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生命大营救——兰州军区部队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实录

2010-04-23 03:32春吕志强图张永进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武部玉树废墟

文/魏 春吕志强图/张永进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强震突袭青海玉树,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废墟下千百个原本鲜活的生命在痛苦呻吟,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在悲痛泣血!

灾区学生与救援队员合力搭建帐篷

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受领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火速集结,空中、陆地齐进并发,万余名官兵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向玉树挺进,投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震魔抗争的紧急战斗,展开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

一路豪歌挺进玉树震区

灾情如火,生命第一。

4月14日上午8时许,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兰州军区党委紧急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

“抗震救灾,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高的效率做好救灾工作。”军区司令员王国生、政委李长才向部队下达了挥师玉树、开展生命大援救的命令。

闻令而动,千军齐发。

青海玉树军分区官兵在搞好自救的同时,迅速出动兵力投入抢救被掩埋群众;青海省军区某独立步兵团1002名官兵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挺进。

在地震发生后的最短时间里,某预备役保障旅、某集团军工兵团、兰州军区高原医疗队等抢险救灾部队,均在接到命令后的第一时间星夜兼程紧急奔赴地震灾区……

青海省军区某独立步兵团受领抗震救灾命令后,紧急调运兵力,同时启动军地抢险救援机制,征用青海省交通公司大巴16台,携带救援器材和物资,在震后2.5小时开始向灾区机动。

灾区群众的安危时刻牵动着独立团官兵的心,尽管从西宁到玉树的800多公里山路道路崎岖、高寒缺氧,且途中多次遭遇沙尘暴、大风雪等恶劣天候,但梯队指挥员科学筹划、沉着应对、大胆指挥,仅用14小时就安全顺利机动到位。

由解放军第四医院组成的兰州军区高原医疗队接到救援命令后,火速赶往灾区实施医疗救助。

为尽快到达地震灾区营救生命,某工兵团96名官兵分空中和地面两种方式同步向玉树开进,空中梯队官兵携带生命探测仪等先进救援设备抵达玉树后,迅速组织搜救生命。

随着救灾行动的逐步深入,又有多支部队紧急增援玉树。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两个梯队的医疗人员、某预备役旅、某摩步旅3000名官兵、某陆航旅3架直升机同时向灾区挺进……

兰州军区部队官兵到达灾区后,顾不上喝口水、吃口饭,立即冲向震后废墟,全面展开搜救行动,争分夺秒、竭尽全力抢救受伤群众。

4月15日清晨,青海省军区某独立步兵团官兵正在玉树县结古镇扎西达通街道抢救被掩埋的群众时,挨家挨户查看倒塌房屋里是否有群众的玉树县民族职业学院的雅玛才让老师向官兵们大声呼喊:“快来救人!”

团长王波涛立即带领23名官兵向雅玛才让所指的倒塌房屋跑去。官兵们采取底下固定上面轻拿的方法,从多个方位轻轻挪动每一根横梁,每一块砖块。在挪动一根长约3米钢筋水泥柱时,旁边的一大块土块突然滑落,18岁的列兵徐开发眼疾手快伸出左腿挡住了正在滑落的大土块。土块挡住了,可小徐的腿被砸出一个巴掌大的青紫块。1小时10分钟后,年仅7岁的藏族女孩才旦拉毛终于获救。不久,官兵们又将女孩的妈妈索囊才措救了出来。

4月15日下午,玉树。一顶救灾帐篷外,人们在焦急地等待。16时28分,随着帐篷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等待的人们都露出了笑容,并喜悦地鼓掌。这名还没有起名字的婴儿是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震后降临的首个生命,这个6斤重的婴儿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希望。

4月16日13时许,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才乘飞机抵达玉树。一下飞机,看到官兵们正在往停在机场旁边的直升机上运送伤员,李政委疾步走到担架前,与运送伤员的官兵一起,将伤员护送到直升机上。

4月17日15时许,军区司令员王国生抵达地震灾区,一下飞机就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到部队各个救灾点看望官兵,现场指挥救灾行动。

