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调”文人题材解读

2010-04-22 06:42李雄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22
名作欣赏 2010年2期
关键词:霓裳黄鹂文人

□李雄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70;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2)

什么是西调呢?“西调”是清朝前半叶我国京畿内外广泛传唱的一种“俗曲”——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是以山陕民间小调为基础,吸收融会了职业优人和中下层文人的创作精华,主要由优童像姑表演的、带有乐器伴奏的歌唱艺术形式,多数被收录在乾隆初叶无名氏辑录的精钞本《西调百种》、乾隆四十五年无名氏辑录的精钞本《西调黄鹂调集钞》、乾隆六十年颜自德辑录的刻本《霓裳续谱》、嘉庆三年戴全德创作的自刻本《浔阳诗词合稿》。考察“西调”的文人题材,既是“西调”题材研究无法逾越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弄清“西调”及其相关史实本来面目的一扇窗口,一个重要步骤。根据笔者的详细筛选,这一部分“西调”共有七十八首,占到“西调”总量的16.11%。

歌唱“咏别伤秋、客馆思乡”的“西调”现存十六首,占了本类母题的21.84%,多以萧瑟秋色烘托主人公惨淡灰冷之心境,可能与其时文人参加秋闱、求取功名等进身之阶的现状相关。其中,五首“西调”一般以肃杀秋凉的白日,渲染仕子与家人难割难舍的离别气氛。十一首“西调”常常勾勒秋月疏雨、露冷星寒的夜里,困守孤馆旅店的天涯游子在蕉树枫林、衰柳竹影、落英残荷、鸿雁草虫、铁马砧声的围裹里,愁闷慵懒,日思夜念故乡亲人的情景。我们不妨举《乍离别难割难舍》与《黄云漫漫》两首“西调”为例:

歌例一:

乍离别难割难舍,才待要走,回头又看,恸泪儿擦了又流,由不的勾起那恩爱牵连。罢罢罢,趁早登程,免的又在阳关路上频嗟叹。见了些黄花满地,草木凋零,离人对景更惹愁烦。下在旅店之中,更深寂寞,愁怕孤枕,懒去安眠。寒蛩不住声闹喧,孤雁儿阵阵哀鸣,叫的我好心酸。叠冷清清,只有那穿窗斜月将我伴。叠

——《霓裳续谱·卷二》

歌例二:

黄云漫漫,衰草离离,尽都是秋天秋景。最苦的是萧条情况,还有那金井梧桐,客馆中经了些秋风儿清清,秋月儿明明。何尝得做家乡梦?恨只恨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不能够咫尺相同。只落得冷清清,好一似秋江上寂寞芙蓉。我如今又好似秋雁横空,尽都是呖呖秋声,凄凄楚楚,还有那百般样的哀鸣。叠引在我满院秋香,一帘秋色,留下秋影茕茕,谁人赏供?叠

——《西调百种·卷二》《西调黄鹂调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一》

歌例一里,作者自叙踌躇数日、拖延已久而最终恸泪横流、一步三顾的离别场面一旦被狠心拉开以后,伤残而决绝的现场气氛影响了他的一路征尘,征途上的残花败草、寒蛩哀鸿更是一直没有让孤独心酸、寝食难安的他喘过气来。歌例二里,歌者铺叙客馆之中日睹夜见且与家乡咫尺难同之“萧条情况”,把思乡的自己从寂寞、迷惘、孤单、冷清、凄楚一直到“哀鸣”不已之心情拖向纵深,令远眺近察的自己在惆怅落寞的氛围里度日维艰。两首“西调”里,秋境因为主人公孤单烦闷的心境而变得寂寂寥寥、毫无生机,景物因人物而灰暗,景如灰心。心境因为秋夜萧条荒凉的图画而变得愁愁烦烦、昏昏沉沉,人物因景物而愁苦,心似残秋。

