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亮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不仅要掌握一门外语,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的渗透与讲解,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文化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概念。如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已逝,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今天的世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必备的条件。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著名学者林大津认为:文化背景不同的行为源与反应者之间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1】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亦变得愈加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误解和冲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历经了一系列改革,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英语教学模式还停留在词汇、语法和惯用语等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上,我国的外语教学历来重视词汇、语法的讲解与练习,而不注重使用语言的交流能力。同时,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学生的考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多学生在应试做题方面能力很突出,甚至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可以得到高分,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却很低。其次,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背景文化方面的知识的教学显得明显匮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几乎是被忽略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Hyme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形式规则,还要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跨文化交际学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语言和非语言的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策略能力系统。【2】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语言能力,在真实社会情景中具有即席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是关于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以及关于对谁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的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内的正确并且适宜地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理解文化差异能力,即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英语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英语语言学家Sapir认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胡文仲,1994)。【3】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语言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涵义,在跨文化交流中就很可能会导致误解或冲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信息。例如在讲解英语词汇时,要告诉学生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涵义。white elephant 一词在英语中是昂贵而无用的代名词,这是因为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视为珍宝,一般的大象可以用来劳动,但是白象只能用来供养,不能劳动,但是大象如果不劳动的话,花销很大,在古代,即使是泰国的一般的贵族也养不起的,如果泰国国王对那个臣下不满就送他一头白象,既是宝物又是御赐,那么大臣就只能供奉白象,于是家道很快就衰落了。此外,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解有关问候、称呼、道歉、致谢等社会礼仪方面的讲解。谦虚是中国人一条很重要的行为准则,中国人对对方的夸奖、赞美要表现出自谦,而在英美文化中,对对方的称赞要回答谢谢。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非言语沟通方面的知识。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手段进行的沟通,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姿势、肢体语言、碰触、副语言和空间等等。根据研究表明,在整个交际过程中,65%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沟通实现的。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非言语交际同言语交际一样受到文化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传达的信息的误读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冲突与失败。例如,中国人翘起大拇指是表示对对方的赞扬,但在希腊,翘起大拇指则表示要对方“滚蛋”,马来人认为大拇指象征着晦气与罪恶。再如,日本人在谈话时会尽量避免与陌生人直接进行目光接触,而美国人在谈话时通常会专注地看着发言者。如果对方没有保持专注的目光接触,美国人会认为对方没有诚意,会感到很恼火。因此,非言语交际能力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贾玉新.踌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黄亮,讲师,黑龙江东方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
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D1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