4月16日9时45分,我们见证了生命营救的奇迹。青海省军区独立步兵团2营官兵冒着断壁随时倒塌的危险,在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的一片废墟下,成功救出一名被废墟埋压49个小时的藏族妇女。这名幸运逃出死神魔掌的妇女名叫卡洁,今年30岁,在地震中大腿被压断。被营救出来后,经过军队医护人员1个多小时紧急抢救,卡洁脱离了生命危险。

玉树民族师范学校房屋在这次地震中全部倒塌,尽管已过去了50多个小时,但记者在这里看到,兰州军区某工兵团官兵们仍在采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救。整体坍塌的宿舍楼堆积成小山一样的废墟,钢筋交错,瓦砾遍地,破烂的书本、衣物等散落其间。在某集团军参谋长许振华现场指挥下,官兵小心翼翼搬开瓦砾杂物,而后用液压泵顶起横梁,再一件件抽出被压着的床架、木板、棉絮。一拨官兵累了,又一拨官兵马上接替上去。大家的脸上、身上沾满了灰尘,汗珠混合着脸上的泥土一滴滴滑落。16日一天,官兵们搬掉了数十方瓦砾,只搜寻出6具遇难者遗体,但官兵们的营救行动并没有停止。一直在现场指挥营救工作的该团政委杨新民说:“生命至上,救人第一。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一肩风雪担当抢险重任

2010年4月14日,对玉树军分区司令员吴勇来说,必定永生难忘。

7点49分,地震来临!地动山摇!

刹那间,三江源美丽的山城玉树浓烟蔽天、黄尘飞扬、房倒屋塌!少顷,院外四周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便不绝于耳!

早操后正在散步的吴勇毫无准备,一个趔趄晃倒在路边的灌木丛里,腰部被一根树干狠狠撞了一下。他强忍钻心的疼痛,站起来高声呼喊尚未走远的机关干部:“不要进房子!马上清点人员,向我报告!”随即,他拿出手机拨打青海省军区值班电话——万幸的是手机信号没断——作了一个也许是他平生最简短的情况报告:“我是玉树分区司令吴勇,玉树发生地震!”

看到司令部军务参谋黄雪平跑过来,吴勇右手捂着摔伤的腰部,急切地问:“我们的人怎么样?”得知除军分区院子里有两名职工和玉树县人武部一名科长被废墟埋住外,其余人员均安全无恙,他和已经聚拢过来的军分区领导迅速碰了下头,立即发出一道道抢险指令:将机关和分队人员整合编组,每组由一名党委常委带队,分头抢救被埋压的人员,增派兵力保护弹药库、油库等重要目标……

地震发生10分钟后,军分区系统内被埋的3人被官兵挖救出来,他们被火速送往医疗点抢救。

这时,通信保障人员冒险从机关办公楼一楼抢出一部值班电话,吴勇便捂着腰守候在院子里这唯一一部军线电话旁,继续指挥抢险救灾。

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被困群众!震后仅10分钟,吴勇就集合起所有能够出动的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火速赶到了危险四伏的震后废墟,开始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埋压在断壁残垣下的伤员。出发前,吴勇还作出了一个对后面救灾行动来讲异常关键的决定:派副司令员管开吉带人立即向玉树机场方向侦察,迅速查明机场是否完好可用、通往机场的道路是否畅通。

在灾情十分严重的玉树州民族综合职业学校,吴勇指挥官兵们奋不顾身用双手刨挖废墟,搬走瓦砾碎石。此时此地,吴勇仿佛完全忘记了腰伤、忘记了疼痛,始终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和大家一起搬石头、抬断壁、背伤员。很快,他们就从废墟里救出了10名学生。

震后1小时,玉树州委州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作为州委常委的吴勇满头汗水、一身灰土,从救灾一线匆匆赶到了会场。

兰州军区第一抗震救援队在第一时间抵达玉树机场

当时,玉树州委书记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州长还在省里开会。吴勇主动建议在家的州领导迅速分工,立即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并建议整合当地部队、武警、消防等各种力量,形成抢险救灾的“拳头”,由军分区统一协调。同时,吴勇建议玉树州没有灾情的县立即启动民兵应急机制,组织民兵迅速参加灾区救援行动……

听了吴勇掷地有声的发言、合情合理的建议,与会的军地领导频频点头,表示赞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了。

事实证明,吴勇的这一系列建议,为此后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快速有序展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布置完方方面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后,看着大家紧张有序地分头行动,吴勇对身边的参谋人员说:“走,到一线去!”

