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艺术家稀朗

2010-04-20 06:55
新华商 2010年2期
关键词:母亲河黄河画家

晓 渔

初见稀朗先生是在黄河湿地边,2月2日,世界湿地日,在山东利津黄河湿地,许多人把赞美送给了这个笑咪咪的油画家,而2006年1月,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署长克劳斯 托普夫给稀朗先生就把赞美送给了稀朗,“来自黄河与湿地的灵感,以及他对黄河.湿地的热爱,将真正感动并激发观众更加珍爱大自然。”

的确,当我们的目光掠过那一幅幅个性鲜明的画作时,就像在吟咏着一首首黄河湿地的恋诗,这些作品氤氲朦胧,似虚幻飘渺却又弥漫着还乡怀古的宿愿,强烈表达了画家情感的宣泄。

“2002年10月,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当我们站在大提上观着黄河奔腾入海的时候;当我们嗅着长满野花,芦絮的湿地气息,当我们注视着水中野鸭追逐嬉戏的时候,那娥娜多姿的天鹅与迎风起舞的仙鹤,那一群群成行变队的大雁在浩瀚的湿地与大海的上空翱翔....一种奇妙的感觉,一股难以控制的冲动,在我的周身奔涌。这一刻,我知道,湿地,是我的,他将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虽然过去好几年了,但谈起初次与黄河湿地的接触,稀朗依然抑制不住的激动。

“其实每个艺术家,都肩负着一种社会责任,在2002年,第一次来到黄河湿地上时,我被那广阔无垠的由芦苇构成的‘红地毯震撼的同时,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找到了我的表达符号。湿地为什是地球的‘肾?为了这个地球的‘肾,我将用我的艺术,义无反顾的向世人宣传,保护好我们的‘肾。”

从那时起,他成了“湿地画家”,湿地的朝阳里,夕阳下,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他的眼中,自然是有灵性有感性之物。他与它有了心灵的沟通, “我把希望带给大家、把呼唤带给大家、 把大美带给大家、把真爱带给大家。我在作品中运用没有具体意思的符号,来呈现出的节奏,表现“简略主义”在美丽的自然里,在黄河的巨涛上,在湿地那野趣、优雅、深遂之中给观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大道的艺术宇空是我的一个重要的追求。”探索是痛苦的,他一遍遍撕去画稿,有一遍遍重新握笔,探索也是快乐的,当那跃然画板上的飘渺、大气、灵动,他的心也激动着。

正是这些充满大爱的作品,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一对搞雕塑的德国夫妇在他的画展上流连忘返,他匍匐在稀朗的作品前,研究着他独特的技法,感受着作品带给人真实立体的感动。一位教授,在他的作品前叩头,说“这样的作品应该这样拜读”。

“我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感染力,我到现在也不能说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我甚至双手合十面对苍天:请给我探索的时间,别太早,也别太晚,让我找到我追求的真谛。”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成为环保志愿者,成为用油画呼吁环保的画家。“向大自然学习,以前于我只是口号,但在接触了黄河湿地以后,这不再是口号,当你站在东营,站在黄河入海处,你便知晓这条母亲河的博大与宽广,你便真正体会到她在入海时刻所带给你的又一种巨大力量,她每年留下不仅仅是两万亩的湿地.而是为中华儿女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盎然生机。在这新生带上,在这一片一片的泥沙中,她又催生出新的植物,诞生出新的生灵,招来了各种珍禽鸟兽。那不仅仅是一片湿地,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女的依恋,那是母亲的胸怀与无私的奉献和给予。使站在这片湿地的人们又仿佛回到了人类的起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不就是一部伟大的‘生命的起源?一部伟大易经学说的演练吗?这不就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象征吗?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一个华夏儿女,又怎么能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用自已的心,去表现她、去歌唱她、去追逐她、去热爱她呢? 我画黄河,我画湿地。不仅想让世界知道她的壮丽,汹涌澎湃.更想让世界的人们知道,母亲河的圣洁.她对人类无私的给予。这不就是今天人类所不断在追求的那种,伟大的理想——和平与爱吗?”

猜你喜欢
母亲河黄河画家
保护母亲河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酷炫小画家
我爱母亲河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黄河
渡过黄河看雕塑