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淮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教育及健康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因而如何利用居室色彩的设计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现状的入手,阐述了儿童居室色彩设计中应有的步骤,为儿童居室色彩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儿童居室;色彩设计;色彩运用
儿童居室的是儿童的休息、玩耍的地方。因而儿童居室的设计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儿童居室设计应该从各种角度重视对儿童能力的培养及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儿童居室色彩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一、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现状
1.忽略了儿童在个性发展方面的需要。
从我国目前儿童居室所体现出来的设计风格来看,多数居室内的色彩缺少个性化,多数儿童居室甚至无法判断居室内居住的儿童的性别,更不用说通过居室的色彩设计来体现小主人的爱好和个人性格。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小主人也不会对这样的居室环境有什么亲密的感情。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应从小主人不同的个人特点出发通过灵活的色彩处理方式来体现小主人的个性与品味,也展示出家居设计中应有的人文关怀。
2.忽视了儿童居室的环保的要求
有的儿童居室设计片面的强调了色彩所具有的鲜艳,在设计中显得凌乱怪异,体现不出色彩表现应具有的协调干,同时在选择材料时对环保要求缺少一定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儿童居室设计缺少专业人员或者设计人员自身设计水平不高造成的。因而在实际中仅仅以色彩眩目的配色方式来进行儿童居室设计。
3.居室色彩设计整体感不强
目前在儿童居室色彩设计上还存在着居室色彩设计对色彩的整体感忽略不重视的问题。表现是在儿童居室的色彩设计中色彩之间搭配不协调,缺乏整体感,色彩和色彩之间显得孤立且没有层次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师在进行儿童居室设计的时候没有重视色彩之间的配制和协调,造成了在居室设计过程中色彩过度的不自然,忽视了整体化设计的重要性。好的儿童居室设计应在是色彩变化和色彩鲜艳度结合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色彩所具有的连续性与整体感,这才能够使色彩真正的变成一种居室的设计语言,用这种设计语言来描述小主人丰富多彩的性格及生活,加强儿童居室设计中色彩运用。
二、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实施策略
从以上儿童居室色彩的现状可以看出,在儿童居室的色彩设计中应善加运用色彩这种表达方式,具体到具体的儿童居室设计中,应该通过确定设计目标和市场调查弄清楚儿童的需求,并因此确定设计方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设计目标
在具体的儿童居室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在做好设计准备的基础上,明确设计主体后确定设计目标。在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客户的要求,对儿童居室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做好对儿童性格及色彩偏好的了解的基础工作。通过这些准备工作,将设计主题进行明确,完成对儿童居室内设计风格及色彩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轮廓进行勾勒,并逐渐具体量化对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目标。
2.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具体指的是在对儿童居室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对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目标修订。在这个程序中,儿童居室的设计者应通过采用不同的调查方面,多方面多渠道的搜集与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相关的典型案例,并借鉴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对失败案例的教训的吸取。通过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儿童居室设计人员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儿童对色彩的喜欢,对于居室生活方式的要求以及与居室色彩色设计相关的心理需求等等相关信息。
3.方案设计与选择
这部分是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重心,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儿童居室设计的主体和目标为基础,在确定的设计切入点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儿童居室色彩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过程中应围绕着居室的小主人对色彩的偏好及其行为为出发,确定好居室应有的主色调。
在形式美法则应用中处理好色彩的搭配,最后确定居室的色彩设计方案。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制定多个方案供客户来选择,让儿童和家长最后确定与儿童审美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
4.方案的实施
在儿童居室色彩设计方案的实施中,应制定严格的实施步骤,确保所确定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在设计方案实施的进重中,需要不断的总结色彩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的对设计进行评价,这是对本次设计实施的重视,也是对以后设计打好了基础。
综上所述,设计人员在对儿童居室进行色彩设计是,应以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和喜好及心理需求为基础,结合周密的设计程序要求,来实现对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要求。
三、结论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及家长们对儿童居室色彩设计的要求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而设计人员们应不断的提高对色彩和儿童与此相关的心理及性格爱好等需求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的努力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儿童居室设计。
【参考文献】
[1]于海艳. 室内色彩情绪——室内色彩的功能与配置[J]科教文汇, 2006,(07) .
[2]黄波. 室内环境中的色彩运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