参谋人员劝他休息一下,可他早已大步流星走出了指挥帐篷。

在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结古镇灾区,看到官兵和群众正在废墟上抢救伤员,吴勇再次冲了上去。在这两个多小时内,吴勇带领官兵又帮助18名废墟下的群众逃脱了死神的魔掌。

在此后的数个小时里,吴勇要么是在军地重要会议的会场,要么是在指挥所里安排救灾工作,要么是在抢险第一线指导或参与救援,忙忙碌碌、风风火火的身影,一刻不停地往返穿梭于灾区的角角落落。天亮着,他在忙;天黑了,他还在忙……

时钟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午夜零时。紧张劳累了一天的吴勇,双眼布满了红红的血丝,腰部的伤痛更加剧烈。整整一天,他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电话仍旧是一个接着一个,但他考虑问题、决策指挥的思路依旧像往常一样清晰明快,只是说话的声音更加沙哑。

这时,青海省军区某独立团1000余名官兵星夜兼程,从800多公里外的驻地赶到了玉树县城。吴勇长舒了一口气,立即指派3名军分区领导前去迎接该团官兵,并直接把他们分头带到3个重灾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这时,机关统计了这一天的救灾数据:军分区官兵从废墟中救出了125名被埋群众……看到这些,吴勇没有说话,只是对站在身边的政治部干事王占武说:“给我拿瓶水。”矿泉水递到他手上,吴勇只轻轻抿了一口,因嗓子发炎,咽得很慢很艰难。

一腔大爱洒向莽莽高原

4月14日中午12时整,由解放军第四医院政委郭占武任队长、各科室39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医疗队,出动8台车辆,携带价值50万元的药品和器材,向着玉树震区挺进。医疗队官兵先后翻越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雪达坂,勇敢穿越超强沙尘暴,战胜冰雹雨雪,昼夜兼程、马不停蹄连续机动15个小时。

工兵团加班加点抢救被埋人员

4月15日凌晨3时,他们到达玉树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玉树州体育场。

当时,体育场已聚集了近万名受灾群众。医疗队官兵立即搭建起野战医疗帐篷。床刚支好,被褥尚未铺开,16个床位就立刻挤满了20多个受伤群众。

检查、缝合、消炎、手术……医护人员立即开始抢救伤员。一直忙到傍晚,才把帐篷周围的伤员救治完毕。医疗队官兵顾不上喝口水、吃口饭,更别提休息、睡觉,有的官兵近20小时没有上厕所。麻醉手术科护士马何萍因过度劳累,嗓子发炎,10天不能说话,仍坚持工作。

医疗队到达当天,就接诊、处理伤员630人,清创缝合260多人,后送350余人。

4月15日下午,医疗队收治了被废墟掩埋了27个小时的一对母女。母亲索南木措45岁,女儿才让拉毛只有8岁。救援官兵把她们送来时,小拉毛已处于轻度昏迷状态。护士长宋海燕在为她扎针输液时,没想到双眼蒙着纱布的小姑娘一把抓住小宋的手,带着哭腔喊道:“妈妈,妈妈!”宋海燕怔住了,止不住热泪盈眶。她一边答应着,一边轻轻地为小姑娘输液。经过紧急抢救,才让拉毛终于脱离了危险。当宋海燕抱着她,来到也脱离危险的索南木措面前时,母女俩相拥而泣。

4岁的藏族小姑娘阿妞卓玛被废墟掩埋了整整30个小时,她的父母不幸被地震夺去了生命。被送到医疗队时,小卓玛浑身血污、泥土。医护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急救,终于让小姑娘逃脱了死神的魔掌。

72岁的藏族老人扎多患传染性菌痢,由于没有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基本条件,按规定不能接收,但医疗队官兵没有推诿,对老人认真进行治疗,使他很快康复。护士们帮着老人接大小便,毫不厌弃。起初扎多老人心理负担很重,一直不说话。一天多后,看到医护人员像自己的儿女一样照料自己,老人变得开朗起来。