“西调”当中,这种“黯然伤秋”、“感别思乡”之趋同性灰暗心境的真实展示确乎大量存在,另一方面,真实展示仕子骚客之“隐逸自守”、“诗酒自适”的生活题材更是存量不少,计有三十五首,占了此类母题的39.08%。它们分布在歌唱韶光明媚、莺歌燕舞的春日,歌中主角踏青赏春、扁舟垂钓之十首歌词里;分布在歌唱冰天冻地、大雪弥漫的冬日,歌中主角“策蹇观雪”、“闭户敲棋”的十四首歌词里;分布在歌唱斜阳之外、明月之下的其他时节,歌中主角良朋心叙、琴书自乐的十一首歌词里;《独步闲游》《严风阵阵》《万事不如杯在手》都是其时多数文人的一些典型生活插曲:

歌例三:

独步闲游,寻梅访玉,来到了芳草径。远观着那碧柳垂烟,一派都是李白桃红。掩映着画桥低,山清水秀,堆满苍苔,一似游春梦。乱柳莺啼,紫竹柏叶,枯梅苍松。鹤行鹿走,一步步上朔亭。画阁映山山映阁,云没山岭,猿猴献果,观不尽野寺山峰。点点花香樵子行,胜似那蓬莱境界,自埋名倒也安宁。叠 叹人生,在世间光阴辗转,枉度流年,不如在深山隐姓。叠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歌例四:

严风阵阵,密雾层层,寒光漫盖。颠狂柳絮,乱舞梨花,全不辨野店村台。梅绽纷纷似剪裁,飘飘荡荡,尽在那水晶帘外。冰天连云砌,玉树带银栽,茫茫宇宙似粉埋。山人逸兴,踏遍江川,策蹇归来。诗成酒后,天地犹嫌窄。醒来时清幽满怀,叹浮生尽都是名利痴呆。叠 总不如醉眼微开,卷帘推窗,一任那兴衰成败。叠

——《西调黄鹂调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歌例五: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灯笼今宵,正值明如昼。玉兔蟾光满,清辉遍九州。悠悠百年三万六千日,哪个曾经一百秋?何况云遮雨妒,洒尽风流。对月且遨游,须知道李太白衔杯裁诗,苏东坡赤壁扁舟。清风凉夜,何用焦愁!叠 叹婵娥,清光转眼明朝瘦。叠

——《霓裳续谱·卷一》

歌例三里,一幅色彩斑斓、雅致动感、如梦似幻的春景图,唤出了踏青者退居山野的向往。“倒也”两字,是说“自埋名”自有它“安宁”的一面,另一面是“叹人生,在世间光阴辗转,枉度流年”,乃是迫不得已啊!歌例四里,一幅苍茫广漠、大气厚重、冷逸逼人的浩雪图,涂抹上踏雪者的逸兴、豪情、伤叹、遗憾。“山人”只在“诗成酒后”才露出了他的本真面目,心灵深处的“清幽满怀”,恐怕是常常挥之不去的阴霾!歌例五里,一幅明澈疏朗、静谧幽美、怡神悦性的灯月图,活动着借酒消闷、神色淡定、从容旷达的饮者。贪杯人之所以惟酒是从,灯月交辉是实,人生苦短是实,仕途坎坷、从来如此更是实。在这些咏唱里,俗世的天造地设之美,表面上散发的是作者浓浓的闲情逸致,背地里郁结的是作者长期的寂寥空虚,深处堆垒的是作者老大无成的负重感、惭愧感、幻灭感……浇注着他们对于自身阶层命运之冷静认识与深入思考。也就是说,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眼中之景暂时填补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一直徘徊煎熬!

