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摘要】感恩情怀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恩惠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因此培养人们的感恩意识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品《论语》就能慢慢领悟其中的感恩情怀,从儒家经典中吸取精华,化理性为德性,使自己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对待生活,不失为一种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文章将从孝、忠、信三个方面对《论语》中的感恩情怀进行初探。
【关键词】《论语》;感恩;孝;忠;信
“感恩”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美好的情怀。感恩情怀就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都公认的重要道德原则。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西方人将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救命之恩。而我们中华文明更是强调感恩,既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谆谆教诲,又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美丽故事。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人,离不开群体,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间为他人付出,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之恩,祖国的栽培,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的慷慨解囊。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付出与获得的循环中得以发展。所以当我们在分享社会、他人对我们关爱的同时,应该懂得我们的获得是基于别人的付出,要心怀感激。感恩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如果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不瞒和不幸。
中华文明关于感恩的理念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感恩情怀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细品《论语》,在感受孔子博大的心怀和睿智思考的同时,那一份份感恩情怀更是跃然于字里行间,感动教化着我们后人。
一、孝为报亲恩
“孝”是为了感念父母之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特别注重孝道的民族。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人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更是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无疑父母之恩大于天。儒家文化是强调伦理本位的文化,因而在孔子的感恩思想中,“孝”是其德性的基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二》)弟子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在上位者,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在上位者,却会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由此可见“孝”在孔子思想是为人的根本,是感恩思想的基础。
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要对父母尽孝道,那么做子女的该怎样对父母尽孝呢?是不是当今有些人所理解的,所谓尽孝就是保证父母的物质需求就够了。当然让父母晚年衣食无忧这是尽孝的基础,但在孔子看来,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主要不是表现在物质的供养上,而是表现在感情上,精神上的,这就主要体现在养而有敬的思想上。“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第二》)意思是:子游问怎样才算孝呢?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之心,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什么区别呢?”对父母尽孝,绝不是仅仅给饭吃!更重要的是要恭敬,要有感情,要有孝心,这才是最根本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子夏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能可贵。有事情晚辈自己出力,有酒食让给长辈喝,这难道就是孝了吗?”意思是,就是给老人做事情,给老人好吃喝,但是如果只是为了障人耳目而不情愿地尽义务,心底并没有爱,这还是不能算“孝顺”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为政第二》)孟武伯问怎样去对父母尽孝心呢,孔子回答说:“儿女生病时,做父母的忧心如焚。”乍一听来,似乎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可细细琢磨,到底是圣哲,这回答含蓄精妙,微言大义,耐人寻味;你要问怎样尽孝心吗,那就请你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心情吧。这样,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回报父母了。“孝”不单单是“养”,而更要紧的却是“心”,是一颗孝子的赤诚之心。
我们从当今社会人情伦理关系的角度看,孔老夫子的尽孝观对于我们今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现如今的子女大多数忙碌于日常工作和琐屑的事情中,对于父母感念也只能停留在生活赡养上,以为只要对父母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冷不到,饿不着就已经尽足了孝道,而忽略了真正的孝顺是应该加上精神上的陪伴和满足的,就像父母在养育我们时所付出的爱一样,作为儿女,在激烈的社会中拼搏的同时,应当适当的放慢脚步,多回家陪陪慢慢老去的父母。
二、忠为报国恩
“忠”是为了感念国家之恩。在儒家文化中,家和国是同构的,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 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相应的家庭生活中孝的道德信念也延伸到社会组织中,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这样感恩情怀也就随之渗透到政治领域。做臣民的一定要忠,以报君王的恩宠,报君恩即是报国恩。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鲁国国君定公问孔子,君主如何领导臣子,臣子如何服事君主。孔子回答,君主依照礼仪领导臣子,臣子应当怀着忠心服事君主。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孔子强调的“忠”不是一味的愚忠,而是有前提的。在他看来,忠于国家,是忠于政治清明的国家,而对于政治黑暗的国家则要归隐。孔子认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坚定道的信念,努力学习它,誓死固守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留居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从政;天下不太平,就退隐。国家政治清明,贫穷和低贱便是一种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财富和尊贵也是一种耻辱。
孔子尊王忠君思想在两千多年中的传播,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传统。在孔子思想的熏陶下,炎黄子孙具有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许多志士仁人为保卫本民族人民生命财产和民族文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现如今的我们处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时期,祖国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我们也时时刻刻接受着来自国家,他人的关爱。我们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有责任,应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忠于人民。
三、信为报友恩
“信”是为了感念朋友之恩。生活在伦理人际关系中的中国人, 除了家庭中的父母关系、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外,还有社会上的朋友关系。在《论语》中,感念朋友之恩,最重要的是一个“信”字。对朋友要讲究信誉,不背叛出卖朋友,不见利忘义,这是对朋友真诚之恩的回报。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公智常》弟子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呢。季路说,希望做到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被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自己的志向是,对老人要让他安逸,对朋友要给予信任,对年轻人要给予关心。在这段师生对话中,季路重视在物质上帮助朋友,颜渊关注以个人的良好品行与朋友相处,而孔子则强调对朋友要诚信。这一思想在《论语》中是一以贯之的,在《学而第一》篇中就有多处表述。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人认为,儒家关于感念朋友之恩的关键词是“义”,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论语》中明确指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即信约接近于义,说的是可以履行诺言。但我认为,以“信”来感念朋友之恩,更接近于孔子的原意。
在与朋友相交时我们要有信,那么在社会中更是如此,信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正如孔子说的那样,众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輗 ,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不讲信用,我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 正像车上的辕木和横木之间,缺少灵活的接榫,无论大车小车,就都不能行进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在当今社会中,提倡以“信”为立事之本尤为重要,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助于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有很大的帮助。
无感恩的社会是可怕的。人是社会的、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与温情。对他人的帮助与恩惠怀有谢意与敬意,知恩图报带给人的是喜悦与安慰。恩将仇报带给人的是心灵的伤害和人性的失落。所以,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善意,报答他人的关怀;孝敬父母,尊重前辈,以信待友,报答恩人,坚守正义与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