孕妇任青卓玛在地震中被砸伤。4月15日被送到医疗队时,她还出现了癫痫性间歇抽搐。当天下午,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何敏就坐飞机赶到了玉树,对患者精心治疗后,于第二天就协调飞机将任青卓玛后送到了西宁。4月17日凌晨,任青卓玛顺利生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守候在接生室外的医护人员,一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情不自禁高兴得欢呼跳跃。

在这场大地震中,玉树有部分寺院受灾。

4月21日,高原医疗队官兵带着6万元的药品来到玉树结古寺,为僧侣们体检看病,先后有90多名僧侣接受了巡诊治疗。医疗队还给寺院送去水、米、面、蔬菜、清油等生活用品,留下常备药品。

4月22日晚,结古寺佛学院院长昂嘎打电话给医疗队队长郭占武,说有3名病人病情很重,请求派人抢救。撂下电话,郭占武马上带着7名医护人员赶去接诊。经紧急救治,3名患者全部脱离危险,康复出院。

最近,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和玉树当卡寺签订了汉藏双语《关爱众僧健康、共建平安寺院协议》。高原医疗队每年将为该寺僧侣提供免费体检和优惠治疗,并给活佛建立了健康档案。

截至目前,高原医疗队共收治各类伤病员2398人,后送受伤群众5494人,发放和消耗药品器材59.5万元,抢救32名危重伤病员无1例死亡。

一线星火点亮责任之光

玉树县人武部后勤科长杨朝阳在地震中不幸牺牲。这位普通高原军人的离去,让身边战友和驻地群众止不住黯然泪下……玉树县人武部后勤科管理员闫新明说起杨朝阳牺牲前的情景,总是哽咽难言。

4月14日清晨5时40分,睡梦中的闫新明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杨朝阳打来的:“小闫,刚才好像地震了,你知道不?一定要小心点儿!”

闫新明无法料想,这会是杨科长打给他的最后一个电话。

开学典礼上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7时40分许,闫新明去饭堂准备早饭,在办公楼下遇到正抱着电视机往外走的杨朝阳。见杨科长把电视机放在空地上转身又准备进办公楼,小闫忙问:“科长,你还干什么去?”杨朝阳边走边说:“我再去把发电机搬出来。”

小闫想跟着一块儿去,被杨朝阳拦住了:“你快去做饭,这儿我一个人就够了。要多注意安全啊。”闫新明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他与杨科长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对话。

短短两三分钟后,大地震颤,房倒屋塌!

杨朝阳倒在了轰然坍塌的楼房里。

当战友们把他从废墟里挖出来时,发现杨朝阳的双手仍紧紧抱着那台发电机。

这一幕,让在场的战友震撼无语,悲痛之情无以言表!

由于种种原因,玉树县人武部所在城区经常停电。发电机成为官兵们办公、做饭、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宝贝。作为保管发电机的后勤科长,杨朝阳更是把这台发电机当做命根子一样悉心爱护。天要下雨了,他会立马撂下手里的活儿,跑出去把发电机搬进屋里;用的时间长了,他会心疼地用浓重的关中腔说:“歇一歇,机器都别累坏了。”

“朝阳对发电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一样心疼,他是我们人武部搬发电机最多的人!”与杨朝阳相处多年的人武部副部长牛国营感慨地说。一次下雨,杨朝阳外出办事回来,见发电机淋在雨里,平日里脾气温和、从不骂人的他大发雷霆,破天荒地骂了娘。自打这台发电机买过来,一次也没有坏过。但这次地震,杨朝阳和发电机都被埋进了废墟。

“发电机是朝阳的老伙计,他走了,就让发电机陪他上路吧……”苏秀国声音几度哽咽。

采访杨朝阳的事迹时,我们结识了榆树县人武部士官闫新明。

这个憨厚朴实的山东小伙儿,话语不多,干活却总嫌少,后勤上柴米油盐、吃喝拉撒那些零零碎碎的事,他都干得利利索索。用人武部政委苏秀国的话说:“这娃,踏实!”

4月14日清晨,闫新明像往常一样,早早到厨房给大家准备早饭。淘米下锅,加水点火,一锅稀饭刚熬上,他瞥见门口商店的老板杨万青进了院门,便出去问老杨有啥事。

在院子里他们刚说了两句话,强震突然爆发!