这种在闲散的状态里寄迹于酒,退隐于野,率性而行,放任性情,只是“西调”里文人秀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呢?则是沉溺美色,怜香惜玉,贪欢逐爱,放诞风流。表现“流连风月”、“倚红偎翠”题材的“西调”存有二十七首,占了本类母题的34.62%。其情景片段往往写的是万物萌春、万卉争妍的楼阁庭院里,花容月貌、风情万种之二八佳丽的颦笑言行,惹得无数读书人心花缭乱、梦魂萦回;于是,御苑佳筵,才子佳人一对对人意相中,“月醉花迷”。譬如以下的三首“西调”,它们又是这样唱的:

歌例六:

娇滴滴容颜俊,笑盈盈话语甜,玉人儿,梳妆打扮赛婵娟。爱她的桃腮杏脸,柳腰儿细细,莲步轻轻,温柔典雅,心性儿聪明。说句话莺声燕语,笑一笑人人心动,瞟一眼个个魂勾,个个魂勾。自古道淑女,君子好逑,不知她是何人匹配鸾俦?不知她是何人匹配鸾俦?

——《浔阳诗词合稿·卷三》

歌例七:

忆多情,容颜似玉,精神似玉,斜带花枝。朱唇上不点胭脂,似点胭脂,眉尖上幽恨谁知?杏眼乜斜,含一半春意,露一半春意。在人前话语支持,似有情思,未见情思。引得人意乱心迷,又不知约在何时,会在何时?欲见许,何曾见许?似推辞,不像推辞。叠 何日里会佳期?好叫我盼好消息,无好消息。叠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一》

歌例八:

拥红绫,笑看那佳人对菱花,把春山描画。掩酥胸巧挽乌云,弄金钗鬓边斜插。娇滴滴月貌花容,悄换睡鞋,轻移莲步把妆台下。举止温柔,慢掀帘栊,绕回廊,探香肩,折取杏花。红露中掩映娇姿,越显得粉脸桃腮,云鬓堆鸦。笑捻花枝,斜倚在窗纱。戏问芳卿昨夜晚的风情,笑而不答,叠 则见她秋波慢转,燕语莺声把情郎低骂。叠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三首例歌都在动态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次次凸现佳人之美,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作者的偏好与旨趣。歌例六作者对美女的刻画与爱慕,为自己的失魂落魄、念念不忘引经据典地寻求开脱与解释。歌例七作者对情人的回忆与思念,满含了艳羡、期盼与无奈。歌例八写的是一个拥衾在床的男子与梳洗打扮的美人回忆昨晚床笫之欢的逗趣场面,笼罩了轻松、戏谑之氛围情趣。二人有关男女风情的问答含蓄蕴藉,掩藏了昨夜的云雨绸缪。问者“戏问”,问得艺术:耍笑开口,欲言又止,明知故问,有意识证实、启发、引逗对方回答。答者“不答”,答得巧妙:“笑”,“秋波慢转”,“燕语莺声把情郎低骂”,见出娇憨、满足、得意……

小结:本类“西调”以写景寓情为主,重在展现仕子骚客“感别思乡”、“闲雅生存”、“流连风月“的生活题材,应当是清代前期京畿内外下层官僚或白衣秀士的日常生活写照,是他们的心中之曲、失意之曲,作者与歌中主角是相互叠印、同为一体的。康、雍、乾、嘉时期的一种俗曲里集中出现这类题材,说明当时众多文人基本疏离于官场中心,找不到理想出路;于是,他们歌唱自身阶层飘零自守、洒脱自适、散漫自纵的生活现状,歌唱内心深处的无奈、失落、郁闷、感伤,间接披露、隐喻或虚写社会现实:王朝更换、异族入主使得他们缅怀旧国、心系苍生、进退失据,科场舞弊、官场腐败使得他们不能侧身仕途、运筹庙堂、建功立业,民族高压与“文字狱”叠兴使得他们不敢抒写牢骚、倾泻不满、放言无忌……

“文人失意之曲”题材分类略表

猜你喜欢
霓裳黄鹂文人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春天的小精灵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两只黄鹂
桃花妆
问黄鹂
文人吃蛙
春舞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