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胜
(太湖县水利局 246400)
碳纤维加固是采用配套胶粘剂将碳纤维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使两者联合受力,起到结构补强作用的加固方法。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于投资规模小、工期短、结构相对复杂、重建耗资大,采用碳纤维布加固补强,能够改善结构强度和韧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抗渗性和使用寿命。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尤其在溢洪道闸墩牛腿支座、闸胸墙裂缝补强以及隧洞、桥梁、渡槽等结构加固中,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作为加固的首选方案,应用越来越广泛。
碳纤维复合材的纤维必须为连续纤维,应选用聚丙烯腈基(PAN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纤维,严禁使用大丝束纤维,其厚度为0.111mm,质量为200g/m2,抗拉强度不小于41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2.15×105MPa,伸长率不小于2%。
粘贴碳纤维布采用专用胶,粘碳纤维布用胶剂安全性能指标见表1,厂家须提供原材料的检测报告。
表1 粘碳纤维布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
施工工艺流程为:表面处理→涂刷底层胶→整平结合面→粘贴碳纤维布→固化养护。
a.用角磨机除去混凝土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将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尤其对表面凸出部位磨平,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20mm)。消除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以及修补部位粘结不实的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环氧树脂腻子将表面修复平整。
b.清理后的基面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用清水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
c.钢筋露出部位须做防锈处理。
a.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表面的干燥程度影响底胶粘结性能,为保证质量,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湿度应不高于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应在10%以下的干燥状况。
b.按产品规定配比、工艺配底胶,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底胶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20~50min内用完。
c.用滚筒刷或毛刷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得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h),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按规定配制树脂腻子找平材料后,用找平材料将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填补平整,特别是模板接头部位等有高差部位,尽量填补平整以减少高度差,且不应有棱角。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先粘贴垂直于轴向的碳纤维布,再粘贴平等于轴向的碳纤维布。具体工序如下:
a.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为便于粘贴,裁剪好的碳纤维布卷在小圆棍或圆筒上,并编号以备使用。裁剪和卷布过程中保持碳纤维布表面无灰尘、杂物。
b.根据需粘贴的碳纤维量确定所需JH型粘碳胶的数量,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JH型粘碳胶,并用JH型粘碳胶涂于牛腿表面。
c.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JH型粘碳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d.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最后再滚一层JH型粘碳胶并多次滚压使其渗入碳纤维布。
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天,养护1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环境温度在10℃~20℃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2天,养护1~2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2天,养护2周后方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
粘贴后初期硬化期内,不允许对片材进行锤击、移动或高温处理。
a.粘贴碳纤维布时必须驱除纤维丝内的空气,使碳纤维布表面平整,出现空鼓,面积少于100cm2时,采用针管注浆方法填实空鼓;空鼓面积超过100cm2时,应切除后重贴。
b.碳纤维布沿受力方向搭接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层纤维之间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c.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对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d.后续施工不得破坏已经完成的碳纤维,不得靠近碳纤维焊接、烘烤。
e.粘贴时碳纤维布的纤维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f.在加固的特殊位置(如粘结部位的始、末端),为保证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附加铆栓、螺栓或钢板等措施。
g.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在太湖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多座水库中应用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实施后从效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a.与传统的普通粘钢相比,碳纤维布加固在其加固特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见表2)。
表2 碳纤维加固与普通粘钢比较
b.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抗剪承载力、抗弯承载力普遍分别比加固前提高了203%和18%。
c.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经济效果明显,同一结构如果采用碳纤维加固,与拆除重建相比,投资节省约53%;工期缩短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