大地剧烈摇晃,把闫新明和杨万青都摔倒在地。随即是房倒屋塌的声声巨响,浓浓的烟尘铺天盖地。从地上爬起来,闫新明最先想到的是人武部后勤科长杨朝阳,他几分钟前看见杨科长进办公楼去搬发电机。

闫新明疯了似的冲到已倒塌的办公楼。“杨科长!杨科长!……”他一边不住地高声呼喊,一边拼命用手刨挖,可厚重的水泥板怎么也搬不动。

这时人武部领导、干部和职工都飞跑过来救援。可没有得力的工具,要搬开大块的废墟难于上青天。闫新明一溜烟地向院子后面跑,到库房去找工具。

离库房不远处有两排平房,地震把这两排房子全部夷为平地。看到这一情景,闫新明心里一阵难过,这里住的几户人家他都很熟悉,大家相处得跟兄弟姐妹一样。

应该有人被埋在下面!这个念头在闫新明脑海里飞快掠过后,他就从第一家开始高喊:“小张!小张!你在吗?”这户住的是武警部队复员战士李正基和他在玉树县下拉乡当干部的妻子张敏洁。李正基在玉树机场上班,周末才回家。

“闫班长,我在这儿!”废墟下传来很小很闷的声音。闫新明一阵高兴,知道小张不仅活着,而且状态不是太差。

为了加快救援速度,闫新明快步跑向附近没倒塌的几家小商店、小饭馆,向已经跑出来的几个店主高喊:“快跟我来救人!”几个被地震吓得有些惊慌失措的店主听见这声喊,好像才缓过神来,赶紧跟着闫新明过来救人。

闫新明把工具分发给大家,在确定张敏洁被埋的位置后开始挖掘废墟,他用双手扒着瓦砾、搬走木石。很快,挖开一个小洞。大家发现张敏洁被埋在一个木柜和倒塌屋顶形成的狭小空间里。于是,闫新明和几位老乡加快了刨挖速度,洞口够一个人出入时,他们开始往外拖拽小张,可就是拽不出来,原来她的左腿刚好被一根木梁给卡住了。

闫新明指挥大家继续扩大洞口,看看差不多了,他拿过一把铁锹,趴下身子就钻进了洞口,用锹柄使尽力气撬起那根卡住小张左腿的木梁,然后高喊:“快往外拉!”

张敏洁终于被救了出来。逃脱死神魔掌的小张惊魂未定,止不住嚎啕大哭。闫新明顾不上安慰她,把手机递过去:“快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我们还要去救人!”

闫新明随即又带着人去抢救生命,第二家、第三家……

在闫新明的带领下,玉树县委组织部干部汪海英、玉树县人武部职工李援云、开军品店的个体商户马小梅和玉树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扎西的妻子白玛卓玛,先后被从废墟里救了出来。

在这些救援人员中,闫新明是唯一一位军人,也是大家公认的“主心骨”。

他顾不上喘口气,又飞跑回去加入到救援后勤科长杨朝阳的队伍。

当杨朝阳被挖出来送去抢救后,闫新明一屁股坐到废墟上,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了。

当天,张敏洁的爱人李正基急匆匆赶回来,一见到闫新明就把他紧紧抱住,第一句话就是:“救命恩人哪!你是英雄!”

闫新明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

那天下午,玉树县委书记方向东来到人武部,对闫新明说:“你救了我们好几位干部群众,了不起。你是英雄!”

“不是不是,我哪儿是英雄?换成谁,都会那样做。”闫新明还是不承认自己是英雄。

那些为抗震救灾奉献忠诚、抛洒汗水的千千万万官兵,他们不是英雄,谁是英雄?

大美玉树,遍地英雄!震后的废墟,见证了英雄的壮举;巍峨的雪山,铭记着英雄的事迹;浩荡的江河,传唱着英雄的歌谣……

猜你喜欢
人武部玉树废墟
加强新体制下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废墟”
废墟里的救赎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汕头警备区大力加强人武部规范化暨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废墟(外一章)
街头的废墟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采取“三纳入”深化正规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