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军
【摘要】中国古典戏曲作家们作为古代文人中特殊的一类历来不为儒家正统思想所接受,然而随着蒙古人的入侵及元朝的建立,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也带来了中国古典戏曲的繁荣。由元入明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文人的整体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戏曲作家们地位相对元代来讲却有所下降。
【关键词】戏曲作家;元末明初;地位变化
我们知道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的都是一些喜好“乐府”之人,故此他在该书的序言中才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的感慨。尽管这些“乐府”爱好者们不被自称“高尚之士”的理学家们所接受,但《录鬼簿》一书中所载戏曲作者中有官职在身的却也不乏其人。如“前辈以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三十一人、“方今名公”十人均为“居要路者”,就连自喻为“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关汉卿也有个太医院尹的职务。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统治者并不鄙薄戏曲创作,故此那些常与优伶们往来的戏曲作家们也不用担心其士进之路会因此而终止。然而入明之后,随着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戏曲创作者们的地位是否还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呢?
一
在讨论明初戏曲作家的地位之前有必要对明初伶人的情况进行一些了解切。明代设有教坊司,优伶多集中于此。《明·会典》记载描绘了明代大宴仪的基本情况,教坊司的优伶们作为音乐的演奏者整个宴会过程都在跪着演奏,显然他们的地位还不如站在一旁端汤送饭的“序班”成员。此外明太祖朱元璋曾于洪武元年“冬十一月,诏天下悉复衣冠唐制……其乐妓不许与庶民妻同,乐工服冠屯青字顶,系红绿帛带”。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些都只是服饰的变换,但唯独将伶人与士庶区别开来又何尝不是对伶人们的鄙夷呢?
我们知道明代确立科举取士之后应试便成为文人们取得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但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的诏令中明确规定:
各省廪膳科贡,各有定额;南北举人名数,亦有定制。近来奸徒利他处寡少,诈冒籍贯,或原系娼优隶卒之家,及曾经犯罪问革,变易姓名,侥幸出身,访出拿问。
这样一来不光是伶人自身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就连他们的后代也被排除在士进的行列之外,其地位与“曾
经犯罪问革”之人等同。由此看来明代优伶的地位是极其底下的。
二
《录鬼簿续编》记载的是元末明初的戏曲作家情况,其中大部分都由元入明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录鬼簿续编》共记载戏曲作者71人,其中明确记载曾担任过官职的有29人,现将此29人担任官职情况如下:
汪元享 浙江省掾(元代)
谷子敬 枢密院掾史(元代);初,戌源时(明代)
丁野夫 故元西监生(元代)
邾仲谊 业起为浙江省考试官(元代)
陆进之 福建省都事(元代)
须子寿 钱塘县吏(元代)
汤舜民 补本县吏(元代)
李唐宾 淮南省宣使(元代)
陈伯将 至河南参政,迁中书参知政事。至正辛卯,受行军司马参军(元代)
刘君锡 故元省奏(元代)
兰楚芳 江西元帅(元代)
全子仁 元赣州路监郡(元代)
刘士昌 中省掾,授府库院经历(元代)
花士良 从张士诚住吴下,为省都镇抚(元代);初擢知凤翔府事(明代)
金元素 故元工部郎中,升参知政事(元代)
金文石 国子生(元代)
金尧臣 左司郎中(元代)
龚敬臣 任经历(元代)
赵元臣 任都事(元代)
张伯刚 洪武初,任临洮太守(明代)
月景辉 官至令尹(元代)
赛景初 故元中书左臣,考、浙省平章政事(元代)
沐仲易 故元西监生(元代)
魏士贤 充淮南省宣使(元代)
沈士廉 洪武中,拜监察御史(明代)
贾伯坚 任扬州路总管。后拜中书左参政事(元代)
孙行简 洪武初,以才行,仕元县县丞。(明代)
杨彦华 洪武辛已,以明经擢濮阳令。永乐初,该除赵府纪善。(明代)
邾启文 任中书宣使(元代)
故此通过对他们为官情况的了解便可看出元明两代统治阶级对待戏曲作家的不同态度。
如果我们对进入明朝以后担任官职的几位戏曲作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就会发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乐府”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花士良“公天资高迈,学术过人,孙吴之书,乐府隐语,糜不究意”、张伯刚“老归乡里,日与乡之士大夫登山临水,寄情诗酒,乐其余年。有文集行于世。乐府隐语亦多,特其余事耳”…… “以明经擢濮阳令”。很显然对戏曲作者们而言,“乐府”只是生活之余的消遣,真正让他们花费心思的还是“孙吴之书”、“毛诗”等这些为统治者们所推崇的学术。这也进一步说明终日留心于戏曲的文人们在明初是不为统治者们所重用的。
三
我们知道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而贾仲明、汤舜民、杨景贤都被列入“国朝十六人”行列加以记载,由此可知早在洪武期间他们就已经是戏曲界有名的人物,然而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四处延揽人才,按理像汤舜民这样积极出世又有名气的文人应该在新朝获得一官半职。可事实是明初的十几年里,汤舜民几经漂泊却一无所获,后遇明成祖朱棣宠遇,但并未担任任何官职,由此看来朱棣所赏识只不过是其诗文戏曲方面的才华,因此这也并没有能改变他戏曲文人的地位。究其原因,与他们戏曲作家的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像汤舜民一般受明成祖朱棣宠遇的还有贾仲明与杨景贤,《录鬼簿续编》记载汤舜民、贾仲明、杨景贤等都是博学之士,但他们那种“好滑稽”、“精於乐章隐语”、“善戏谑”性格特征显然符合了朱元璋所谓的“行于戏”,故此他们都属于了“游食奔进之徒”的行列,自然与官场无缘了。
由元入明之后汉族文人的社会地位整体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但这仅仅体现在封建正统文人的身上。由元入明的戏曲作家们作为文人中特殊的一类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没有得到提高相反还有了明显的下降,虽然凭借戏曲方面的才华他们中的一些也曾受到皇族的宠幸,但这并不能改变明初戏曲作家社会地位整体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