气(GE)继纽约、印度后,在上海设立第三个研发中心,甚至从香港迁来通用照明、工业系统总部,自日本迁来通用塑料的亚太总部。

用上海作为心脏,带动长三角沿海城市群与其他东亚城市的竞争,是下一波战略。

最新统计,2010年上海的GDP总量超过香港,达1.5万亿人民币;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屠启宇预估,若把苏浙沪(江苏与浙江两雀及上海一市)集中起来,上海已是环太平洋亚太区最大的经济区,超过东京都。

上海就像融化的冰山,拉高太平洋西岸的竞争水位。

拉抬城市治理能力

上海的大跃进除了表相的耀眼,内在也快速累积国际化、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从学习、内化到超越。

特别是上海市政府为世博会这场184天的活动,成立为期3年的“世博会事物协调局”,透过学界、商界与政界的复合力量,拉抬城市的治理能力。

以学界为例,2002年“申博”成功后,上海的66所大学几乎全投人世博与上海相关论述,上海财经大学更特别设立世博经济研究院。

上海东华大学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褚云茂指出,虽然中国大陆没有举办过这么大型的活动,但透过学界与政府主动向国际学习,有助于专业制度的建立。不论是世博会吉祥物与会徽的智慧财产权保护,或是世博园区的消防法规、残障坡道等要求,从设计到执行被要求彻底执行。褚云茂说,以前是碰到问题再立法,但现在是立法在前,目的是要推动中国大陆的法制化。

不仅是国际共同的标准,上海市要更求外商提供在地化的知识体系;例如世博协调局经常发函给参与世博活动睁厂商,要求递交培训计划、演习成果等,供审核和备案。

这种学习、再超越的气氛在民间体系更超前。上海最大地产商证大集团的董事长戴志康,为了迎世博,用22亿人民币打造结合酒店、美术馆、表演厅的喜玛拉雅艺术中心。在短短几年间,他的团队更换了3个梯队,从上海原有的房地产团队,替换为台湾建筑与文创团队,最后接棒的是上海为主的国际化团队。

这群国际派不只来找机会,也来贡献上海,使得中国大陆正式从世界工厂、世界市场,转向人才市场,甚至创意的战场。

(编辑袁红)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大陆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
给“世博”拍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