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NN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方法研究

2010-04-26 08:36蓝道林郑振华
电气技术 2010年12期
关键词:神经网络厚度线路

蓝道林 郑振华

(1.衢州电力局,衢州 浙江 324000;2.太原理工大学,太原 030024)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输电线路覆冰成为了影响电力安全供应的重大因素。输电线覆冰带来的后果是可能引起跳闸,带来电力事故。

表1罗列了最近几年我国输电线路覆冰的灾害情况。

表1 输电线路覆冰灾害情况表

由此可见,研究输电线覆冰对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输电线路覆冰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与覆冰厚度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据有关报告所言,现有的导线覆冰物理模型有十几种,但按权威部门的说法,没有一个模型通过了与实际覆冰数据的比较而得到完全的验证,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中一个最活跃的分支,又是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在解决这类预测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重点介绍基于GRNN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预测模型。

2 BP神经网络及其主要的缺陷

2.1 BP算法的学习过程

(1)网络的初始化:输入学习率η,动量因子α;给定最大学习误差ε(收敛精度);给各边连接权wij和神经元阈值θj为小的随机值。

(2)为网络提供学习样本,即输入向量{xi-1,xi-2,…,xi-p}和输出向量{yi}。

(3)计算网络的实际输出。

计算网络的输出值

(4)计算网络误差E

(5)判断:如果E<ε,学习结束,否则转入(3)。

2.2 BP神经网络建模的主要缺陷

标准 BP算法具有简单易行、计算量小、并行性强等优点,是目前神经网络训练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成熟的训练算法之一。它的实质是求解误差函数的最小值问题,由于它采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最速下降方法,按误差函数的负梯度方向修改权值,因此通常存在学习收敛速度太慢,不能保证收敛到全局最小点等缺点。

3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广义神经网络 GRNN是DonaldF.Specht提出的,是Rbf神经网络的一个分支,一种基于非线性回归理论的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该网络在逼近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较强的优势,预测效果好。

GRNN神经网络结构一般分为3层,输入层,径向基隐层,线性输出层,其网络结构与径向基网络接近,仅在输出的线性层有一些不同。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径向基隐层包含的单元个数等于训练样本数,R表示网络输入的维数,Q表示每层网络中的神经元个数即训练样本数,b1为隐层阈值,设置为0.834/C,可通过改变C的值来调节它。线性输出层的权值函数为规范化点积权函数,它将隐层的输出与本层的权值w的点积作为权输入,直接送入传递函数,即 nprod环节利用函数normprod计算出网络的输出向量n2,它的每一个元素就是向量a1与权值矩阵lw2.1每行元素的点积再除以向量a1各元素之和,并将结果n2提供给线性传递函数a2=purelin(n2),计算网络输出。

图1 GRNN网络结构图

GRNN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是非线性回归分析。设随机变量x和y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f(x,y),已知x的观测值为X,则y相对于X的回归,即条件为:

如果GRNN神经网络的概率密度函数采用高斯函数,则网络的输出为:

4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GR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比较

4.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神经网络智能辨识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所以选择一个典型的覆冰产生地极其重要。本论文的数据采集通过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获得,此系统建立在忻州供电局神原 I回线路上,装设在109杆塔处。109杆塔处在高山分水岭型地形的背风坡处,线路翻越分水岭,空旷开阔,容易出现强风及严重覆冰情况,尤其在山顶及迎风坡侧,含有过冷却水滴的气团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强制上升而绝热膨胀,使过冷却水滴含量增大,导致导线覆冰增加。109杆塔所处分水岭微地形如图2所示。

图2 分水岭微地形示意图

训练模型所用的样本来自于现场所采集的数据,采集到398组数据样本,从中选取388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另1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其中每组数据包括三个输入元素,分别为温度、湿度、雨量,一个目标元素,即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由于网络训练前的数据可影响网络的学习速度、机构复杂性和预测精度,通常数据在[-1,1]之间时,数据梯度变化明显,收敛速度快,因此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先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映射到[-1,1]之间,这样便于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

4.2 BP网络模型的建立以及预测结果

本BP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四层:输入层、两个隐含层及输出层,其中输入层有三个节点,隐含层的节点数不确定,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进行调整;输出层包含1个节点,表示覆冰的厚度。采用训练速度最快的Levenberg-Marguardt规则训练前向网络。显示频率disp_freq=10;最大训练次数max_epoch=2000;误差目标 err_goal=0.001;学习速率lr=0.05。论文中的程序都是用Matlab进行编程。

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 Matlab仿真测试,计算可得合理隐含层节点数喂[312]之间的整数,经过试验可知隐含节点数为11时误差最小,拟合情况最为理想,图 3给出 BP网络模型对覆冰厚度的仿真结果。

图3 BP模型预测结果

其中,图中的“+”为实际值,“o”为预测值。

4.3 GRNN模型的建立以及预测结果

GRNN网络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输入层,输出层因子的选取,径向基函数分布密度spread的确定。

其中,输入层有三个节点,输电线覆冰厚度值为输出因子。经过反复试验,本文将分布密度spread确定为0.13。

在Matal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GRNN网络可以直接利用newgrnn函数调用。格式为:net=newgrnn(p,t,spread)

其中 net=newgrnn用于在对话框中建立一个GRNN网络;p是训练样本;t为训练样本目标值;spread为径向基函数的分布密度,它可以对grnn网络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常spread越小,网络的逼近效果越好,因此,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可调整spread的值,知道达到比较理想的预测精度为止。

图4给出了GRNN网络模型对覆冰厚度的仿真结果。

图4 GRNN模型预测结果

其中,图中的“+”为实际值,“o”为预测值。

4.4 仿真结果比较

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BP网络模型和GRNN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对比以及BP网络模型和GRNN网络模型预测效果对比。

表2 BP网络模型和GRNN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表3 BP网络模型和GRNN网络模型预测效果对比

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知,GRNN网络的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具有更好的逼近效果,同时表3中,GRNN网络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399,小于BP网络模型的2.4854,而且GRNN网络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8,BP网络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995,所以根据表2、表3以及仿真图形可以看出,GRNN模型比BP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同时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GRNN模型的训练步数为56步,而BP网络模型的训练步数为893步,所以无论从预测精度还是训练步数上考虑,对于预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GRNN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要比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要好。更适合预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预测。

5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忻州输电线路的气象数据(包括湿度、温度、雨量)以及覆冰厚度等历史数据,建立了基于GRNN网络输电线覆冰厚度预测模型,对输电线路未来覆冰量厚度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BP网络模型,GRNN网络模型训练所需的步数更少,而且能更准确地预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

[1] 蒋兴权.输电线路覆冰机理与防冰新技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北京:学技术出版社,1992:110-15.

[2] 靳潘,潘俊波,谭永东,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3] Naquesh.D.S.,Datta.G.L. Modeling of fillet welded joint of GMAW process: Integrated approach using DOE, ANN and 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Interactiv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v2, n3, p127-136, 2008.

[4] 孙湘海.基于GRNN模型的城市道路短期交通流预测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12).

[5] 高雷,曹永锋,李芬香.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个体定税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07(4):104-106.

[6] 梁凤国.李帅莹.于淼.马宗正基于 GRNN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J]. 人民长江,2009(5).

猜你喜欢
神经网络厚度线路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神经网络抑制无线通信干扰探究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
加权平均厚度法计算变厚度钢壳体在均匀外部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应力
基于神经网络的拉矫机控制模型建立
复数神经网络在基于WiFi的室内LBS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