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据了解,这项标准是对原有的《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出口乌龙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方法》和《进出口茶叶感官审评室条件》的整合修订,把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分为审评室条件和品质感官审评方法两部分;在茶类上,增加了绿茶类的蒸青茶、黄茶、黑茶、袋泡茶、调味茶(加香茶)审评用具和操作方法。
茶叶审评是用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一种方法,是正确进行定级给价的主要依据。茶叶的特征特性、品质优劣、等级划分以及价值高低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和国家进出口的规定,都必须通过茶叶审评,才能作出鉴定。
检测机构通过对茶叶外形容重、茶汤电导、比色、比粘度、水浸出物、咖啡碱、粗纤维、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与茶红素、氨基酸等因素的测定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只能表明某种因子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还不能作为确定茶叶定级计价的依据。因此,目前国内外对茶叶品质的优劣和等级鉴定,仍都采用感官审评法。
“最传统的茶叶等级的评定方法就是通过观色、品味来完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色香味’。”业内专家解释说,现在茶叶产品必须要通过审评检验才能出厂或出口。审评检验的内容包括茶叶的品质审评,各项理化指标检验以及包装检验。
“理化指标检验方面,茶叶的农残是主要问题。按照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茶叶的检测涉及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农药成分,但有机茶叶和出口茶叶的要求更高一些。”近年来欧盟、日本等国多次增加农残检测项目,提高限量要求,因此不仅要重视感官审评,理化指标检验也不能忽视。长期以来,我国对茶叶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卫生安全方面,对茶叶中铅、铜、砷等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含量也要进行严格控制。
“企业可参照检测数据对产品改良,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这样能够提高茶叶生产的技术门槛,让更多大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确保老百姓喝上放心茶。”专家表示,该标准实现了茶叶审评工作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审评工作质量,保证茶叶品质,进而推动茶叶贸易的发展。
链接:内销茶叶同样有一套审评标准。按照现行的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标准,分为外形审评和内质审评。外形审评评价茶叶的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内质审评评价茶叶的香气、滋味、叶底和汤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